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百試不爽的撩娃小遊戲

源於說說咱家娃

這些天聽了好些媽媽們關於帶孩子過年的抱怨。

抱怨最多的就要數親戚們亂逗孩子了。

每年每年都是一樣的, 任你年前在朋友圈發了多少遍《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 也是沒什麼用, 很多人逗起小孩來還是那經典的幾樣:

馴獸耍猴式:拿個好吃的, 逼著孩子表演個唱歌跳舞數數朗誦唐詩。

動手動腳式:使勁的捏臉揉頭咯吱人, 聽說還有拔腦袋的, 搞哭為止。

尬聊惹哭式:, 要麼嚇唬“你媽媽不要你了, 你跟我走吧”, 要麼挑撥“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啊?”, 要麼羞辱“這麼大還黏媽媽, 羞羞羞”。

……

三十年前這麼逗, 三十年後依然這些討人厭的招數, 也是夠了!

親人們朋友們, 與時俱進一點吧, 現在的孩子可不同往日, 那都是人家父母費勁無數心血金錢精力寵出來的掌上明珠, 人親爹娘自己都捨不得動一指頭、說一句重話, 卻讓你隨隨便便拿過來當個寵物來溜, 你覺得這合適嘛?

娃父母雖然很可能臉上笑嘻嘻, 心裡早已經無數MMP。 你無非只是單純的想吸個娃, 卻不知道已經暗地裡結下了仇, 相信這也不是你的本意吧!

其實也可以理解, 現如今生育率越來越低, 親友們可能難得見著一隻這麼觸手可及的萌物, 之所以昏招迭出的亂逗, 無非就是看看這個小可愛還有些什麼其他的表情, 還會些什麼其他的動作。 畢竟這麼圓滾滾萌萌噠小娃近在眼前,

不讓我去撩一下, 也是一件很不人道的事情啊有木有?

相信大多數親友也沒什麼惡意, 只是很多人真的不太懂, 如何用比較合適的方式去逗孩子, 畢竟這方面, 老一輩人也沒什麼好經驗傳遞下來。

我們可能見過太多文章告誡大家不要去錯誤的逗孩子, 卻好像從來沒見過文章教人如何去正確的逗孩子。

今天, 介紹幾款百試不爽的經典撩娃小遊戲, 既輕鬆又簡單, 沒有任何技術含量, 就算和孩子之間不太熟悉, 沒有什麼玩具輔助, 也可以讓你在不冒犯孩子的前提下, 儘快的和娃拉近關係, 欣賞到小娃各種精彩的表情, 盡情的享受到被萌化的快樂。

媽媽們也可以學習一下, 作為平時逗寶寶玩的方式, 如果親友逗寶寶的時候遭遇尷尬, 你也有料可以立馬教他們——你要這麼和我家娃玩兒, 他才會笑哦!

嬰兒時期

一歲以下的小嬰兒最萌, 但是也最任性, 一言不合就大哭, 尤其是敏感些的娃, 你抱過來也是搞不定, 哭鬧起來你還下不來台,

不如讓他待在父母懷裡, 心情比較好, 也容易被逗笑。

1, 做鬼臉

小嬰兒最喜歡研究的事物之一就是人臉了, 他們對人臉的表情非常敏感, 所以對著他做鬼臉是一件非常容易就會讓寶寶有豐富反應的事情。

可以和寶寶挑眉毛, 咧嘴伸舌頭,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還可以用手把自己的臉擠得各種變形, 假裝表演, 開心, 生氣, 驚訝, 恐懼, 疑惑, 憂慮, 滿意, 悲傷……等一系列表情。

寶寶看到各種誇張的表情, 一般不是咯咯笑, 就是會試圖模仿你, 相信那個小表情一定會萌你一臉的。

當然, 前提是寶寶沒有陌生焦慮不害怕你的情況下, 有些敏感寶寶看到陌生人臉就會大哭, 這種情況就不要做鬼臉硬逗了。

2, "聊天"

不要以為小娃聽不懂你說話就不需要和他說話了,

其實越是不會說話的小寶寶, 越是渴望讓大人能專注的和他講話, 而且他也會積極回應大人哦!

