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學恐懼症”是病不是任性 避免開學恐懼症 家長要做好三方面引導

一轉眼, 長春市中小學寒假已經接近尾聲, 開學日進入倒計時。 臨近開學, 各種開學恐懼症又開始冒出來, 困擾孩子和家長。 開學恐懼症到底是咋回事?家長們該如何恰當地幫助孩子化解恐懼?在假期結束時該如何與新學期做好“無縫對接”?2月24日, 吉網、吉刻APP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一到要開學時, 孩子各種“毛病”全來了

2月26日長春市中小學就要正式開學了。 就在兩三天前, 長春市民李女士的女兒欣欣突然身體出現了各種“毛病”:吃飯沒胃口, 渾身不舒服, 經常在半夜醒來, 嚴重的時候還嘔吐。 到醫院檢查,

各項指標並沒出現明顯異常。

這讓李女士很是擔心。 “孩子上六年級了, 下學期就要小升初了, 這個關鍵的階段可不能掉鏈子。 ”後來, 有醫生建議她領女兒去心理門診看看, 結果欣欣竟然是患上了開學恐懼症。

二年級小學生陳晨的媽媽劉女士也遇到了類似的困惑:她得知女兒作業還沒做完, 就催她趕緊寫, 沒想到多說了幾句後, 女兒突然情緒激動並發火了, 丟下一句:“別嘮叨了, 煩死了”, 隨後砰的一聲關門躲進房間, 連晚飯都不出來吃。

吉網、吉刻APP記者從吉大一院精神心理科門診瞭解到, 臨近開學, 有不少這樣的孩子由家長帶著前來就診。 孩子們的表現也各不相同, 除了上面的兩個典型症狀之外, 有的孩子表現出學習效率很差,

有的貪睡不愛起床, 狀態很低迷, 與平時的表現迥然不同。

“開學恐懼症”是病不是任性

採訪中, 一位家住在長春市清華路的孩子家長張女士表示, 她的孩子從上小學到初中, 年年臨近開學情緒就反常。 她看著孩子面對新學期的恐懼非常擔心, 又不知該如何幫助孩子。

據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張教授介紹, “開學恐懼症”是一種情緒障礙, 其主要症狀表現為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緣無故發脾氣、身體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失眠等, 有的還有頭痛、胃痛等軀體不適症狀。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 孩子對開學表現出恐懼, 主要有4種情況:一是假期太放鬆, 平時的生活規律打亂了, 一下子難轉過來;二是家長過分強調學習成績,

強調認真努力, 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壓力;三是孩子性格內向, 成績不好, 不太善於和老師同學相處;另外還有一種, 就是小孩進入一個新環境, 難免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所以幼升小、小升初的孩子會表現最明顯。

心理專家:多與孩子溝通減輕孩子壓力

張教授表示, 開學後的緊張與假期的輕鬆反差較大, 導致心理出現陰影, 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要及時消除。 家長應和孩子及時溝通, 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 如果孩子不願意與家長溝通, 就想辦法讓孩子和同學、夥伴們傾訴。 交談能減輕壓力, 增強自信, 起到積極的心理暗示作用。 對於有厭學情緒的孩子, 可以讓其回憶過去曾有過的學習趣事、有成就感的經歷,

啟發孩子發現自身優勢, 增強自信。 同時, 啟發孩子學會自我調整, 確立切實可行的新目標, 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開始新學期的學習生活。

老師支招:避免開學恐懼症做好三方面引導

那麼, 在開學之前,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才能避免出現開學恐懼症呢?吉網、吉刻APP記者採訪了師大附小、長春103中學小學部的部分教師, 記者綜合了一下他們的建議並進行了整理。

為了避免開學後出現開學恐懼症, 家長在假期帶孩子外出遊玩和探親等計畫, 儘量不要安排在假期末段。 開學這段時間, 不適合抓住假期的尾巴進行“最後的狂歡”, 而是要讓孩子靜下心來, 為開學做準備。

家長打點提前量, 逐漸對孩子加強約束, 主要抓住3方面:一是調整作息的時間和規律,

起床和睡覺要參照上學時間, 當然可以適當放寬一些;二是作業, 提前檢查暑假作業是否已經完成, 別搞到最後一天惡補。 如果作業已經完成, 家長可以適當帶孩子看看課外書;三是逐漸控制電視、電腦和手機遊戲時間, 如到上學了才突然停掉, 有些孩子會接受不了。

吉網 吉刻APP記者 艾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