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築一條名為“西農”的富民路

■教育脊樑 人民教師風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位於有中國農科城之稱的陝西楊淩, 傳說後稷曾在此教民稼穡, 樹藝五穀, 今天, 西北農大一批農業科技專家捨棄優越的生活工作條件, 幾十年如一日紮根大西北, 醉心農業科技攻關, 發展富民產業, 把科技成果寫在祖國大地上。 他們被農民親切地稱作“農民教授”, 用青春和汗水澆灌著大西北乃至全國人民的桌上餐, 一次次擦亮楊淩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的招牌, 力促農業增收農民致富, 讓國人吃得放心、吃得營養。

一輩子就幹好一件事, 致力農業科技推廣

“耕土耕心、釀酒釀人”是西北農大葡萄酒學院的院訓, 也是李華多年教育理想的凝聚。

1986年, 李華從法國留學歸來。 留法3年多, 他拿下了5個學位證書, 成為新中國第一位在海外取得學位的葡萄與葡萄酒博士。 畢業時, 當初和他一同赴法的200多名公派留學生, 有三分之二留在了國外, 包括波爾多葡萄研究所在內的一些法國公司也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李華的選擇讓眾人意外:回西北農業大學(西北農大前身)任教, 他要在這裡圓一個夢——生產出與法國葡萄酒相媲美的中國葡萄酒。

沒錢、沒專業人員、沒專業教材、沒實驗條件, 30多年間, 李華帶領團隊從一窮二白到創辦了我國第一個葡萄酒專業、亞洲第一個葡萄酒學院, 還釀造出以他名字命名的“李華”牌葡萄酒,

力促並參與制定了第一個葡萄酒國家標準。 西北農大被譽為國內葡萄酒專業教育的“黃埔軍校”, 全國葡萄酒行業80%的技術骨幹從這裡走出。

“我這大半輩子就幹了葡萄酒這一件事, 值了!”李華說。 自1986年以來, 李華逐夢的腳步從未停歇, 他帶領團隊改變了中國不能生產優質釀酒葡萄和優質葡萄酒的傳統觀念, 構建起從土地到餐桌的葡萄酒產業鏈關鍵技術。 他的團隊將我國葡萄產區從環渤海拓展到西北、西南多地, 近年來新疆、寧夏、甘肅等地發展釀酒葡萄65萬畝, 帶動農民年增收32.5億元。

“如果3個主枝這樣分佈, 彼此夾角120度, 是不是無論太陽在哪裡, 都能透光通風?”劉朝斌伸出雙臂, 把自己當作一棵核桃樹,

比畫著講授剪枝、拉枝技術。 為了能讓農民聽懂會做, 他吃飯睡覺都在琢磨怎樣講更通俗易懂。

“劉教授講課我們愛聽, 三言兩語就說明白了。 ”因為講課接地氣解決問題, 劉朝斌的課深受農戶歡迎, 每年他的“田間課堂”從陝南陝北講到甘肅新疆, 開講90餘次, 培訓農民近萬人。

劉朝斌有個情結:“中國核桃一定要趕超日美。 ”他憋著這股勁兒一路攻堅克難走到今天。

多年來, 國內核桃種植過不了嫁接關, 嫁接成活率低, 新品種很難推廣。 為啃下這塊硬骨頭, 劉朝斌耗費了近15年心血。 每年寒假, 別人熱熱鬧鬧過年, 他紮進果園, 在樹上爬上爬下剪穗貯存。 與同行探討、向老農請教, 反復試驗電熱絲保溫嫁接法、蠟封嫁接法等技術。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位果農用地膜包紮嫁接蘋果, 劉朝斌的眼睛亮了。

2006年, 他研究總結出的“核桃接穗包紮保濕嫁接”技術在陝西渭北和秦巴山區等地推廣, 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 每棵樹苗的嫁接成本從8元降低到0.4元, 被農民稱為“一場核桃革命”。 他還推廣“穴貯肥水”技術, 是目前乾旱地區性價比最高的節水設施, 在陝西渭北旱原推廣近5萬畝, 產量提高50%, 被智利、伊朗、西班牙等國專家採用。

