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學了,國外家庭怎樣用“早晨計畫”幫孩子學會管理早上的時間

鹿媽有話說:

開學在即, 請腦補一大早大人小孩手忙腳亂的熟悉場景吧, 恭喜你, 這樣的日子又將很快到來。 上學日的早上, 不管你怎麼敲鑼打鼓地嘮叨催促, 小朋友們總是磨磨蹭蹭, 丟三落四, 你發火, 也沒用。

如果只是你要多吆喝兩下, 也就算了。 問題是這樣的磨蹭, 會影響孩子的睡眠 - 因為效率低, 孩子就得早點起來, 起得越早, 誰得越少, 很影響生長啊!此外, 因為沒有很清楚的任務感, 小孩子往往不能井井有條地做完早上該做的全部事情, 而且最糟糕的是, 為了趕時間, 他們會省略最關鍵的一環:好好吃一頓早飯。

那麼怎樣讓小孩早上加強時間觀念, 高效率地完成早上的那些事兒呢?照例, 我們還是到全世界去取經。 事實上, 很多國外家庭的確有一種簡單方法去應對這個問題, 那就是 My Morning Routine - 和孩子制定的“早晨計畫”。 說白了, 其實就是把我們平時熟悉的工作任務管理模式教給孩子。

不過, 既然是為孩子做的“早晨計畫”, 形式就和我們常用的 to do list 非常不一樣, 很活潑, 很可愛, 孩子們會很樂意參與進去, 看看每天早晨到底要做什麼, 什麼時候做;久而久之, 就會養成自己的“早晨習慣”, 最終讓“習慣”成“自然”了。

下面, 我們就來看看各種樣子的“早晨計畫”。 看完後, 可以跟孩子一起, 把早上要完成的事項列一個清單, 想得周到一點, 然後找個喜歡的格式做出來,

從現在開始到開學, 就可以慢慢操練了 ...

1、“一目了然”型早晨計畫

這種計畫, 作為一個 “提醒清單” 放在孩子一早就能看到的地方, 快速建立任務感、順序感。

比如, 下面是一種最常見的“早晨計畫”, 勝在簡單, 有圖片, 字體顏色好看清晰, 可以貼在孩子床邊, 是不是一目了然?

我們的 “早晨事項”:上廁所、刷牙、早餐、換衣服、穿鞋和外套、檢查書包和便當盒、上學去咯

這個是給小女孩做的。 有時候, 你會覺得,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幾件事, 還是要做成 “提醒板” ?但你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 就會發現, 小孩是一種注意力會被無窮新鮮事拉走的“動物”, 也許上完廁所就被窗邊的鳥兒吸引過去了, 所以用這樣的方式建立順序感、節奏感, 的確會很有效。

上廁所、吃早飯、刷牙、穿衣、梳頭、整理書包

下面這種, 還留有兩個可以活動的位置, 表明今天是星期幾, 是上學日, 還是在家日。

醒來、鋪床、洗臉、穿衣、吃早飯、刷牙、梳頭、準備好書包、穿外套、等班車

這個計畫的設計很巧妙, 用的是 “早起的鳥兒” 這個主題, 樹葉上就是早上要做的事情, 很有美感, 作為裝飾也很不錯呢。

2、Check List 型早晨計畫

這種計畫比就更進一步了, 有完成打勾的功能。 一開始的時候,完成任務,就打一個勾,打勾會給孩子成就感。不過這樣的設計,需要每天列印一張新的計畫,有點浪費紙張。

這樣的表格可以用一周,算是一種改良

當然,還可以想點新方法,可以反復用同一張計畫紙。右邊的綠色笑臉圓圈,是一種可多次使用的小粘紙。

或者,像這樣,分成兩欄。一欄是要做的事項,一欄是完成的事項。白色的小圓點也是起到黏著的作用,可反復使用。

這個是不是更巧妙了?在夾子上寫上任務,完成了,就移到另一面。這個也不局限於早晨計畫,可以用在每天的 daily to do list 上。

這個也很好玩,做完了,就翻上去,黑色部分可以互相黏著,也可以輕易拉開復原。

這種利用磁鐵的設計也很不錯,家裡有兩個孩子,這樣對比一下,也能起到讓孩子們互相激勵的作用。

3、時間表型早晨計畫

這就更進一步了,不光有任務清單,還有時間表。不過,每天都要做到這麼按時,也是有難度的。時間表的用處,更多體現在給孩子培養時間感上。

6:15 起床

6:20 喂狗食和水(還有時間照顧寵物?雖然只有5分鐘的時間,天天堅持也不容易的)