靠近寶寶, 看著他的眼睛, 微笑著和他說話, 說什麼內容不是很重要, 你甚至可以給寶寶報菜名或者念紅樓夢, 重點是你要用誇張的語氣、拉長尾音和多變的聲調來說, 並且時不時的問寶寶一句“是不是呀?”, 加強互動感。 相信不用幾個回合, 寶寶就會咿咿呀呀的和你“聊起來”的。

如果你覺得和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娃聊天有點尷尬, 實在編不出來內容, 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 就是模仿寶寶發出的聲音, 他說什麼, 你就重複, 再加入一點自己的語氣, 就會“聊”得很愉快了:

“啊嗚”

“啊嗚?”(疑問)

“咕嘎”

“嗯~~~咕嘎!”(表示同意)

“哥咕”

“哥咕,yeah!” (很興奮)

聊一個小時都不會累的!

3,藏貓貓(peek a boo)

這個小遊戲可以說是逗小娃的經典武器了,雖然白癡得要命,但是沒有一個小娃不喜歡的,而且百玩不厭,做法很簡單:

在寶寶注視你的時候,用手把你的臉捂住,然後再突然打開,讓寶寶看見你的眼睛,嘴裡誇張的說“貓~~~~”

還有很多其他的變種玩法:

可以把自己的手慢慢的移動一點點下來,剛剛把眼睛露出來的時候,就風情萬種的瞄一眼寶寶,然後又裝作害羞一樣再迅速的蓋住眼睛

用一塊布蓋在自己頭上,突然掀開,說“貓~~~~~~”

當著寶寶的面,藏在一個障礙物後面(墊子啊,櫃子啊,門板之類的),突然伸出頭來,說“貓~~~~~”

不要覺得這種逗法太簡單沒有技術含量,小寶寶由於不太明白“物體恒存”的道理,所以他會認為看不見的就是消失了,所以就這麼一個簡單的捂臉動作,寶寶會覺得你像在變魔術一樣,一會消失一會又出現,一定會逗笑他的。

4,發出奇怪的聲音

我家毛頭嬰兒時期的兒醫特別神奇,是個美女,可是她每次接診,都會毫無形象的發出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的聲音,我家毛頭是典型的高敏感娃,四五個月就開始認人了,但是在她手裡檢查就從來沒哭過,完全被她發出的各種聲音所吸引,居然還會賤兮兮的沖著人家樂,非常顛覆我對這個愛哭娃的認知。

所以說,小娃對一些沒聽過的人聲會非常敏感,尤其是那些感覺很滑稽的聲音,笑點可以說非常低了,以下聲音可以一一試過去,一定有一款可以戳中寶寶:

連續彈舌頭的聲音

嘴唇震動發出類似摩托車發動機的聲音

打哇哇,這個都會吧,發出一個長長的音階,然後用手連續有節奏的拍嘴巴,聲音就變得很搞笑了。

學各種動物的叫聲,越像越好,尤其是豬叫,有奇效,羊叫和馬叫也不錯。

喝一口水,在嗓子眼誇張的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學微波爐發出“叮”的聲音,有一點餘音繞梁的感覺