由於長期在基層難以發表高水準論文, 劉朝斌的副教授已當了15年。 他寫的《核桃接穗包紮保濕嫁接》論文被編輯退回:實際應用很好, 理論價值不高。 提起這些, 劉朝斌有些不好意思, 隨即很認真地說:“但是農業生產確實需要我們這幫人,

如果大家都去寫論文了, 農民遇到實際問題找誰?現在的農場動輒上千畝, 出現問題損失可不小。 ”

在西北農大, 有一批這樣的農業科技專家, 他們一生專注地在各自領域內深耕, 歷盡艱辛, 百折不回。

小麥育種專家王輝視小麥如同自己的孩子, 一天“不摸摸小麥, 就渾身不自在”, 40多年來先後主持培育出“西農979”等小麥國審品種3個、“西農84G6”等省審品種8個, 推廣面積達1.53億畝, 增收小麥40多億公斤, 新增產值90多億元。

櫻桃育種專家蔡宇良在陝北做技術推廣, 3年跑壞了兩輛摩托車。 為做實驗, 他頂著炎炎夏日, 爬樹上一片葉一片葉地測量。 等他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把果園裡的48棵樹測完, 人也曬成了黑人。 為收集野生櫻桃資源, 他走遍了陝西、新疆、西藏、雲南等全國20多個地區的深山老林, 至今保持著野外考察的習慣:喝水要留一半,以備意外發生時吃藥用。他深入研究櫻桃根癌病,育成適宜我國的抗根癌砧木新品種,使櫻桃樹的壽命由過去的10年左右提高到50年左右,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櫻桃好吃樹難栽”的難題。

師生兩院士接力攻克小麥條銹病防治難題,每年挽回經濟損失50億

2017年,西北農大植保學院教授康振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是繼其導師李振岐院士之後,該學院教授再次榮膺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個‘窯洞’走出兩位院士”一時成為美談。

“窯洞”全稱是東南窯植物病理試驗站,20世紀80年代初,由李振岐院士主持在地下防空洞基礎上改造而成,是西北農大國家植物病理學重點學科和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窯洞”是康振生眼中的“宮殿”,由31個獨立低溫溫室和3個露天玻璃溫室組成。最矮的實驗室入口僅1.6米高,通道僅容一人通過。實驗室因陋就簡,沒有先進的設施設備,但是從這裡走出的李振岐、康振生等,都是在國際小麥條銹病領域響噹噹的人物。

小麥條銹病是一種通過空氣傳播的低溫真菌病害,是世界小麥生產的主要公敵之一,一般情況下會造成小麥減產10%到30%,嚴重時導致絕產。國際上,科學家們長期研究認為,該病害主要是真菌在小麥生長體之間進行無性繁殖的結果,主要防治措施就是培育能抵抗該病害的小麥品種。

現實情況卻是,育種研究往往趕不上條鏽菌品種更新換代的步伐,這令育種專家和植物病理學專家們頭疼不已。

20世紀中期,李振岐等科學家在國內首先揭示了小麥條銹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發現甘肅隴南、天水地區為小麥條鏽菌的菌源基地,而與之毗鄰的陝西寶雞等地區則處於菌源基地與東部黃淮麥區的“橋樑地帶”,更是小麥條鏽菌度過炎夏最容易生變作惡的地區。

小麥條鏽菌為何年年頻繁變化?為何首先總在中國西北地方發生變化?接過導師留下的重擔,30多年來,康振生帶領團隊在陝、甘、青、川等地進行了大量的田間跟蹤調查研究,最終破解了這兩個困擾世界植物病理學專家的世紀謎團:小麥條鏽菌在西北地方廣泛分佈的野生小檗樹葉上完成的有性生殖是其瘋狂變異的主要途徑。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植物病理學年評》上發表。國際會議上將其團隊稱作“楊淩團隊”。

經過近10年的努力,康振生團隊研發出了“鏟、遮、噴”三字法小檗—小麥條銹病防控關鍵技術,通過3道防線阻斷條鏽菌的有性生殖,減少病菌變異,阻止越夏易變區菌源向東部麥區傳播,為全國小麥生產安全提供保障。近10年來,我國小麥條銹病“越夏區”菌源量降低50%,變異速率降低40%,小麥條銹病發病區從10年前的8000萬畝降低到現在的4000萬畝,每年挽回經濟損失50億元。

