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京津冀4周年,發生了哪些改變?

【南美僑報網訊】“居大不易”, 對大城市生活艱難的感慨自古有之, 現代人則這樣調侃:

早晨, 你在法國, 坐一小時車, 就到德國了, 再坐一小時, 就到波蘭了。 同一個時間點, 你在國貿, 坐一小時的車, 你在國貿, 再坐一小時, 還堵在國貿……

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 北京人口過度膨脹、交通日益擁堵、霧霾天氣頻現、房價持續高漲等問題不容回避。

“大城市病”如何治理?2014年2月26日, 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北京時一語道破癥結:“表面看, 北京的問題是人口過多帶來的, 其實深層次上是功能太多帶來的。 ”

4年間, 中國緊緊圍繞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並迎來了“千年大計”——設立雄安新區。

如今, 面積21.6萬平方公里、人口1.1億的京津冀已成為與長三角、珠三角並列的中國三大城市群, 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

軌道上的連接

京津冀是中國的“首都經濟圈”, 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石家莊、廊坊、秦皇島、張家口、承德、滄州、衡水、邢臺、邯鄲等11個地級市。

為了讓三地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 “軌道上的京津冀”正逐漸成型。

目前, 京津城際延長線、石濟客專、津保鐵路、張唐鐵路等已建成通車, 京張京霸、崇禮鐵路等也在加快建設。

從2017年5月起, 京津城際還開始推行月票制,

並開行京津冀環形列車、通勤早晚動車, 環首都“半小時通勤圈”覆蓋區域也逐步增加。

過去, 從河北涿州到北京得坐838路公車, 路上要花兩個小時, 現在高鐵開通後, 從涿州乘到北京西站只需20分鐘。

根據《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規劃》, 到2030年, 中國將建成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為主軸, “四縱四橫一環”城際鐵路網。

當然, 除了城際鐵路的建設, 京津冀高速公路也在互聯互通。

據悉, 京台高速北京段、京秦高速天津段、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張承段等已建成通車, 津石高速、太行山高速等項目實施順利, 累計打通擴容“斷頭路”“瓶頸路”800多公里。

此外, 為了方便人們的出行, 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已覆蓋全部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 區域內高速公路ETC主線站覆蓋率達到100%,

匝道站覆蓋率超過97%。

未來, 京津冀還將形成世界級的機場群。

根據日前發佈的《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實施意見》, 北京新機場建成投用後, 北京雙樞紐機場將與天津機場、石家莊機場實現與軌道交通等有效銜接, 初步形成統一管理、差異化發展的格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