……歡迎留言補充

注意哈,無論什麼聲音引起寶寶笑,都要省著點用,用多了,寶寶聽熟悉了,就不笑了。

5,掏出你的鑰匙串

如果你覺得上面那些招數都比較考驗戲精程度,而你是個很內斂的人,又想要吸娃,只好祭出這個終極大招了。

鑰匙串可以說是最佳臨時玩具了,沒有小娃不愛的,尤其是他從來沒見過的鑰匙串,一定可以吸引他的目光。

可以當搖鈴一樣,在娃的眼前晃

可以當沙袋一樣,左手拋到右手,接來接去的玩

可以假裝沒接住掉在地上,然後露出吃驚的表情

可以用鑰匙敲打金屬器皿,發出各種清脆的聲音

但是要注意哈,不管怎麼玩,千萬拿穩了別鬆手,不要讓鑰匙串進了娃的嘴巴,這個東東啥都好就是髒了點……

幼兒時期

一歲以上的娃,運動能力和精細動作已經發展起來了,作為他不太熟悉的人,你基本不太可能聽懂孩子說話,孩子也很可能不想和你交流,就不要費力去和他做太多語言方面的互動了,直接玩一些肢體上的小遊戲,孩子會更喜歡。

6,搞破壞

相信我,小娃的天生宿命就是增加這個世界的混亂程度的,越混亂他越開心,這種遊戲估計親媽會非常不想和他玩,你若是肯和他玩,他會感激涕零的。

找一些撲克,或者硬一點的紙板,搭一個適當高度的“塔”,然後讓娃把“塔”推倒!當然,用麻將這種倒下來會稀裡嘩啦很壯觀的東西推倒效果更好,不過有一點安全問題,適合比較大的孩子。

還可以找一些報紙啊,廢舊雜誌來和娃一起撕著玩。

找一把掛麵讓娃掰著玩,掰得越碎越好,如果你覺得掰掛麵有點浪費,可以改成掰雞蛋殼,就是麻煩點還得洗乾淨。

另外搗蒜這個任務,娃也是非常喜歡的,如果覺得蒜太刺激了,可以換成搗餅乾……

當然如果有專門的多米諾骨牌,那也是極好的。

7,捉迷藏

經典遊戲了,但是和比較小的孩子玩的時候一定要搞得簡單點,最好每次藏一個地方,然後露出來一大半身子故意讓娃找到,如果還是找不到,可以發出各種聲音。

讓娃藏起來的時候,你一定要裝作怎麼都找不到他的樣子,到處亂翻,直到他笑出來,再“恍然大悟”的找到他!

還可以藏好吃的東西,當著娃的面,把吃的放在其中一個手心裡,然後兩個手都握緊,一通亂晃,停下來,讓娃選吃的在哪個手裡,選對了,吃的就給他。選錯了就讓他再選一次,直到吃到為止。

當然,不藏吃的,藏個硬幣在手上也是一樣的。

8,過家家

找個不會摔破的杯子,和一個空的礦泉水瓶,讓娃給你“倒水喝”,還可以再拿個杯子和他一起喝,一邊喝一邊“乾杯”。娃一定會“酒逢知己千杯少”的!

拿個空的碗和勺子,讓娃假裝喂你吃飯,他也一定會喂你很多,如果有很多不同的碗,那他就會喂得更來勁兒了,別忘了角色互換,你再假裝喂他。

用毛巾卷起來當成娃娃,和寶寶一起照顧它吃飯睡覺洗澡換尿布。

把寶寶當成娃娃,用塊大浴巾把他像小baby那樣包起來,假裝照顧他吃奶睡覺換尿布。

你可以看到娃認認真真正經八百的樣子。

或者在轉轉APP平臺淘一套過家家的廚房做飯玩具,既能培養寶寶的樂趣,還能增進親子關係。

9,跑來跑去

剛學會會走之後的小朋友,走路本身就是樂趣,你只要為這個樂趣發明點由頭就好。

譬如說畫一條線在地上,然後和寶寶“比賽”誰先跑到終點,當然你要“追不上”他才行。

譬如說拿根繩子,繩子頭栓一個小東西(鑰匙之類的),在地上一邊抖動一邊往後退,讓娃去捉。

譬如說,你當小偷,讓娃當員警抓你

譬如說,你當火車頭,娃當火車廂,一起“況且況且”的開過去

其實,只要陪著小朋友走來走去,跑來跑去,小朋友就已經超級開心了

就是有點費體力……

10,裝痛/裝死

小朋友總是覺得自己很弱小很無力,如果你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有“超能力”,他們會美上天的,完全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

娃兒小手一揮,無論碰沒碰到,你就誇張的按住哎呀哎呀好痛!

