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石的化學成分你知道嗎?見到這些石頭一定要撿起來哦!

寶石是岩石中最美麗而貴重的一類石。 它們顏色鮮豔, 質地晶瑩, 光澤燦爛, 堅硬耐久, 同時賦存稀少, 是可以製作首飾等用途的天然礦物晶體, 如鑽石、水晶、祖母綠、紅寶石、藍寶石和金綠寶石(變石、貓眼)綠簾石等;也有少數是天然單礦物集合體, 如冰彩玉髓、歐泊。 還有少數幾種有機質材料, 如琥珀、珍珠、珊瑚、煤精和象牙, 也包括在廣義的寶石之內。 寶石(jewel)指那種經過琢磨和拋光後,可以達到珠寶要求的石料或礦物裝嵌。 該色澤美麗、硬度高、在大氣和化學藥品作用下不起變化的貴重礦石。

寶石一向是愛美人士的追求,

它的化學成分是什麼?又為何如此絢麗?

寶石之王—鑽石

金剛石, 亦名金剛, 俗稱金剛鑽、鑽石或水鑽, 成分為C,是碳元素的一種同素異形體, 常為無色透明, 硬度為10, 是礦物中最硬的。 人工製造的又叫人造金剛石。 鑽石屬於單質類寶石, 其晶瑩通透,

硬度極高, 其化學成分是碳, 常含有0.05%-0.2%的雜質元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 他們的存在關係到鑽石的類型和性質。 純淨的鑽石無色透明, 由於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現不同顏色。 鑽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 在常溫下不容易溶於酸和堿, 酸堿不會對其產生作用。

金剛石和石墨的區別?

金剛石:共價晶體, 碳原子是sp3雜化, 形成正四面體結構, 很穩定。

石墨:層狀結構, 碳原子是sp2雜化, 每個層狀結構就是這個六邊形構成, 層與

層之間是範德法力, 作用比較弱, 然後碳原子還有一個電子空余, 形成一個很

大的∏鍵, 因此導電性、導熱性很好。

常林鑽石重158.786克拉, 長17.3毫米, 顏色呈淡黃色, 質地純潔, 透明如水, 晶瑩剔透。 晶體形態為八面體和菱形十二面體的聚形, 比重3.52。 常林鑽石是由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華僑鄉常林村農民(時稱臨沂地區岌山公社常林大隊社員)魏振芳於1977年12月21日在田間鬆散的沙土中翻地時發現的。 她把這塊寶石獻給了國家, 成為我國的國寶。 常林鑽石是我國到目前為止發現的第二塊超過100克拉的寶石級天然大鑽石, 也是我國現存的最大鑽石。

寶石之後——珍珠

珍珠的無機成分主要是碳酸鈣、碳酸鎂, 占91%以上, 其次為氧化矽、磷酸鈣、Al2O3及Fe2O3等。

珍珠的化學成分與產生珍珠的母貝貝殼成分相類似。 但不同種類和品質的母貝產生的珍珠, 其化學成分含量是有差異的。 一般而言, 珍珠所含的無機物為91%-96%, 有機質為2.5%-7%, 水為0.5%-2.0%。

亞洲之珠發現於1739年,產於波斯灣。是世界第二大野生孕育的天然珍珠。重達605克拉,形狀奇特,價值20萬美元。

在世界第一大珍珠出現之前,“亞洲之珠”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後來被波斯國王花重金買下並命名。送給了喜愛珍珠的波斯王后。在今天看來,國王對王后的愛溢於言表,有把王后當作“掌上明珠”的意味。

後來,另一名波斯國王把這可珍珠送給了中國的乾隆皇帝,經過幾代的傳承成為了慈禧太后的珍品。她將這塊珍珠旁邊鑲嵌了一大塊碧璽,因為珍珠有在在中醫裡有安神定驚的功效,而碧璽和“辟邪”諧音,組合在一起,辟邪效果加倍。

剛玉

剛玉是一種由氧化鋁(Al2O3)的結晶形成的寶石。是透明晶體,硬度為9,僅次於金剛石,有無色、紅色、藍色、星彩的。無色透明的也叫白玉。摻有金屬鉻的剛玉顏色鮮紅,一般稱之為紅寶石;而藍色或沒有色的剛玉,普遍都會被歸入藍寶石的類別。

紅寶石化學成分主要是Al2O3,除含有少量的常量元素Na、Si、K、Ca、P以外,還有微量的雜質過渡元素。

純淨的剛玉(Al2O3)是無色透明的,其紅色是因為含鉻(Cr),主要為Cr2O3,含量一般0.1~3%,最高者達4%。另外,除含有少量的常量元素Na、Si、K、Ca、P以外,還有微量的雜質過渡元素,它們是造成紅寶石顏色的主要致色元素。

