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今日開幕

人民網成都2月25日電(王軍)今日上午, 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成都錦江大禮堂隆重開幕。

大會應出席代表643名, 實到代表631名, 符合法定人數。

本次大會的執行主席是:范銳平、于偉、唐川平、胡元坤、王忠林、冷剛、趙小維、敖錫貴、孫傳敏、陳建輝、仰協、謝志迪、張濟環。

10時, 大會執行主席、主席團常務主席于偉主持並宣佈大會開幕。 全體起立, 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本次大會有三項議程:聽取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審查成都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及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書面);審查成都市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書面)。

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長羅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首先回顧2017年工作回顧及過去五年主要成就。 報告指出, 過去一年, 在黨中央國務院、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 按照市委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決策部署,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3889.4億元、增長8.1%,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404.2億元、增長12.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4%、9.1%, 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75.5億元、增長11.3%。

“過去五年是成都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 我們經受種種考驗、克服重重困難, 推動城市實現跨越發展, 邁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過萬美元和地區生產總值過萬億元兩大臺階, 綜合實力居省會城市前列”羅強說。

報告指出, 過去五年, 成都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發展, 三次產業結構為3.6∶43.2∶53.2, 增加值分別年均增長3.8%、8.7%、8.9%, 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催生新業態, 城市產業競爭力大幅提升;經濟發展集聚新動能, 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3.5%, 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長18%, 新增科技型企業5.25萬家, 各類市場主體超過138.5萬戶、年均增長31%;城市功能品質實現新提升, 實施“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 城市空間加快優化, 重塑產業經濟地理, 中心城區形成“11+2”格局;對外開放合作邁出新步伐,

駐蓉領事機構增至16個, 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城市達到85個, 世界500強企業落戶281家, 國際(地區)航線達到104條, 航空“第四城”地位更加鞏固, 成功承辦《財富》全球論壇、世界華商大會、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等國際性會議, 進出口貿易保持較高增長勢頭,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經貿往來呈加速態勢;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突破, 超額完成“十二五”總量減排任務, 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逐年降低。 全面打響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2017年與2013年相比, PM10、PM2.5濃度分別下降40%、42.3%, 空氣優良天數增加103天、達到235天;保障改善民生獲得新進展, 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占比平均達66.8%。 城鎮新增就業132萬人,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5%、11%,
分別達3.89萬元、2.03萬元, 城鄉統一的社保體系全面形成, 連續七屆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政府自身建設取得新成效, 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相關規定精神,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 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幹部“走基層”廣泛開展,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推進, 依法行政、廉潔從政的政治生態不斷向好。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 新使命開啟新征程。 報告指出, 今後五年工作重點完成五大任務:一是堅持創新發展, 築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突出產業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創新,

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以創新為支撐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形成。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 提升城市整體發展層次水準。 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 實施“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 重塑產業經濟地理。 強化國家級天府新區戰略定位, 加快打造城市重要極核。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城鄉融合一體發展水準不斷提升。 科學制定城市中長期人口規劃, 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 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 建立綠色能源、生產、消費體系, 推動經濟社會逐步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繼續實施“三治一增”, 打好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實施一批生態保護和碳匯工程, 努力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根基不斷夯實。四是堅持開放發展,厚植對外合作競爭新優勢。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不斷提高雙向開放水準,加快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城市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五是堅持共用發展,增強城鄉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打造綠色宜人的生態環境、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優越便利的創業環境、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提供更多更優的公共服務供給,構建更好民生保障體系,不斷促進有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報告指出,2018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進出口總額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速同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9%,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2%,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進一步降低,居民消費價格上漲控制在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責編:羅昱、高紅霞)

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根基不斷夯實。四是堅持開放發展,厚植對外合作競爭新優勢。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不斷提高雙向開放水準,加快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城市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五是堅持共用發展,增強城鄉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打造綠色宜人的生態環境、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優越便利的創業環境、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提供更多更優的公共服務供給,構建更好民生保障體系,不斷促進有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報告指出,2018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進出口總額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速同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9%,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2%,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進一步降低,居民消費價格上漲控制在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責編:羅昱、高紅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