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沉澱下來的人

導 語

那些在企業裡沉澱下來的人, 那些老員工是最能代表企業文化特徵的活標本。

當急功近利的時代全面到來, 換工作成為家常便飯的時候, 那些在企業裡沉澱下來的人, 便成了最能代表企業文化特徵的活標本。

讀懂這些人, 對這個企業也就瞭解得差不多了。

那個最能在企業裡待下來的人, 通常是老闆, 他一般不跳槽, 除非被二把手幹掉。 一者, 在勞動力市場上, 一般的企業是不招老闆的。 二者, 做慣了一把手的人, 一旦不做一把手會覺得很彆扭。 三者, 讓別人當老大, 不放心。

由於某些企業老闆過大的權力和無與倫比的自信,

他們逐漸成了企業的靈魂, 企業所有的閃光點和劣根性都能在老闆身上找到根源。

他們的喜好成了企業物理環境的佈局, 他們的行事風格成了企業的行為作風, 他們的奇思妙想成了企業奉行的理念。 他要是喜歡某個省份或區域的人, 這個地方的人便會在不經意間佔據企業的半壁江山。

最重要的, 那些與他彼此相適應的人, 成了最能代表企業特徵的老員工。

如果這是一個優秀的公司, 那麼良幣驅逐了劣幣;如果這是個狀況不佳的企業, 那麼劣幣驅逐了良幣;如果這是個“中不溜”的企業, 那麼良幣和劣幣都被驅逐了, 剩下一批“中不溜”的人。

在充分競爭的市場, 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是人力資源。

那些沉澱下來的人, 最充分的代表著這個企業的風格、能力和水準。

在一個成功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裡

能沉澱下來的肯定是勞動模範

他們熱愛工作, 精力充沛, 踏實肯幹, 服從命令, 無怨無悔。 該做的事情他們一定會做到位, 不該做的事情, 他們想都不會去想。

他們不喜歡新鮮的事物, 喜歡懷念過去的老傳統。

他們害怕變化, 只要按著老辦法來, 累死也沒關係。 他們從來不在該下班的點下班, 在節假日裡, 工作的時間也會比休息的時間長。 他們天生就是精力旺盛的人, 再苦再累, 睡一覺就恢復了。 早上醒來, 他們又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他們對企業往往有比較深的感情, 認為企業培養了他們, 給了他們難得的機會,

對企業感恩戴德, 卻不知, 企業最應該感謝的是他們。

在一個成功的知識密集型組織裡

能沉澱下來的肯定是愛學習、愛思考的人

他們有著過人的天分, 且求知若渴。 對於他們來說, 最大的快樂莫過於發現了一本專業經典, 而且有充裕的時間一口氣讀完。

他們都希望有更多的時間自由支配, 不太願意被太多的制度和規則約束。 他們都有著各自的研究方向, 不管這個是組織指定的, 還是個人偏好。

他們不管在哪裡見到同事都會探討、分享最前沿的知識, 或者把自己最新的心得寫成文章發表。 他們不管在幹什麼, 也都不會停止對自己專業的關注和思考;不管看到什麼, 也都能把自己研究的方向與之類比。

他們是理想大於現實的人,

通常不會為了一點點的金錢利益而離開組織, 但如果另一個組織能給其更高的聲譽, 這種誘惑通常是難以抵擋的。

在一個成功的行銷型企業裡

能沉澱下來的人都反應靈敏、熱情開朗、

善於交際、樂觀堅強

他們無法像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勞模那樣沉下心來日復一日的工作, 也不會像知識密集型企業的精英那樣靜下心去研究一些高深的理論, 但他們卻有著百折不撓的韌勁, 不會輕易被挫折擊倒。

即便行銷成功的機會很小, 也會不厭其煩地爭取。 即便付出很大的努力卻沒有簽成某個單子, 也不會像常人那般沮喪。 他們都有著共同的口號——為了夢想而拼搏。

他們中的有些人會喜歡成功學或者關注商界名流,

總幻想著某一天能做成一個天大的單子, 然後開始自己不平凡的職業之旅。

他們最擅長的是與人打交道, 懂得察言觀色, 在陌生人面前也不會有任何拘謹, 也會讓陌生人覺得特別輕鬆。 即便恨透了一個人, 在拿下單子前, 也絲毫不會被對方察覺。 他們總是相信自己的產品是最好的或者至少性價比是最高的, 只要有一點點的亮點, 他們都會盡可能地放大。

