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震撼!“北京8分鐘”驚豔上演,向世界邀請:2022相約北京!

平昌冬奧會落下帷幕,

主題為“激情同在”的閉幕式

於今晚19:30舉行。

25日夜, 平昌奧林匹克體育場, 歷經17天的榮耀、歡樂與淚水, 2018年平昌冬奧會在這裡閉幕。

北京, 這座將成為全球首個夏季、冬季奧運會舉辦城市的東方文明古都和現代國際大都市, 又一次接過了奧運五環旗。

平昌當地時間21點16分, 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將奧運會會旗交到北京市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陳吉甯手中。 五環旗幟在空中飄揚, 億萬中國人民邀請世界朋友2022相約北京!隨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體育場響起, 透過舞臺上的電子顯示幕, 56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共唱國歌。

21點18分, 在全場觀眾和全球億萬電視觀眾的注視下, 由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2022相約北京》文藝表演用現代手法和思維,

奉獻了一台蘊含豐富中國文化、展現新時代中國形象的文藝精品, 象徵第24屆北京冬奧會的24名輪滑演員和24個帶透明發光螢幕的智慧型機器人來到舞臺。

精彩視頻↓↓↓

這24名演員均來自北京體育大學, 其中包括22名輪滑少年和2名少年演繹的熊貓隊長。 他們借助高科技實現的影像變換, 在舞臺上滑出漂亮的曲線軌跡, 與智慧型機器人相映成趣, 給人們帶來了一場融合科技與文化的視聽盛宴。 熊貓隊長的創意來源於中國四川大木偶, 中國四川是大熊貓的“故鄉”, 參與此次“國寶”級道具製作的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劇院, 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北大木偶戲的唯一傳承單位。

在輪滑少年和智慧型機器人的共同配合下, 冰雪運動的線條圖案在舞臺上徐徐展現, 立體演繹了冰球、冰壺等冬季體育項目。 24名演員揮動冰球杆, 在舞臺上投影出來的冰球擊打穿越透明冰屏, 濺起無數冰花;之後又推動冰壺, 隨著冰壺在透明冰屏中的碰撞,

舞臺上產生覆蓋全場的炫目光環。

燈光漸暗,舞臺上模擬出結冰的湖面,成群的魚兒在清澈的湖水中遊動,給冬日增添了蓬勃的生機。此時,輪滑少年們開始滑行,冰屏上則出現北極熊、鹿、飛鳥和魚群的影像,與演員們的滑行痕跡交相輝映,詮釋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不經意間,滑行的軌跡編織出一幅巨大的中國結。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正值中國春節,在春節期間編織中國結,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象徵著團結、友愛和吉祥。

隨後,輪滑少年們繼續滑行,用滑行的軌跡編織五彩曲線;而“冰屏”則用影像,講述新時代中國故事:

率先出現的,是長城影像。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長城已然成為了中國的象徵;

隨後出現的,是中國高鐵影像。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高鐵已成為中國人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截至2017年末,中國高鐵運營里程已達2.5萬公里;同時,中國高鐵“走出去”遍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跨界版圖不斷延伸;

緊接著,是中國城市影像。高樓林立,現代時尚,精准體現了大部分中國城市的特點;

隨後,便是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影像。這裡曾舉辦過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開閉幕式,也將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開閉幕式;

“鳥巢”過後,是中國國家大劇院影像,這裡是中國國家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

隨後,是中國橋樑影像。截至2017年底,中國的公路橋樑數量已超80萬座,高鐵橋樑累計長度超過1萬公里,中國四川宜賓以下的長江幹流上,包括在建的長江大橋總量達135座;同時,世界橋樑中也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身影”,包括美國三藩市——奧克蘭海灣大橋、馬來西亞檳城第二大橋、東非最大斜拉式跨海大橋——基甘博尼大橋等,橋樑已成為“中國建造”的靚麗名片;

高速公路影像緊隨其後。截至2017年,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超13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隨後,是“天眼”影像。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於2016年9月在中國貴州落成,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它對中國在科學前沿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天眼”過後,是大飛機影像。2017年5月5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客機C919試飛成功,這款飛機標準航程型設計航程為4075公里,增大航程型設計航程為5555公里。中國成為又一個大型客機自主研製者;

