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開年“大片”,美智庫演繹中俄襲擊美國

美國又開始自導自演“中國威脅”開年大戲了。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表最新報告稱, 雖然突發行動是戰爭的常見狀態, 但是, 由於大國競爭可能威脅到國家的存亡, 美國有必要現在就考慮可能出現的突發行動。 報告列舉了大國競爭時代18種可能的突發狀況, 其中“解放軍突襲臺灣”“俄羅斯偷襲波羅的海三國”等這些匪夷所思的劇情就在其中。

報告詳細分析了18種可能的突發狀況, 其中很多都與中俄兩國有關。 在“戰略突襲”一章中, 報告稱大國競爭時代“最具威脅”的突襲行動來自中國和俄羅斯。

暗示突發行動無法避免

長安街知事App注意到, 這份名為《應對大國衝突中的突發行動》的報告, 長達124頁的報導, 從標題開始便開始大做文章, 刻意劃掉“避免(Avoiding)”一詞, 其意圖不言自明, 即暗示這些突發行動已無法避免。

按照這個“劇本”, 中俄分攤了3種“不可避免”的突發行動的2項。

報告設想的第一種情況是:中國大陸搶在臺灣可能宣佈“獨立”前採取突襲行動,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臺灣島周邊建立反介入和區域拒止能力, 卻不襲擊在太平洋的美軍。 美國的大部分盟友呼籲談判, 宣佈中立, 美國決定在這樣一個不利的環境裡不進行反擊。

報告設想的第二種突襲行動則更驚人:“中國襲擊越南”, 報告假設中國升級在南中國海的行動,

在有爭議的海域豎立油井架或讓中國漁船進入。 越南人“起身反抗”, 中國對越南的空軍和海軍基地進行襲擊。 如何幫助越南, 美國沒有什麼好的選擇, 從此美國在南中國海的地位下跌。

俄羅斯被扣上的帽子是, 偷襲波羅的海三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 在突發行動中位列第一位。

報告甚至從技術上把突擊行動描繪得如好萊塢大片一般, 報告臆想“中國可能對美軍發動威懾性網路襲擊”。 而在太空領域, “中國駭客可能侵入美軍衛星基地”, 在衝突爆發時, 啟動虛假軟體, 造成衛星脫離軌道, 最終消失。 報告還假設“潛在對手”利用集裝箱上的人工智慧無人機群襲擊在夏威夷、沖繩和關島的美軍基地, 導致美國航母和指揮中心癱瘓。

雖然報告的“無人機突襲”部分未將矛頭直指中國, 但“美國之音”22日稱, 報告在這裡沒有提到中國, 但是中國已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的中心。

不過, 這種中俄揍美國的“劇情”, 擺明瞭就是美國假像戰爭的忽悠, 頂多讓人驚呼美智庫“編劇”的能力。

充滿對美國霸權衰落的焦慮

戰爭是苦難, 和平發展人類共同期許, 為何美智庫逆潮流而動, 臆測大國間的突發行動?

報告一開始就暴露了美國強權的不懷好意。 報導一開始便稱, “國際強權”已有70多年未開戰, 在中俄崛起挑戰美國之際, 這些強權間很可能出現突發行動。

報告稱, 大國競爭時代來臨, 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不斷受到衝擊。 因為美國的全球地位被撼動, 美軍目前處境堪憂。 在軍事上享受了幾十年的絕對優勢之後, 美國如今面臨著中俄兩國的挑戰, 尤其是在兩國的近海區域;其次, 大國間多年的和平會造成持久安全的錯覺;另外, 科技發展將改變戰爭形式。

報告甚至還臆測了大國突發行動的結果, 即美軍的驕傲自滿也是一大毛病, 由此產生的輕敵也可能導致最後的失敗。

真是三句話不離“美國霸權”, 從這些臆測不難看出美智庫的心態:一是美國“全球霸主”地位受到中俄衝擊, 不能不還擊;二是持久和平會讓人誤以為持久安全;三是美國如果不“虛心”發展軍事及科技, 會被中俄打敗。如此的智庫謬論,除了讓美國的軍火商拍手稱快,恐怕再沒有掌聲。

報告會傷害智庫自身聲譽

知事注意到,報告在焦慮美國霸權衰落的同時,還是對美國的實力自誇了一番的。

報告說,過去幾十年,美軍一直擁有優勢軍力,並且在針對區域敵手的戰爭中輕鬆獲勝,這讓美軍認為自己的軍隊“不但是最好的,而且是有史以來最好的”。

然而這種“最好”卻和特朗普的“不靠譜”形成了鮮明對比,從而增加了美國精英階層的焦慮。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李海東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特朗普上臺後,他的很多作為在美國政治精英中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美國政治精英普遍認為特朗普導致美國跟盟國之間的分歧加深,跟大國關係不穩定、美國國際形象遭到損害。

精英報告越離譜,越能吸引眼球,越能鼓動美國吃瓜群眾,進而顯示美智庫的能耐。不過這份報告確實“戲有點過了”,情節過於離譜,相信吃瓜群眾不難辨別其中的荒唐可笑。李海東教授則認為,該智庫想彰顯自身在美國政策團體中的存在。該報告是在美國國內對華政策強硬,並沿著“擠撞”方向發展的大背景下出爐的,它的出爐想達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試圖呼應美國國家安全報告中對華強硬的定調,但呼應得不著邊際。就好像溜鬚拍馬拍過了頭,卻拍到了馬蹄子上。“該智庫會因為這份報告而聲譽受損。”

作為美國的智囊機構,一票專家專門為美國決策者提供最佳建議,並影響美政府決策。刻意逢迎,拿出一份臆測、聳人聽聞的“劇本”呈上去,的確容易被“沒智商”打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長安街知事APP

會被中俄打敗。如此的智庫謬論,除了讓美國的軍火商拍手稱快,恐怕再沒有掌聲。

報告會傷害智庫自身聲譽

知事注意到,報告在焦慮美國霸權衰落的同時,還是對美國的實力自誇了一番的。

報告說,過去幾十年,美軍一直擁有優勢軍力,並且在針對區域敵手的戰爭中輕鬆獲勝,這讓美軍認為自己的軍隊“不但是最好的,而且是有史以來最好的”。

然而這種“最好”卻和特朗普的“不靠譜”形成了鮮明對比,從而增加了美國精英階層的焦慮。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李海東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特朗普上臺後,他的很多作為在美國政治精英中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美國政治精英普遍認為特朗普導致美國跟盟國之間的分歧加深,跟大國關係不穩定、美國國際形象遭到損害。

精英報告越離譜,越能吸引眼球,越能鼓動美國吃瓜群眾,進而顯示美智庫的能耐。不過這份報告確實“戲有點過了”,情節過於離譜,相信吃瓜群眾不難辨別其中的荒唐可笑。李海東教授則認為,該智庫想彰顯自身在美國政策團體中的存在。該報告是在美國國內對華政策強硬,並沿著“擠撞”方向發展的大背景下出爐的,它的出爐想達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試圖呼應美國國家安全報告中對華強硬的定調,但呼應得不著邊際。就好像溜鬚拍馬拍過了頭,卻拍到了馬蹄子上。“該智庫會因為這份報告而聲譽受損。”

作為美國的智囊機構,一票專家專門為美國決策者提供最佳建議,並影響美政府決策。刻意逢迎,拿出一份臆測、聳人聽聞的“劇本”呈上去,的確容易被“沒智商”打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長安街知事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