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砂糖橘“甜”了古座屯

廣西日報記者 唐雨虹

2月11日, 冬日的暖陽裡, 永福縣羅錦鎮林村古座屯一望無際的橘園裡碩果累累, 一派豐收景象, 村裡的男女老少正忙著採摘鮮紅的柑橘, 一張張笑臉在陽光下格外燦爛。

古座屯是一個壯族山村, 長期以來由於地處偏遠, 交通不便, 基礎設施差, 產業發展滯後, 村民生活水準較低。 全村共有500餘人, 大多依靠幾分“望天田”和少量旱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2003年, 該縣百壽鎮的幾個種植能手到該屯承包土地試種柑橘。 在種植大戶的示範帶動下, 該屯壯族同胞開始學習種植柑橘, 並緊盯市場不斷更新柑橘品種。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 全屯家家戶戶在自己的水田和旱地裡種上了砂糖橘, 男女老少都掌握了一套過硬的種植技術, 古座屯成了全縣聞名的砂糖橘種植村。 ”林村村委副主任韋小林介紹。

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 該屯種出來的砂糖橘顏色鮮亮, 剝開橘皮可見果肉金黃, 味甜渣少, 果脆汁多。 由於品質好, 每年到了採摘季節, 各地果商都會進駐羅錦鎮等待收果。 村民小組長韋小龍說, 近年來砂糖橘價格喜人, 給村民帶來了豐厚收益, “2017年每公斤售價達12元, 僅靠賣砂糖橘一項, 收入百萬元的農戶就有四五戶, 大多數村民都有30萬元以上的收入。 ”

如今, 富裕起來的村民90%都建起了漂亮的小別墅,

家家戶戶都有小汽車, 有的家庭還買了皮卡, 一家有兩三輛汽車不再是稀奇事。 村民韋小玉說, 屯裡的婦女一到農閒時節或者節日, 就在村口唱彩調、跳廣場舞, “我們的日子比砂糖橘還甜。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