再一揮,你開始痛的跳腳,

再一揮,倒在地上翻滾掙扎

再一揮,翻白眼吐舌頭裝死

當然啦,裝死不用超過十秒就可以起來了,你不起來也會被娃拽起來,然後很可能需要再演一遍。

你還可以假裝被他用槍打,用仙女棒的魔法打,用水噴等等。

玩膩了,娃差不多也學會這一套了,可以角色調換,讓他來裝痛裝死,會超可愛的。

11 ,問問題

對於比較有交流能力的寶寶,問他一些問題也是一種很好的互動方式,只不過不要難為孩子,要問一些符合孩子認知水準,並且孩子很感興趣的問題,孩子自然會非常樂意回答的。

可以讓他指認身體:耳朵在哪裡,鼻子在哪裡,腳丫在哪裡?

可以讓他模仿動物:你知道小兔子是怎麼走路的嗎?小鴨子呢?

可以問他顏色相關的問題:你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

可以問他的心頭所愛:你最喜歡哪種車呢?你最喜歡什麼小動物呢?

小朋友回答了之後,別忘了要頻頻點頭給予鼓勵哦!

12,做個簡單的玩具

沒有什麼比禮物更能收買小朋友了

禮物其實並不一定需要多貴的玩具,或者多好吃的零食,其實只要是新鮮的東西娃就會開心,隨手就能做一個,小朋友看著你一會兒就變出個玩具來,那只有無限崇拜的份兒!

還記得紙飛機怎麼疊吧?

還記得紙船怎麼疊吧?

還記得千紙鶴怎麼疊吧?

還記得東南西北嗎?

當然如果你會一些複雜的折紙,那就更無敵了

感覺這種肯定不止孩子喜歡……

腦洞暫且開到這裡,再多的也想不到了。

總而言之,逗別人家娃,主要的宗旨有這以下3點

1,儘量不要肢體接觸,除非你確定家長樂意,孩子也接受。

2,要把自己變成小孩,而不是讓小孩變成大人

3,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完整的人,尊重他的感受。

心中只要有這三點做底線,你就不會做錯。

關於親友如何逗孩子會深得你心呢?

歡迎麻麻們給文章留言哦!

“哥咕”

“哥咕,yeah!” (很興奮)

聊一個小時都不會累的!

3,藏貓貓(peek a boo)

這個小遊戲可以說是逗小娃的經典武器了,雖然白癡得要命,但是沒有一個小娃不喜歡的,而且百玩不厭,做法很簡單:

在寶寶注視你的時候,用手把你的臉捂住,然後再突然打開,讓寶寶看見你的眼睛,嘴裡誇張的說“貓~~~~”

還有很多其他的變種玩法:

可以把自己的手慢慢的移動一點點下來,剛剛把眼睛露出來的時候,就風情萬種的瞄一眼寶寶,然後又裝作害羞一樣再迅速的蓋住眼睛

用一塊布蓋在自己頭上,突然掀開,說“貓~~~~~~”

當著寶寶的面,藏在一個障礙物後面(墊子啊,櫃子啊,門板之類的),突然伸出頭來,說“貓~~~~~”

不要覺得這種逗法太簡單沒有技術含量,小寶寶由於不太明白“物體恒存”的道理,所以他會認為看不見的就是消失了,所以就這麼一個簡單的捂臉動作,寶寶會覺得你像在變魔術一樣,一會消失一會又出現,一定會逗笑他的。