最後呈現的,是未來中國空間站影像。2017年,中國“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它將中國載人航太推進至“空間站時代”。中國將相繼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並發射多艘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最終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目前,中國已有2000多項航太技術成果惠及國民經濟和百姓生活。

演員繼續滑行,從空中的航拍鏡頭看到,他們的軌跡從五彩曲線逐漸繪成一條五彩中國龍。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是中國人的吉祥圖騰。之後,演員又繪出一片鳳凰的羽毛,進而呈現出鳳凰展翅。“龍鳳呈祥”,代表中國人對冬奧會的美好祝福。

這時,24個智慧型機器人漸漸組成一個圓,舞臺中央出現了蔚藍的地球,透明螢幕上,是五大洲兒童的歡快笑臉;舞臺周邊則被彩帶、橄欖枝和梅花環繞。梅花和牡丹、荷花、菊花一起,並稱中國“四大名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花以其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之後,象徵奧運的五環標誌出現。多維互動下的地球村、笑臉、橄欖枝、梅花和五環,體現出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世界和平,共建更加美好世界的願景。

演員的滑行軌跡又描繪出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去年12月剛公佈的這一會徽代表了中國為圓冬奧之夢,圓“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之夢,圓體育強國之夢作出的不懈努力,也體現了中國推動世界冰雪運動發展、推廣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大國擔當。

隨後,現場舞臺幻化成互聯網隧道,熊貓隊長化身熊貓信使,通過互聯網隧道回到中國,收集人民的邀請和祝福。中國擁有7億多互聯網用戶,占世界線民總數的1/5,居全球第一,網路強國正在崛起。此時,演出現場四塊大螢幕播放視頻,展現熊貓信使飛躍中國各地的各種場景,收集冬日裡各行各業中國人民向世界朋友發出的邀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現在畫面中,通過視頻致辭和億萬中國人民一起向世界發出北京2022的盛情邀請。之後,熊貓信使帶著習近平主席的致辭和中國人民的邀請,借由互聯網隧道返回平昌表演現場。

表演現場的舞臺中央,隨之呈現出一枚碩大的信封,伴隨著信封的開啟,習近平和眾多中國人民歡迎世界各國朋友的笑臉出現。信封下方,從1924年首屆冬奧會到2018年平昌冬奧會,共23屆冬奧會舉辦年份依次出現,輪滑少年們則滑出了“2022”數字,舞臺周圍出現了用世界各國語言書寫的“相約北京”字樣,共同發出“2022相約北京”的邀請。

這也意味著冬奧會正式進入“北京時間”,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歡迎大家前來北京。

這次冬奧會

中國都有哪些榮耀時刻呢?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

截至24日,

中國體育代表團共獲得

1金6銀2銅。

與上屆索契冬奧會相比,

金牌數少了兩枚,獎牌數持平,

但在多個項目上實現了突破。

他們如拓荒者般填補了空白,

書寫了新歷史。

武大靖

世界排名第一,

一天內兩刷世界紀錄,

霸氣摘得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軍。

這是冰上男子專案中,

中國選手首次登上最高領獎臺。

文字 | 北晚記者 袁虹衡 孔甯 李遠飛

圖片 | 北晚記者 劉平

綜合 | 北京冬奧組委

編輯 | 蘇越

燈光漸暗,舞臺上模擬出結冰的湖面,成群的魚兒在清澈的湖水中遊動,給冬日增添了蓬勃的生機。此時,輪滑少年們開始滑行,冰屏上則出現北極熊、鹿、飛鳥和魚群的影像,與演員們的滑行痕跡交相輝映,詮釋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不經意間,滑行的軌跡編織出一幅巨大的中國結。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正值中國春節,在春節期間編織中國結,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象徵著團結、友愛和吉祥。

隨後,輪滑少年們繼續滑行,用滑行的軌跡編織五彩曲線;而“冰屏”則用影像,講述新時代中國故事:

率先出現的,是長城影像。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長城已然成為了中國的象徵;

隨後出現的,是中國高鐵影像。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高鐵已成為中國人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截至2017年末,中國高鐵運營里程已達2.5萬公里;同時,中國高鐵“走出去”遍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跨界版圖不斷延伸;

緊接著,是中國城市影像。高樓林立,現代時尚,精准體現了大部分中國城市的特點;