“我的成果都是站在李老師的肩膀上取得的,現在我也要盡己所能更多地幫助青年人,扶持更多的青年人施展才華。”多年過去,60歲的康振生對當年導師李振岐帶著自己做科研、做田野調查,甚至自己回國時導師親自到機場迎接等情形記憶猶新,導師治學科研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對他產生了深遠影響。如今,康振生主持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吸引了來自學校不同學院的20多位教師、40多位博碩士和本科生,組成全校最大的科研團隊,實驗樓的燈光每天都亮到深夜。

“東南窯看著土氣但很實用,常年溫度保持在20攝氏度左右,最貼近自然季節變化,可保障周年條銹病的研究。”王曉傑教授是康振生院士的學生,為方便做實驗,讀博期間,他索性搬到東南窯一住就是3年多。經常夜裡12點了還在陰冷、潮濕的窯洞做實驗。如今,生於1977年的王曉傑已是“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組部“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

發展富民產業,力促農業增收農民致富

西北農大科研成果眾多,不少成果已是農業主導產業的當家品種。而品嘗老師的最新科研成果,成為該校學生近年來一項令人眼饞的福利。

“聽學生說好吃,別提有多開心了!”在獼猴桃品鑒活動現場,學校眉縣獼猴桃試驗站首席專家劉占德樂呵呵地說。1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成員堅持不懈做獼猴桃野生資源調查,採集種質材料數千份,先後培育出“臍紅”“農大獼香”“農大郁香”“農大金獼”等更新換代新品種。

位於秦嶺中部太白山北麓的陝西眉縣,土質肥沃,水源豐富,種植獼猴桃的歷史比較悠久。2006年,劉占德帶領專家團隊在此建立獼猴桃試驗站,通過“大學教授+縣上農機幹部鄉土專家+職業農民+示範村”方式,常年向農民推廣獼猴桃標準化種植技術,大幅減少果園作務成本,提高獼猴桃品質,讓村民走上了富裕路。

在試驗站示範引領下,眉縣獼猴桃種植面積由10年前的8.3萬畝擴大到30萬畝,產值從4萬元增加到30萬元,獼猴桃成為全縣主導產業。依託團隊的科技引領與支撐,陝西獼猴桃東擴南移勢頭迅猛,目前已新增連片種植30畝以上獼猴桃13.7萬畝。“十三五”末,全省獼猴桃面積將達150萬畝,獼猴桃產業將成為陝西繼蘋果之後的第二個富民支柱產業。

嘗到科技致富甜頭的眉縣金渠鎮田家寨村村民,自發地將村裡新修的一條通往果園的水泥路命名為“西農路”,以表達對西北農大專家團隊的感激之情。

西北農大現已在全省區域主導產業中心地帶建立了28個產學研一體化的永久性試驗示範站,專家教授們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構築了一條科技成果進村入戶、引導農民致富的快捷通道。試驗站還和15個國家210多名專家、國內外60多家科教單位建立起長期合作關係。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這輩子最見不得農民掉眼淚。”常年的風吹日曬,讓周占琴教授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大10多歲,而長年“泡”羊圈,她身上總多多少少沾染著一股羊膻味,出門都沒人願意挨著她坐。可就是這個自嘲一輩子沒有漂亮過的女教授,一生傾力發展肉羊產業,幫助農民發“羊”財,把自己活成了農民口中的“農民教授”“湖羊祖宗”。

舍飼成本高、養殖效益差一直是制約北方地區肉羊發展的瓶頸,周占琴將湖羊從南方引到北方,率先提出和推行中國母本綿羊培育計畫,在甘肅金昌建立培育基地,她所培育的母羊平均產羔率達到280%。在她的推動下,金昌湖羊養殖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形成由核心育種場、擴繁場和示範場組成的三級繁育體系,帶動全市發展湖羊規模養殖場12個、養殖社區6個、養殖戶200多戶,社會效益顯著。