為了達成行銷目標, 不管說出多麼違心的話, 他們都能理直氣壯, 這絕對是天賦。

在成功的企業裡沉澱下來的人, 都有著這個企業最需要的活力, 他們的品質是企業最需要的品質。

在瀕臨末路的企業裡沉澱下來的人, 他們的品質與企業的需求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錯位。

在一個瀕臨末路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裡

沉澱下來的人通常是愛思考、愛算計的人

他們掌握著一些企業資源,而不願付出過多的勞動,生怕吃了虧。他們總是花很多時間在盤算誰幹活少而拿錢多了,哪天加班了忘了給工錢。

他們像人力資源的專家一樣,對勞動的強度、效率和產出都有著深入的研究,對收入上的一點點不平衡都會算得清清楚楚。他們還會帶頭破壞勞動紀律,認為那些條條框框太死板,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一個瀕臨末路的知識密集型企業裡

沉澱下來的人通常是“勞動模範”

他們熱愛工作,踏實肯幹,服從命令,無怨無悔。該做的事情他們一定會做到位,不該做的事情,他們想都不會去想。他們沒有自己感興趣的課題,也自然沒有看書的習慣。

組織給予他們的研發任務是最令人頭痛的事情,只會在提交最後期限來臨之前匆匆查找、複製粘貼、湊夠篇幅、應付了事。

他們熱衷於保密事業,把自己家裡的破掃帚當成寶貝。他們有一點新東西就好像是有了核心競爭力,或者自以為這些東西捂著捂著就能捂出新成果。

他們有著統一的思想,對組織的知識系統和套路非常瞭解,卻絲毫沒有自己的視角、觀點和不同意見。

他們深切知道領導的思路,卻不明白客戶要的是什麼。

他們看到企業的危機也只會抱有僥倖的心理,他們明白,要是出去找工作,肯定拿不到如今的待遇。

在一個瀕臨末路的行銷密集型企業裡

應該不會有沉澱下來的人

他們都是識時務者,都是俊傑

還有最後一個怪胎,就是沒有競爭、沒有壓力的企業裡,大部分的人都能沉澱下來,他們從來都不會有離開企業的念頭。

他們重視表面工作,耽誤了正事也沒有關係,“表面工作就是最大的正事”。

他們喜歡結交權貴,且嗅覺靈敏,能迅速在人群中發現對自己仕途有利的人,並快速地與其形成良好關係。對於普通人,他們用得上的時候就跟親人一樣,用不上的時候,即便在他面前摔得頭破血流,也根本看不見。■

在一個瀕臨末路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裡

沉澱下來的人通常是愛思考、愛算計的人

他們掌握著一些企業資源,而不願付出過多的勞動,生怕吃了虧。他們總是花很多時間在盤算誰幹活少而拿錢多了,哪天加班了忘了給工錢。

他們像人力資源的專家一樣,對勞動的強度、效率和產出都有著深入的研究,對收入上的一點點不平衡都會算得清清楚楚。他們還會帶頭破壞勞動紀律,認為那些條條框框太死板,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一個瀕臨末路的知識密集型企業裡

沉澱下來的人通常是“勞動模範”

他們熱愛工作,踏實肯幹,服從命令,無怨無悔。該做的事情他們一定會做到位,不該做的事情,他們想都不會去想。他們沒有自己感興趣的課題,也自然沒有看書的習慣。

組織給予他們的研發任務是最令人頭痛的事情,只會在提交最後期限來臨之前匆匆查找、複製粘貼、湊夠篇幅、應付了事。

他們熱衷於保密事業,把自己家裡的破掃帚當成寶貝。他們有一點新東西就好像是有了核心競爭力,或者自以為這些東西捂著捂著就能捂出新成果。

他們有著統一的思想,對組織的知識系統和套路非常瞭解,卻絲毫沒有自己的視角、觀點和不同意見。

他們深切知道領導的思路,卻不明白客戶要的是什麼。

他們看到企業的危機也只會抱有僥倖的心理,他們明白,要是出去找工作,肯定拿不到如今的待遇。

在一個瀕臨末路的行銷密集型企業裡

應該不會有沉澱下來的人

他們都是識時務者,都是俊傑

還有最後一個怪胎,就是沒有競爭、沒有壓力的企業裡,大部分的人都能沉澱下來,他們從來都不會有離開企業的念頭。

他們重視表面工作,耽誤了正事也沒有關係,“表面工作就是最大的正事”。

他們喜歡結交權貴,且嗅覺靈敏,能迅速在人群中發現對自己仕途有利的人,並快速地與其形成良好關係。對於普通人,他們用得上的時候就跟親人一樣,用不上的時候,即便在他面前摔得頭破血流,也根本看不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