隨後,便是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影像。這裡曾舉辦過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開閉幕式,也將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開閉幕式;

“鳥巢”過後,是中國國家大劇院影像,這裡是中國國家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

隨後,是中國橋樑影像。截至2017年底,中國的公路橋樑數量已超80萬座,高鐵橋樑累計長度超過1萬公里,中國四川宜賓以下的長江幹流上,包括在建的長江大橋總量達135座;同時,世界橋樑中也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身影”,包括美國三藩市——奧克蘭海灣大橋、馬來西亞檳城第二大橋、東非最大斜拉式跨海大橋——基甘博尼大橋等,橋樑已成為“中國建造”的靚麗名片;

高速公路影像緊隨其後。截至2017年,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超13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隨後,是“天眼”影像。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於2016年9月在中國貴州落成,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它對中國在科學前沿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天眼”過後,是大飛機影像。2017年5月5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客機C919試飛成功,這款飛機標準航程型設計航程為4075公里,增大航程型設計航程為5555公里。中國成為又一個大型客機自主研製者;

最後呈現的,是未來中國空間站影像。2017年,中國“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它將中國載人航太推進至“空間站時代”。中國將相繼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並發射多艘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最終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目前,中國已有2000多項航太技術成果惠及國民經濟和百姓生活。

演員繼續滑行,從空中的航拍鏡頭看到,他們的軌跡從五彩曲線逐漸繪成一條五彩中國龍。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是中國人的吉祥圖騰。之後,演員又繪出一片鳳凰的羽毛,進而呈現出鳳凰展翅。“龍鳳呈祥”,代表中國人對冬奧會的美好祝福。

這時,24個智慧型機器人漸漸組成一個圓,舞臺中央出現了蔚藍的地球,透明螢幕上,是五大洲兒童的歡快笑臉;舞臺周邊則被彩帶、橄欖枝和梅花環繞。梅花和牡丹、荷花、菊花一起,並稱中國“四大名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花以其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之後,象徵奧運的五環標誌出現。多維互動下的地球村、笑臉、橄欖枝、梅花和五環,體現出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世界和平,共建更加美好世界的願景。

演員的滑行軌跡又描繪出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去年12月剛公佈的這一會徽代表了中國為圓冬奧之夢,圓“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之夢,圓體育強國之夢作出的不懈努力,也體現了中國推動世界冰雪運動發展、推廣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大國擔當。

隨後,現場舞臺幻化成互聯網隧道,熊貓隊長化身熊貓信使,通過互聯網隧道回到中國,收集人民的邀請和祝福。中國擁有7億多互聯網用戶,占世界線民總數的1/5,居全球第一,網路強國正在崛起。此時,演出現場四塊大螢幕播放視頻,展現熊貓信使飛躍中國各地的各種場景,收集冬日裡各行各業中國人民向世界朋友發出的邀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現在畫面中,通過視頻致辭和億萬中國人民一起向世界發出北京2022的盛情邀請。之後,熊貓信使帶著習近平主席的致辭和中國人民的邀請,借由互聯網隧道返回平昌表演現場。

表演現場的舞臺中央,隨之呈現出一枚碩大的信封,伴隨著信封的開啟,習近平和眾多中國人民歡迎世界各國朋友的笑臉出現。信封下方,從1924年首屆冬奧會到2018年平昌冬奧會,共23屆冬奧會舉辦年份依次出現,輪滑少年們則滑出了“2022”數字,舞臺周圍出現了用世界各國語言書寫的“相約北京”字樣,共同發出“2022相約北京”的邀請。

這也意味著冬奧會正式進入“北京時間”,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歡迎大家前來北京。

這次冬奧會

中國都有哪些榮耀時刻呢?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

截至24日,

中國體育代表團共獲得

1金6銀2銅。

與上屆索契冬奧會相比,

金牌數少了兩枚,獎牌數持平,

但在多個項目上實現了突破。

他們如拓荒者般填補了空白,

書寫了新歷史。

武大靖

世界排名第一,

一天內兩刷世界紀錄,

霸氣摘得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軍。

這是冰上男子專案中,

中國選手首次登上最高領獎臺。

文字 | 北晚記者 袁虹衡 孔甯 李遠飛

圖片 | 北晚記者 劉平

綜合 | 北京冬奧組委

編輯 | 蘇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