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台媒:大陸建造航母走的是自主創新,001A航母只是開始

台媒稱, 解放軍對擁有世界排名前三的遠程核打擊武力並不滿足, 擁有建構如美軍全通式甲板具核動力的航母才是終極目標。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4月12日報導, 現有的遼寧艦屬傳統動力, 航程和負載力都因為受制於原始設計而有所限制。 嚴格來說, 除了外觀, 遼寧艦是艘全新的艦艇, 動力、雷達、艦載機都是大陸自行生產。 讓外界驚訝的是, 原本是一艘報廢艦卻在很短的時間內“起死回生”, 成為有戰力的主力艦艇, 而且有能力對周遭國家形成壓力。

遼寧艦出海訓練

報導稱, 第二艘001A還是以遼寧艦為設計範本, 並沒走出解放軍自己的航母風格。 只能解釋為解放軍通過操作遼寧艦的經驗, 先走更穩定的路子, 起碼讓兩艘航母維持穩定的戰力。 在第三艘之後, 再走美式風格, 以全通式甲板、10萬噸吃水量、可容納至少70架戰機及核動力的設計, 作為真正的主力。

報導稱, 解放軍未來將擁有兩艘遼寧艦級航母, 至少共再造三艘航母, 而且已在多個造船廠同時開工, 這些航母很有可能在未來三年內形成戰力。

001A型航空母艦

在航母領域, 中國算是一個“很靠後”的後來者。 20世紀初期, 海軍傳統國家的航母已經開始浮現於歷史舞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航母展示了它巨大的威力, 而且逐步開始主導著海面。 美國從“蘭利”號走到今天最先進的“福特”級航母, 用了接近上百年的時間。 蘇聯從直升機巡洋艦到“庫茲涅佐夫”級重型載機巡洋艦的提升, 也是用了數十年的時間。 相比之下, 我國從購買“瓦良格”號到進行改裝, 再到現在, 不過區區十幾年。 而要從正式改裝算起, 我國在航母領域的摸索時間更短。

官方給“遼寧”艦的定位是科研試驗艦, 這裡面其實並不像某些人說的那樣是“欺敵”作業, 而是實實在在的我們需要通過試驗, 才能夠獲得更多的經驗。 船體性能需要試驗, 甲板運作需要試驗, 艦機適配性, 電子設備相容性需要試驗, 船上種類繁多的設備需要試驗,

航母編隊的協同需要試驗。 “遼寧”艦本質上還是從蘇聯航母的基礎上進行改裝的, 也就是說, 這是蘇聯艦艇專家對於航母的理解, 而非我國自己的理解。

“福特 ”號航母

蘇聯海軍認為彈道導彈核潛艇才是主角, 而航母不過是承擔輔助角色。

但現在, 彈道導彈核潛艇在中低烈度衝突期間的作用很小, 反而是航母常常是海上作戰的核心。 我國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 沒有延續蘇式航母風格, 而是採取類似於美國航母的發展道路。 “遼寧”艦的意義就在於, 將蘇式航母融入於主流航母思想。 這句話說著很簡單, 但實際上很難, 沒有長期的積累, 最少也得有十多年的時間。 如果沒有這個積累, 建造符合我國需求的航母只是空中樓閣。

因此, 即便是保守估計, 我國真正建造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 可能至少需要20年的時間。 一下子就想連著走別人需要幾十年時間才能完成的道路, 無論是在設計建造方面, 還是在航母的使用方面, 都會遇到太多太多的難題。 凡事欲速則不達,建造航母,不是建造一輛坦克、一架戰鬥機,它可是要花費非常多非常多國防預算的巨型工程。坦克和戰鬥機出現問題,還可以更換設計和下馬。如果航母下馬,那後果就非常嚴重了,它足以影響一支海軍幾十年的戰鬥力高低。

國之重器,非同小可,穩步前進,方有大成。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凡事欲速則不達,建造航母,不是建造一輛坦克、一架戰鬥機,它可是要花費非常多非常多國防預算的巨型工程。坦克和戰鬥機出現問題,還可以更換設計和下馬。如果航母下馬,那後果就非常嚴重了,它足以影響一支海軍幾十年的戰鬥力高低。

國之重器,非同小可,穩步前進,方有大成。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