4,發出奇怪的聲音

我家毛頭嬰兒時期的兒醫特別神奇,是個美女,可是她每次接診,都會毫無形象的發出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的聲音,我家毛頭是典型的高敏感娃,四五個月就開始認人了,但是在她手裡檢查就從來沒哭過,完全被她發出的各種聲音所吸引,居然還會賤兮兮的沖著人家樂,非常顛覆我對這個愛哭娃的認知。

所以說,小娃對一些沒聽過的人聲會非常敏感,尤其是那些感覺很滑稽的聲音,笑點可以說非常低了,以下聲音可以一一試過去,一定有一款可以戳中寶寶:

連續彈舌頭的聲音

嘴唇震動發出類似摩托車發動機的聲音

打哇哇,這個都會吧,發出一個長長的音階,然後用手連續有節奏的拍嘴巴,聲音就變得很搞笑了。

學各種動物的叫聲,越像越好,尤其是豬叫,有奇效,羊叫和馬叫也不錯。

喝一口水,在嗓子眼誇張的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學微波爐發出“叮”的聲音,有一點餘音繞梁的感覺

……歡迎留言補充

注意哈,無論什麼聲音引起寶寶笑,都要省著點用,用多了,寶寶聽熟悉了,就不笑了。

5,掏出你的鑰匙串

如果你覺得上面那些招數都比較考驗戲精程度,而你是個很內斂的人,又想要吸娃,只好祭出這個終極大招了。

鑰匙串可以說是最佳臨時玩具了,沒有小娃不愛的,尤其是他從來沒見過的鑰匙串,一定可以吸引他的目光。

可以當搖鈴一樣,在娃的眼前晃

可以當沙袋一樣,左手拋到右手,接來接去的玩

可以假裝沒接住掉在地上,然後露出吃驚的表情

可以用鑰匙敲打金屬器皿,發出各種清脆的聲音

但是要注意哈,不管怎麼玩,千萬拿穩了別鬆手,不要讓鑰匙串進了娃的嘴巴,這個東東啥都好就是髒了點……

幼兒時期

一歲以上的娃,運動能力和精細動作已經發展起來了,作為他不太熟悉的人,你基本不太可能聽懂孩子說話,孩子也很可能不想和你交流,就不要費力去和他做太多語言方面的互動了,直接玩一些肢體上的小遊戲,孩子會更喜歡。

6,搞破壞

相信我,小娃的天生宿命就是增加這個世界的混亂程度的,越混亂他越開心,這種遊戲估計親媽會非常不想和他玩,你若是肯和他玩,他會感激涕零的。

找一些撲克,或者硬一點的紙板,搭一個適當高度的“塔”,然後讓娃把“塔”推倒!當然,用麻將這種倒下來會稀裡嘩啦很壯觀的東西推倒效果更好,不過有一點安全問題,適合比較大的孩子。

還可以找一些報紙啊,廢舊雜誌來和娃一起撕著玩。

找一把掛麵讓娃掰著玩,掰得越碎越好,如果你覺得掰掛麵有點浪費,可以改成掰雞蛋殼,就是麻煩點還得洗乾淨。

另外搗蒜這個任務,娃也是非常喜歡的,如果覺得蒜太刺激了,可以換成搗餅乾……

當然如果有專門的多米諾骨牌,那也是極好的。

7,捉迷藏

經典遊戲了,但是和比較小的孩子玩的時候一定要搞得簡單點,最好每次藏一個地方,然後露出來一大半身子故意讓娃找到,如果還是找不到,可以發出各種聲音。

讓娃藏起來的時候,你一定要裝作怎麼都找不到他的樣子,到處亂翻,直到他笑出來,再“恍然大悟”的找到他!

還可以藏好吃的東西,當著娃的面,把吃的放在其中一個手心裡,然後兩個手都握緊,一通亂晃,停下來,讓娃選吃的在哪個手裡,選對了,吃的就給他。選錯了就讓他再選一次,直到吃到為止。

當然,不藏吃的,藏個硬幣在手上也是一樣的。

8,過家家

找個不會摔破的杯子,和一個空的礦泉水瓶,讓娃給你“倒水喝”,還可以再拿個杯子和他一起喝,一邊喝一邊“乾杯”。娃一定會“酒逢知己千杯少”的!