隨著肉羊產業的發展,周占琴的服務區域由陝西擴展到天津、新疆、內蒙古、甘肅等地,經常下了火車轉汽車,買不到硬座就帶個馬紮上車。30多年奔波勞碌,膀胱炎、高血壓、關節炎等疾病都來了,可一接到農民的求助電話,她就坐不住了。陝西省銅川市殘疾農民舒小明,由於不懂技術,養羊初期走了不少彎路,最慘的一次24天死了186只羊。周占琴的指導培訓讓他的養殖場起死回生,從2016年產值不到30萬元發展到2017年的700多萬元,並由單一養羊發展到做牧草等全產業鏈。

從2013年起,奶山羊專家曹斌雲教授帶領團隊在陝西隴縣、藍田、千陽、富平等地開展產業精准扶貧,先後集成創新和推廣了包括奶山羊良種的精准選育技術、快速擴繁技術、健康養殖技術及全混日糧飼喂技術、羊口瘡、標準化羊舍建造技術等8項關鍵技術,截至2017年10月,共幫扶、帶動4811戶貧困戶和1.63萬戶周邊農民養殖奶山羊近50萬隻,幫助農民增收1.23億元。

在曹斌雲教授團隊科技成果轉化及技術支撐下,隴縣已經建成世界最大的奶山羊養殖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配方羊奶粉加工基地,其中10個羊奶加工企業的生產達到世界先進水準,全縣逐漸形成了奶山羊養殖、羊奶加工和乳製品銷售產業生態鏈。目前,陝西省奶山羊存欄達到230萬隻,30年來穩居全國第一。

主產於陝西關中八百里秦川的秦川牛,是陝甘寧及其毗鄰地區發展農牧業生產的主導品種。經過西北農大邱懷教授、昝林森教授等幾代科技工作者幾十年的系統選育改良,如今已成為中國黃牛最具代表性的品種,被譽為“國之瑰寶”。

昝林森團隊選育出了秦川牛肉用新品系,其生長速度、屠宰率和淨肉率均較秦川牛原種提高了25%以上,並發展秦川牛主導產業,指導培育5個國家級龍頭企業。秦川牛已被推廣到全國20多個省份,占供港活牛總量的80%,創造社會經濟效益達230億元以上。學院也從農業部唯一的黃牛研究室,發展到擁有兩個國家級研發平臺、兩個省級工程中心,以及兩個部級創新團隊的強大陣容,科研力量在全國首屈一指。

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西北農大先後培育、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350余項,累計推廣示範面積超過3億畝,新增經濟效益500多億元,培訓全國各地農技骨幹和職業農民50萬人次。西北農大的農業科技專家群體,真正成為區域脫貧攻堅、富民強國的重要力量。

《中國教育報》2018年02月25日第1版

至今保持著野外考察的習慣:喝水要留一半,以備意外發生時吃藥用。他深入研究櫻桃根癌病,育成適宜我國的抗根癌砧木新品種,使櫻桃樹的壽命由過去的10年左右提高到50年左右,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櫻桃好吃樹難栽”的難題。

師生兩院士接力攻克小麥條銹病防治難題,每年挽回經濟損失50億

2017年,西北農大植保學院教授康振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是繼其導師李振岐院士之後,該學院教授再次榮膺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個‘窯洞’走出兩位院士”一時成為美談。

“窯洞”全稱是東南窯植物病理試驗站,20世紀80年代初,由李振岐院士主持在地下防空洞基礎上改造而成,是西北農大國家植物病理學重點學科和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窯洞”是康振生眼中的“宮殿”,由31個獨立低溫溫室和3個露天玻璃溫室組成。最矮的實驗室入口僅1.6米高,通道僅容一人通過。實驗室因陋就簡,沒有先進的設施設備,但是從這裡走出的李振岐、康振生等,都是在國際小麥條銹病領域響噹噹的人物。

小麥條銹病是一種通過空氣傳播的低溫真菌病害,是世界小麥生產的主要公敵之一,一般情況下會造成小麥減產10%到30%,嚴重時導致絕產。國際上,科學家們長期研究認為,該病害主要是真菌在小麥生長體之間進行無性繁殖的結果,主要防治措施就是培育能抵抗該病害的小麥品種。

