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天到來可釣之處很多,你釣對了地方嗎?

春季氣溫時冷時熱, 影響著魚兒所在的水層, 也是時而釣浮時而釣底, 因為魚兒喜歡追溫而動, 讓人摸不清哪個水層有魚。 鉤子下去了, 半天無魚, 或者鉤子下去了, 趁釣者不注意時來上一口, 讓釣者極為尷尬, 剛準備連續上魚時, 卻又不見動靜了。 有時浮漂亂動, 卻是魚兒觸碰了釣線, 有時浮漂很輕微地動一下, 結果提竿卻是中了大魚。

天氣晴好的時候, 魚兒一般要上浮覓食, 鯽魚鯉魚也在水底耐不住寂寞, 紛紛上浮, 如果此時堅持釣底, 就不是找魚而釣了。 只有水面刮起冷風時, 水錶溫度急劇下降,

才能在魚兒集中的底部釣到魚。 春末時節, 水溫較高就又不適合釣底了, 因為魚兒上浮覓食去了, 可以釣浮。 一般五一節後晴好的天氣下, 鯽魚鯉魚都比較活躍, 釣浮的效果一般很好。

再就是尋找合適的釣位與釣點, 首先要明確一個前提條件, 就是釣點有魚可釣。 再就是釣位比較利於拋竿揚竿, 三是找到了魚兒洄游的必經之路。 下面就綜合一些自然與認為的因素。 來談談釣位的選擇。

一、所釣水深的範圍

水位較淺水溫升高快, 但是魚兒覺得不安全, 不利於隱藏。 水位深的地方雖然比較安全, 但是含氧量恐怕不夠, 而且天然食物稀缺。 釣者需要釣多淺與釣多深呢, 倘若是明水區, 一米以內應該算是淺水區, 一般情況下兩到三米就算是釣深了。

如果釣深在五米之上, 多數情況是不行的, 只有少數例外, 像鰱鱅或者密度較高的鯽魚群是可以釣淺的, 但是大水面裡的青魚有時要釣十幾到二十幾米之深。 春季水溫上升了一些, 可以釣淺灘, 秋冬水溫變低的時候應尋深而釣。

二、有無水草、障礙物的區別

釣草一般是首選, 即使釣點的水深不太合適, 但如果裡面有哪怕是很稀疏的水草, 都是令人興奮的, 加上水體較渾或者光線不太明亮, 水深半米都有不錯的釣效。 水草對魚的好處, 在此就不必多說了, 釣草可以這樣選擇, 如果是一大片的水草, 就釣水草的邊沿, 如果是兩塊水草相鄰, 就釣中間的亮水區, 亮水區面積較大就要靠近水草的一側。 如果水草自然形成了一個圓弧形狀,

就釣這個圓弧形狀的亮水區。 水草稀疏的地方也可下鉤試釣。 有的水面看不到水草, 但是水底一般有暗草生長, 可以將底部的草拉出來一點, 然後施釣。 如果水草密集, 就人工開鑿草洞或一小片亮水區。 沒有水草的話, 就釣水下的障礙物, 樹樁或者亂石的水底適合魚兒藏身, 常能釣到鯽鯉或者鰱魚與黑魚。

有的水域岸邊有農作物生長, 一定會有許多的植物種子或者小昆蟲等自然餌料, 通過風吹水流等自然力的影響送到水面, 魚群必然會前來覓食, 可選這樣的地方施釣。 於平坦的底部找凹陷處下鉤, 因為凹陷或者坑窪處容易藏魚。 水質較渾總比水質清澈的地方容易上魚, 因為很多時候渾水是魚兒在水底活動造成的。

三、洄游通道與進出水口

有些水域面積到達, 遇到一些較窄的地方就要引起注意, 因為魚兒洄游時必須打此經過, 如果水深在兩米及其以上, 就可在此守釣。 湖庫常有小河或溪流注入其中, 這樣的進水口食物多、溶氧高,

適合魚兒覓食與活動。 如果降水量較大時, 進水口十分渾濁且水流較急, 是不適合垂釣的。 可選渾水與清水的交界處下鉤, 或者離進水口稍遠水流較緩處下鉤。 出水口往往有大魚隱藏, 冬夏皆可施釣, 但水體要有一定的深度。

四、鏵尖與陡峭處

岸邊呈直線往往不好選釣點, 但是有些位置可以找到突出到水中央的鏵尖處, 鏵尖處又是魚兒洄游的必經之地, 水體深度也比較適合, 食物在此淤積, 是很好的釣位。

近岸處有的地形陡峭, 有的比較平緩, 只要釣者能保證安全, 就要選擇較陡之處, 一是竿子不須很長就能施釣, 二是水深比較合適, 利於魚兒隱身, 食物也多。

五、人類活動的影響

有的岸邊有人在此取水或洗洗刷刷, 常有一些食物碎屑留在水中,魚兒被食物吸引過來,如果水體深度適合,就可作為釣點。但一般這裡的水比較肥,釣者用餌需要對準魚的口味。水較肥,如果加上氣壓低,就比較難釣了。岸邊如果人的活動,如果造成比較大的動靜,是不適合垂釣的,釣者自己在岸邊的活動最好也要輕而慢,避免魚兒發現而提高警惕。

常有一些食物碎屑留在水中,魚兒被食物吸引過來,如果水體深度適合,就可作為釣點。但一般這裡的水比較肥,釣者用餌需要對準魚的口味。水較肥,如果加上氣壓低,就比較難釣了。岸邊如果人的活動,如果造成比較大的動靜,是不適合垂釣的,釣者自己在岸邊的活動最好也要輕而慢,避免魚兒發現而提高警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