拿個空的碗和勺子,讓娃假裝喂你吃飯,他也一定會喂你很多,如果有很多不同的碗,那他就會喂得更來勁兒了,別忘了角色互換,你再假裝喂他。

用毛巾卷起來當成娃娃,和寶寶一起照顧它吃飯睡覺洗澡換尿布。

把寶寶當成娃娃,用塊大浴巾把他像小baby那樣包起來,假裝照顧他吃奶睡覺換尿布。

你可以看到娃認認真真正經八百的樣子。

或者在轉轉APP平臺淘一套過家家的廚房做飯玩具,既能培養寶寶的樂趣,還能增進親子關係。

9,跑來跑去

剛學會會走之後的小朋友,走路本身就是樂趣,你只要為這個樂趣發明點由頭就好。

譬如說畫一條線在地上,然後和寶寶“比賽”誰先跑到終點,當然你要“追不上”他才行。

譬如說拿根繩子,繩子頭栓一個小東西(鑰匙之類的),在地上一邊抖動一邊往後退,讓娃去捉。

譬如說,你當小偷,讓娃當員警抓你

譬如說,你當火車頭,娃當火車廂,一起“況且況且”的開過去

其實,只要陪著小朋友走來走去,跑來跑去,小朋友就已經超級開心了

就是有點費體力……

10,裝痛/裝死

小朋友總是覺得自己很弱小很無力,如果你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有“超能力”,他們會美上天的,完全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

娃兒小手一揮,無論碰沒碰到,你就誇張的按住哎呀哎呀好痛!

再一揮,你開始痛的跳腳,

再一揮,倒在地上翻滾掙扎

再一揮,翻白眼吐舌頭裝死

當然啦,裝死不用超過十秒就可以起來了,你不起來也會被娃拽起來,然後很可能需要再演一遍。

你還可以假裝被他用槍打,用仙女棒的魔法打,用水噴等等。

玩膩了,娃差不多也學會這一套了,可以角色調換,讓他來裝痛裝死,會超可愛的。

11 ,問問題

對於比較有交流能力的寶寶,問他一些問題也是一種很好的互動方式,只不過不要難為孩子,要問一些符合孩子認知水準,並且孩子很感興趣的問題,孩子自然會非常樂意回答的。

可以讓他指認身體:耳朵在哪裡,鼻子在哪裡,腳丫在哪裡?

可以讓他模仿動物:你知道小兔子是怎麼走路的嗎?小鴨子呢?

可以問他顏色相關的問題:你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

可以問他的心頭所愛:你最喜歡哪種車呢?你最喜歡什麼小動物呢?

小朋友回答了之後,別忘了要頻頻點頭給予鼓勵哦!

12,做個簡單的玩具

沒有什麼比禮物更能收買小朋友了

禮物其實並不一定需要多貴的玩具,或者多好吃的零食,其實只要是新鮮的東西娃就會開心,隨手就能做一個,小朋友看著你一會兒就變出個玩具來,那只有無限崇拜的份兒!

還記得紙飛機怎麼疊吧?

還記得紙船怎麼疊吧?

還記得千紙鶴怎麼疊吧?

還記得東南西北嗎?

當然如果你會一些複雜的折紙,那就更無敵了

感覺這種肯定不止孩子喜歡……

腦洞暫且開到這裡,再多的也想不到了。

總而言之,逗別人家娃,主要的宗旨有這以下3點

1,儘量不要肢體接觸,除非你確定家長樂意,孩子也接受。

2,要把自己變成小孩,而不是讓小孩變成大人

3,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完整的人,尊重他的感受。

心中只要有這三點做底線,你就不會做錯。

關於親友如何逗孩子會深得你心呢?

歡迎麻麻們給文章留言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