藍寶石主要成分是Al2O3,一般占97%~99%,次要成分為SiO2+FeOT+TiO2(FeOT表示全鐵氧化物),含量

綠寶石

綠柱石亦稱綠玉、綠寶石,透明至半透明晶體,硬度為7,多為翠綠、淡綠、亦有無色或藍、黃、白、粉紅色者,主要成分為3BeO ·Al2O3·6SiO2。其中,含CrO3呈翠綠者叫綠柱玉,又叫翠玉或祖母綠;含鐵呈透明藍色的叫海藍寶石;含銫呈玫瑰色者叫玫魂綠柱石。純淨的綠寶石是無色的,甚至是透明的。當綠寶石富含銫時,呈粉紅色,稱為玫瑰綠寶石,又叫摩根石;含三價鐵時,呈黃色,稱為黃色綠寶石。含鉻時,呈鮮豔的翠綠色,稱為祖母綠,含二價鐵時,呈現淺天藍色,稱為海藍寶石。

黃玉

化學成分為Al2SiO4(F,OH)2,可含有Li Be、Ga等微量元素,粉紅色托帕石可含Cr。斜方晶系,二軸晶,正光性。常見晶形柱狀,柱面有縱紋。常見無色、淡藍、藍、黃、粉、粉紅、褐紅、綠色等顏色。玻璃光澤,透明。

硬玉

硬玉是由一種鈉和鋁的矽酸鹽礦物組成,純淨者無色或白色。其塊體的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矽占58.28%,氧化鈉占13.94%,氧化鈣占1.62%,氧化鎂占0.91%,三氧化二鐵占0.64%,此外還含有微量的鉻、鎳等。其中,鉻是使翡翠具有翠綠色的主要因素。通常翡翠含氧化鉻0.2~0.5%,個別達2~3.75%以上。

石榴石

是一熒矽酸鹽,成分不定,有以下式子:3RO·R2O3·3SO2,其中R代表鈣、鎂、鐵或錳,又代表鋁、鐵、鉻或鈷,硬度為6.5~7.5,透明至微透明,時或光性異常,呈雙折射現象,色譯一般美麗。組成為Fe3Al2Si3O12者名為貴石榴石,常為血紅或粉紅,外觀略帶黑色。

蛋白石

含水、二氧化矽,硬度遜于石英,表面常呈葡萄狀,有白灰、黃褐等色,光澤似脂肪或珍珠,不透明至微透明。若為美麗乳房狀,常呈紅或綠色,光澤強,剖面能顯各種美色之反光者,常稱為貴蛋白石。

水晶(石英)

水晶(石英)主要成分是SiO2。純淨時形成無色透明的晶體,當含微量元素Al、Fe等時呈紫色、黃色、茶色等,經輻照微量元素形成不同類型的色心,產生不同的顏色,如紫色、黃色、茶色、粉色等。

玉髓

透明或半透明,成分為SiO2,硬度為7。有肉紅、淡紅、濃綠、血紅等,不透明者即為瑪瑙。。

瑪瑙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由於與水化二氧化矽(矽酸)交替而常重複成層。因其夾雜氧化金屬,顏色可從極淡色以至暗色。用鐵、鈷、鎳等鹽類,任它們自然滲透於矽酸凝膠中,能人工製成"瑪瑙",天然瑪瑙可能亦是在相似情形下生成的。

翡翠NaAl (SiO3)2

翡翠屬輝石類,單斜晶系、兩組完全解理。主要組成物為矽酸鋁鈉NaAl9(Si2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以上的矽酸鋁鈉才被視為翡翠)

這串價值2億元的翡翠項鍊,採用最為珍貴的緬甸老坑玻璃種帝王綠翡翠,共由37顆翡翠圓珠串聯而成,其中最大的珠子直徑為14.05毫米,最小的也達到了12.76毫米。總重量達到了,199.8克。專家估算,每顆翡翠圓珠的價格單顆在100萬人民幣左右。

橄欖石

大多數寶石屬於矽酸鹽岩!橄欖石(Mg, Fe)2SiO4主要成分就是鐵或鎂的矽酸鹽,同時含有錳、鎳、鈷等元素,晶體呈現短柱狀或厚板狀。橄欖石變質可形成蛇紋石或菱鎂礦,可以作為耐火材料。

孔雀石

成分為Cu2(OH)2CO3,由含銅礦物受碳酸及水的作用而形成,光澤似金剛石,色翠綠,間有呈孔雀尾之彩絞。

亞洲之珠發現於1739年,產於波斯灣。是世界第二大野生孕育的天然珍珠。重達605克拉,形狀奇特,價值20萬美元。

在世界第一大珍珠出現之前,“亞洲之珠”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後來被波斯國王花重金買下並命名。送給了喜愛珍珠的波斯王后。在今天看來,國王對王后的愛溢於言表,有把王后當作“掌上明珠”的意味。

後來,另一名波斯國王把這可珍珠送給了中國的乾隆皇帝,經過幾代的傳承成為了慈禧太后的珍品。她將這塊珍珠旁邊鑲嵌了一大塊碧璽,因為珍珠有在在中醫裡有安神定驚的功效,而碧璽和“辟邪”諧音,組合在一起,辟邪效果加倍。

剛玉

剛玉是一種由氧化鋁(Al2O3)的結晶形成的寶石。是透明晶體,硬度為9,僅次於金剛石,有無色、紅色、藍色、星彩的。無色透明的也叫白玉。摻有金屬鉻的剛玉顏色鮮紅,一般稱之為紅寶石;而藍色或沒有色的剛玉,普遍都會被歸入藍寶石的類別。