現實情況卻是,育種研究往往趕不上條鏽菌品種更新換代的步伐,這令育種專家和植物病理學專家們頭疼不已。

20世紀中期,李振岐等科學家在國內首先揭示了小麥條銹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發現甘肅隴南、天水地區為小麥條鏽菌的菌源基地,而與之毗鄰的陝西寶雞等地區則處於菌源基地與東部黃淮麥區的“橋樑地帶”,更是小麥條鏽菌度過炎夏最容易生變作惡的地區。

小麥條鏽菌為何年年頻繁變化?為何首先總在中國西北地方發生變化?接過導師留下的重擔,30多年來,康振生帶領團隊在陝、甘、青、川等地進行了大量的田間跟蹤調查研究,最終破解了這兩個困擾世界植物病理學專家的世紀謎團:小麥條鏽菌在西北地方廣泛分佈的野生小檗樹葉上完成的有性生殖是其瘋狂變異的主要途徑。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植物病理學年評》上發表。國際會議上將其團隊稱作“楊淩團隊”。

經過近10年的努力,康振生團隊研發出了“鏟、遮、噴”三字法小檗—小麥條銹病防控關鍵技術,通過3道防線阻斷條鏽菌的有性生殖,減少病菌變異,阻止越夏易變區菌源向東部麥區傳播,為全國小麥生產安全提供保障。近10年來,我國小麥條銹病“越夏區”菌源量降低50%,變異速率降低40%,小麥條銹病發病區從10年前的8000萬畝降低到現在的4000萬畝,每年挽回經濟損失50億元。

“我的成果都是站在李老師的肩膀上取得的,現在我也要盡己所能更多地幫助青年人,扶持更多的青年人施展才華。”多年過去,60歲的康振生對當年導師李振岐帶著自己做科研、做田野調查,甚至自己回國時導師親自到機場迎接等情形記憶猶新,導師治學科研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對他產生了深遠影響。如今,康振生主持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吸引了來自學校不同學院的20多位教師、40多位博碩士和本科生,組成全校最大的科研團隊,實驗樓的燈光每天都亮到深夜。

“東南窯看著土氣但很實用,常年溫度保持在20攝氏度左右,最貼近自然季節變化,可保障周年條銹病的研究。”王曉傑教授是康振生院士的學生,為方便做實驗,讀博期間,他索性搬到東南窯一住就是3年多。經常夜裡12點了還在陰冷、潮濕的窯洞做實驗。如今,生於1977年的王曉傑已是“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組部“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

發展富民產業,力促農業增收農民致富

西北農大科研成果眾多,不少成果已是農業主導產業的當家品種。而品嘗老師的最新科研成果,成為該校學生近年來一項令人眼饞的福利。

“聽學生說好吃,別提有多開心了!”在獼猴桃品鑒活動現場,學校眉縣獼猴桃試驗站首席專家劉占德樂呵呵地說。1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成員堅持不懈做獼猴桃野生資源調查,採集種質材料數千份,先後培育出“臍紅”“農大獼香”“農大郁香”“農大金獼”等更新換代新品種。

位於秦嶺中部太白山北麓的陝西眉縣,土質肥沃,水源豐富,種植獼猴桃的歷史比較悠久。2006年,劉占德帶領專家團隊在此建立獼猴桃試驗站,通過“大學教授+縣上農機幹部鄉土專家+職業農民+示範村”方式,常年向農民推廣獼猴桃標準化種植技術,大幅減少果園作務成本,提高獼猴桃品質,讓村民走上了富裕路。

在試驗站示範引領下,眉縣獼猴桃種植面積由10年前的8.3萬畝擴大到30萬畝,產值從4萬元增加到30萬元,獼猴桃成為全縣主導產業。依託團隊的科技引領與支撐,陝西獼猴桃東擴南移勢頭迅猛,目前已新增連片種植30畝以上獼猴桃13.7萬畝。“十三五”末,全省獼猴桃面積將達150萬畝,獼猴桃產業將成為陝西繼蘋果之後的第二個富民支柱產業。

