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春走基層|于大姐新春收“大禮”

河南日報用戶端記者 歸欣 通訊員 楊曉申

2月23日, 豫西南農村的年味還沒散盡, 鎮平縣彭營鎮田營村54歲的於兆錄已經忙活起來。 她的服裝加工點裡, 春節前接的幾個訂單還沒做完, 要加快進度了。

上午9點多, 包村幫扶的副鎮長林寰宇帶著一陣風進來, 給於兆錄送來一份“大禮”:鎮裡決定在田營村建個標準化扶貧車間, 3月份動工, 五一節前, 她這個建在廢棄養雞場裡的加工點就能“鳥槍換炮”了。

“要是現在讓放鞭炮, 我得買幾掛大的好好放放。 ”于兆錄高興地對記者說, “這是我收到最好的新春禮物。 ”實際上,

對於兆錄來說, 狗年春節是她近些年來過得最舒心的一個年。

2010年, 于大姐的婆婆病榻多年後去世, 之後公公和丈夫又相繼患上重病, 做了大手術, 失去勞動能力, 十幾萬元的醫藥費加上兩個孩子的上學費用, 曾經殷實的家庭被壓垮, 積蓄花完不說, 還欠了不少外債。 為了照顧家人, 常年在外從事服裝加工的於兆錄不得不選擇回家, 一雙慣能飛針走線的巧手從此“賦閑”。 “家裡開銷大, 還斷了收入來源, 真不知道咋辦好了。 ”她說。

一籌莫展之際, 脫貧攻堅戰打響, 村裡來了駐村扶貧工作隊。 經過精准識別, 2016年年初, 於兆錄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兩個孩子得到“雨露計畫”資助, 兩個病號受惠于醫保救助, 看病吃藥基本不花錢,

壓在她身上的大石頭一下落了地。

落實扶貧政策的同時, 幫扶幹部鼓勵于兆錄拾起好手藝。 缺資金, 鎮上幫她辦了5萬元的小額貸款, 買來20台舊縫紉機;缺場地, 村裡把她家附近的廢棄養雞場整理出來, 讓她當車間;缺人手, 駐村工作隊跑遍周邊幾個村, 動員留守婦女來上班。 兩個月後, 一個“低配版”的扶貧車間——於興服裝廠出現在田營村口。

在大夥的支持下, 於兆錄重拾信心, 利用以前打工時積攢的資源, 拉來不少代工訂單, 既當管理員, 又當業務員, 忙碌奔波中, 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一年多過去, 於興服裝廠加工業務從當初單一的加工女褲擴展到毛絨玩具、披風、童裝等30多個品種。 去年年底一算帳, 服裝廠盈利30多萬元。 除去給鄉親們的工資開支等,

於兆錄一家純收入超過3萬元, 達到脫貧標準。

今年退不退出貧困戶?“攻堅期內脫貧不脫政策, 你放心大膽幹吧!”林寰宇的話打消了於兆錄的猶疑。 沒了後顧之憂的她對今後的日子充滿信心:等搬進了新的扶貧車間, 要再上20台機器, 多接訂單多掙錢, 早點把外債還了, 帶著大家奔小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