紅寶石化學成分主要是Al2O3,除含有少量的常量元素Na、Si、K、Ca、P以外,還有微量的雜質過渡元素。

純淨的剛玉(Al2O3)是無色透明的,其紅色是因為含鉻(Cr),主要為Cr2O3,含量一般0.1~3%,最高者達4%。另外,除含有少量的常量元素Na、Si、K、Ca、P以外,還有微量的雜質過渡元素,它們是造成紅寶石顏色的主要致色元素。

藍寶石主要成分是Al2O3,一般占97%~99%,次要成分為SiO2+FeOT+TiO2(FeOT表示全鐵氧化物),含量

綠寶石

綠柱石亦稱綠玉、綠寶石,透明至半透明晶體,硬度為7,多為翠綠、淡綠、亦有無色或藍、黃、白、粉紅色者,主要成分為3BeO ·Al2O3·6SiO2。其中,含CrO3呈翠綠者叫綠柱玉,又叫翠玉或祖母綠;含鐵呈透明藍色的叫海藍寶石;含銫呈玫瑰色者叫玫魂綠柱石。純淨的綠寶石是無色的,甚至是透明的。當綠寶石富含銫時,呈粉紅色,稱為玫瑰綠寶石,又叫摩根石;含三價鐵時,呈黃色,稱為黃色綠寶石。含鉻時,呈鮮豔的翠綠色,稱為祖母綠,含二價鐵時,呈現淺天藍色,稱為海藍寶石。

黃玉

化學成分為Al2SiO4(F,OH)2,可含有Li Be、Ga等微量元素,粉紅色托帕石可含Cr。斜方晶系,二軸晶,正光性。常見晶形柱狀,柱面有縱紋。常見無色、淡藍、藍、黃、粉、粉紅、褐紅、綠色等顏色。玻璃光澤,透明。

硬玉

硬玉是由一種鈉和鋁的矽酸鹽礦物組成,純淨者無色或白色。其塊體的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矽占58.28%,氧化鈉占13.94%,氧化鈣占1.62%,氧化鎂占0.91%,三氧化二鐵占0.64%,此外還含有微量的鉻、鎳等。其中,鉻是使翡翠具有翠綠色的主要因素。通常翡翠含氧化鉻0.2~0.5%,個別達2~3.75%以上。

石榴石

是一熒矽酸鹽,成分不定,有以下式子:3RO·R2O3·3SO2,其中R代表鈣、鎂、鐵或錳,又代表鋁、鐵、鉻或鈷,硬度為6.5~7.5,透明至微透明,時或光性異常,呈雙折射現象,色譯一般美麗。組成為Fe3Al2Si3O12者名為貴石榴石,常為血紅或粉紅,外觀略帶黑色。

蛋白石

含水、二氧化矽,硬度遜于石英,表面常呈葡萄狀,有白灰、黃褐等色,光澤似脂肪或珍珠,不透明至微透明。若為美麗乳房狀,常呈紅或綠色,光澤強,剖面能顯各種美色之反光者,常稱為貴蛋白石。

水晶(石英)

水晶(石英)主要成分是SiO2。純淨時形成無色透明的晶體,當含微量元素Al、Fe等時呈紫色、黃色、茶色等,經輻照微量元素形成不同類型的色心,產生不同的顏色,如紫色、黃色、茶色、粉色等。

玉髓

透明或半透明,成分為SiO2,硬度為7。有肉紅、淡紅、濃綠、血紅等,不透明者即為瑪瑙。。

瑪瑙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由於與水化二氧化矽(矽酸)交替而常重複成層。因其夾雜氧化金屬,顏色可從極淡色以至暗色。用鐵、鈷、鎳等鹽類,任它們自然滲透於矽酸凝膠中,能人工製成"瑪瑙",天然瑪瑙可能亦是在相似情形下生成的。

翡翠NaAl (SiO3)2

翡翠屬輝石類,單斜晶系、兩組完全解理。主要組成物為矽酸鋁鈉NaAl9(Si2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以上的矽酸鋁鈉才被視為翡翠)

這串價值2億元的翡翠項鍊,採用最為珍貴的緬甸老坑玻璃種帝王綠翡翠,共由37顆翡翠圓珠串聯而成,其中最大的珠子直徑為14.05毫米,最小的也達到了12.76毫米。總重量達到了,199.8克。專家估算,每顆翡翠圓珠的價格單顆在100萬人民幣左右。

橄欖石

大多數寶石屬於矽酸鹽岩!橄欖石(Mg, Fe)2SiO4主要成分就是鐵或鎂的矽酸鹽,同時含有錳、鎳、鈷等元素,晶體呈現短柱狀或厚板狀。橄欖石變質可形成蛇紋石或菱鎂礦,可以作為耐火材料。

孔雀石

成分為Cu2(OH)2CO3,由含銅礦物受碳酸及水的作用而形成,光澤似金剛石,色翠綠,間有呈孔雀尾之彩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