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套用兩德統一、朝鮮半島模式就能解決臺灣問題?為什麼說這種言論是別有用心

韓國平昌冬奧會開幕式上, 朝韓兩國運動員手持“朝鮮半島旗”, 以“朝鮮半島”的名義共同入場, 讓外界看到半島局勢走向和緩的些許曙光。 對此, 有媒體提出這一模式能否用在海峽兩岸關係上。

令人玩味的是, 早在1999年7月9日, 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特意選擇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拋出所謂“兩國論”, 就是意在將臺灣問題類比兩德問題, 套用“兩德模式”來處理兩岸關係, 聯繫到如今又有人把朝鮮半島問題與兩岸問題聯繫起來。 可以說, 發出這些聲音的人, 要麼是認識不夠, 要麼就是別有用心。

朝鮮問題與臺灣問題的根本區別在於,

對於朝鮮半島南北兩個政權, 國際社會普遍採取同時承認的方式, 也就是某國既有朝鮮大使館也有韓國大使館。 同樣在國際組織裡, 既有朝鮮的席位, 也有韓國的席位。 1991年9月17日, 第46屆聯合國大會一致同意朝鮮和韓國同時加入聯合國。

反觀海峽兩岸, 無論是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還是絕大部分國際組織, 都認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不存在同時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臺灣當局的情況。 即便是持“台獨”立場的民進黨當局執政時期, 這條紅線也沒有被突破。

其實, 這是在1949年以後的很長時間內海峽兩岸的“默契”。 臺灣地區在兩蔣統治時期, 秉持所謂“漢賊不兩立”的觀點, 也就是國際社會在承認臺北與北京之間只能選擇其一。

即便到了如今, 臺灣當局確實還有二十個所謂的“邦交國”, 但都未與北京方面建交, 因此依然不存在猶如朝鮮半島或者更之前的兩德那樣的情況, 國際社會同時承認朝韓兩國、東西兩德。

出現這樣完全不同的局面, 主要在於半島問題與臺灣問題不同的成因。 朝鮮半島問題更多是冷戰遺留問題。 “二戰”末期, 盟軍以朝鮮半島上北緯三十八度線為分界線, 作為蘇、美兩強對日本軍事行動和受降範圍的界線, 北部為蘇聯受降區, 南部為美國受降區, 並在相應地區成立政權。 朝鮮戰爭停戰後, 這條三八線大致成為南北方的界線, 並延續至今。

而臺灣問題, 雖有冷戰因素, 但更多的是中國內部事務,

是國共內戰遺留問題。 1943年12月, 中美英三國發表《開羅宣言》: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 例如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 必須歸還中國。 1945年7月, 中美英《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 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之其他小島”。 也就是說, 儘管之後發生了兄弟鬩牆, 甚至從此兩岸同胞不得不隔海相望, 但這都不影響之前國際社會承認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 而到了197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和一切合法權利, 解決了誰在國際社會上代表中國的問題。

即便是臺灣當局方面, 從1949年到如今, 它所實行的憲制性規定, 依然是1946年12月在南京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 其中規定,

“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 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 不得變更之。 換言之, 儘管島內“台獨”實力氣焰囂張, 但其憲制性規定依舊維護著兩岸同屬一中的原則。

從當下看, 朝鮮半島局勢與臺灣海峽局勢也大不相同。 朝鮮半島依然高度緊張, 在朝鮮擁核問題上朝韓間更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 雖然近日南北雙方借助平昌冬奧會進行會談,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美國依然表示要堅持對朝“極限施壓”策略。 特朗普在當地時間23日宣佈將對朝鮮實施“史上最重”制裁, 想必朝鮮方面會有所回應。 半島局勢難以看到明顯緩和情勢。

相對來說, 臺灣海峽則平靜許多。 儘管“台獨”分子“嘴炮”不斷, 但臺灣民進黨當局尚無挑起事端的意圖。

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必須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 這為祖國統一指明方向與途徑。 至於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 《反分裂國家法》也明確了三種情況, 也就是“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 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 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

更重要的是民眾之間的距離。 朝鮮半島北南之間民眾交流很不方便, 這也是朝鮮女子啦啦隊在平昌冬奧會受熱捧的重要原因。

這與海峽兩岸之間的人員往來產生了巨大反差。 資料顯示, 自1987年兩岸恢復交流以來, 30年來兩岸間往返人員累計達1.23億人次, 近年來更增至年均近千萬人次, 30年來兩岸貿易額增長120多倍。近38萬對兩岸同胞喜結連理,上百萬臺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有意減少甚至重新隔絕兩岸交流,既不得民心,亦無法做到。

由此可見,無論從歷史或現實、政治或交流層面,朝鮮半島與海峽兩岸情況都不能簡單類比,因此解決的途徑,包括使用的國際準則、介入程度,一定都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歷史上的戰爭讓同胞骨肉分離,如何結束這場悲劇,卻是這一代人需要思考的。

欄目主編:洪俊傑 文字編輯:洪俊傑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徐佳敏 30年來兩岸貿易額增長120多倍。近38萬對兩岸同胞喜結連理,上百萬臺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有意減少甚至重新隔絕兩岸交流,既不得民心,亦無法做到。

由此可見,無論從歷史或現實、政治或交流層面,朝鮮半島與海峽兩岸情況都不能簡單類比,因此解決的途徑,包括使用的國際準則、介入程度,一定都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歷史上的戰爭讓同胞骨肉分離,如何結束這場悲劇,卻是這一代人需要思考的。

欄目主編:洪俊傑 文字編輯:洪俊傑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徐佳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