嘗到科技致富甜頭的眉縣金渠鎮田家寨村村民,自發地將村裡新修的一條通往果園的水泥路命名為“西農路”,以表達對西北農大專家團隊的感激之情。

西北農大現已在全省區域主導產業中心地帶建立了28個產學研一體化的永久性試驗示範站,專家教授們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構築了一條科技成果進村入戶、引導農民致富的快捷通道。試驗站還和15個國家210多名專家、國內外60多家科教單位建立起長期合作關係。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這輩子最見不得農民掉眼淚。”常年的風吹日曬,讓周占琴教授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大10多歲,而長年“泡”羊圈,她身上總多多少少沾染著一股羊膻味,出門都沒人願意挨著她坐。可就是這個自嘲一輩子沒有漂亮過的女教授,一生傾力發展肉羊產業,幫助農民發“羊”財,把自己活成了農民口中的“農民教授”“湖羊祖宗”。

舍飼成本高、養殖效益差一直是制約北方地區肉羊發展的瓶頸,周占琴將湖羊從南方引到北方,率先提出和推行中國母本綿羊培育計畫,在甘肅金昌建立培育基地,她所培育的母羊平均產羔率達到280%。在她的推動下,金昌湖羊養殖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形成由核心育種場、擴繁場和示範場組成的三級繁育體系,帶動全市發展湖羊規模養殖場12個、養殖社區6個、養殖戶200多戶,社會效益顯著。

隨著肉羊產業的發展,周占琴的服務區域由陝西擴展到天津、新疆、內蒙古、甘肅等地,經常下了火車轉汽車,買不到硬座就帶個馬紮上車。30多年奔波勞碌,膀胱炎、高血壓、關節炎等疾病都來了,可一接到農民的求助電話,她就坐不住了。陝西省銅川市殘疾農民舒小明,由於不懂技術,養羊初期走了不少彎路,最慘的一次24天死了186只羊。周占琴的指導培訓讓他的養殖場起死回生,從2016年產值不到30萬元發展到2017年的700多萬元,並由單一養羊發展到做牧草等全產業鏈。

從2013年起,奶山羊專家曹斌雲教授帶領團隊在陝西隴縣、藍田、千陽、富平等地開展產業精准扶貧,先後集成創新和推廣了包括奶山羊良種的精准選育技術、快速擴繁技術、健康養殖技術及全混日糧飼喂技術、羊口瘡、標準化羊舍建造技術等8項關鍵技術,截至2017年10月,共幫扶、帶動4811戶貧困戶和1.63萬戶周邊農民養殖奶山羊近50萬隻,幫助農民增收1.23億元。

在曹斌雲教授團隊科技成果轉化及技術支撐下,隴縣已經建成世界最大的奶山羊養殖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配方羊奶粉加工基地,其中10個羊奶加工企業的生產達到世界先進水準,全縣逐漸形成了奶山羊養殖、羊奶加工和乳製品銷售產業生態鏈。目前,陝西省奶山羊存欄達到230萬隻,30年來穩居全國第一。

主產於陝西關中八百里秦川的秦川牛,是陝甘寧及其毗鄰地區發展農牧業生產的主導品種。經過西北農大邱懷教授、昝林森教授等幾代科技工作者幾十年的系統選育改良,如今已成為中國黃牛最具代表性的品種,被譽為“國之瑰寶”。

昝林森團隊選育出了秦川牛肉用新品系,其生長速度、屠宰率和淨肉率均較秦川牛原種提高了25%以上,並發展秦川牛主導產業,指導培育5個國家級龍頭企業。秦川牛已被推廣到全國20多個省份,占供港活牛總量的80%,創造社會經濟效益達230億元以上。學院也從農業部唯一的黃牛研究室,發展到擁有兩個國家級研發平臺、兩個省級工程中心,以及兩個部級創新團隊的強大陣容,科研力量在全國首屈一指。

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西北農大先後培育、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350余項,累計推廣示範面積超過3億畝,新增經濟效益500多億元,培訓全國各地農技骨幹和職業農民50萬人次。西北農大的農業科技專家群體,真正成為區域脫貧攻堅、富民強國的重要力量。

《中國教育報》2018年02月25日第1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