6:25 整理床鋪(現在中國孩子自己鋪床的可不多)

6:30 刷牙洗臉

6:35 紮辮子(家有女孩)

6:40 換衣服

7:00 服藥(估計是維生素之類的)

7:10-20 上校車

(早餐沒有寫進去,估計是在6:40-7:00之間發生,有點緊張呢)

上面那個表強調任務,時間用的是小字體,下面這張表,時間很醒目,從培養時間觀念角度來看,可能更有效。

這個不光時間感比較強,做事的順序感也很強,視覺效果活潑很多。

4、強調順序的早晨計畫

這種往往適用于某些孩子經常搞亂順序的事項。比如這一張,家長強調孩子要先梳頭發,再洗臉,最後刷牙(雖然檁子對這個順序感到有點不解 ...)

做成這樣,也很不錯,比較適合低齡的小孩,比如剛上幼稚園的。

5、當然,還有“睡前計畫”

其實,除了早晨的計畫之外,很多國外家庭還會幫助孩子制定睡前計畫,道理都是一樣的,做法也大同小異。有些家庭會把早晚的計畫放在一起。上幾張圖,大家感受下就好了。

這個 Bedtime High5,概念很有趣,可以用兩隻手,十個指頭,多提點要求 :)

早上和晚上的計畫可以放在一起

怎麼樣?概念是不是很簡單?也許現在開始,可以開始和孩子一起做一個有意思的計畫,檁子覺得不過30天,小孩就會養成好的“早晨習慣”,即使不再用這樣的表,也可以順順當當地學會安排、管理好早上的時間,精神飽滿、開開心心地開始一天的學習和玩耍了。

一開始的時候,完成任務,就打一個勾,打勾會給孩子成就感。不過這樣的設計,需要每天列印一張新的計畫,有點浪費紙張。

這樣的表格可以用一周,算是一種改良

當然,還可以想點新方法,可以反復用同一張計畫紙。右邊的綠色笑臉圓圈,是一種可多次使用的小粘紙。

或者,像這樣,分成兩欄。一欄是要做的事項,一欄是完成的事項。白色的小圓點也是起到黏著的作用,可反復使用。

這個是不是更巧妙了?在夾子上寫上任務,完成了,就移到另一面。這個也不局限於早晨計畫,可以用在每天的 daily to do list 上。

這個也很好玩,做完了,就翻上去,黑色部分可以互相黏著,也可以輕易拉開復原。

這種利用磁鐵的設計也很不錯,家裡有兩個孩子,這樣對比一下,也能起到讓孩子們互相激勵的作用。

3、時間表型早晨計畫

這就更進一步了,不光有任務清單,還有時間表。不過,每天都要做到這麼按時,也是有難度的。時間表的用處,更多體現在給孩子培養時間感上。

6:15 起床

6:20 喂狗食和水(還有時間照顧寵物?雖然只有5分鐘的時間,天天堅持也不容易的)

6:25 整理床鋪(現在中國孩子自己鋪床的可不多)

6:30 刷牙洗臉

6:35 紮辮子(家有女孩)

6:40 換衣服

7:00 服藥(估計是維生素之類的)

7:10-20 上校車

(早餐沒有寫進去,估計是在6:40-7:00之間發生,有點緊張呢)

上面那個表強調任務,時間用的是小字體,下面這張表,時間很醒目,從培養時間觀念角度來看,可能更有效。

這個不光時間感比較強,做事的順序感也很強,視覺效果活潑很多。

4、強調順序的早晨計畫

這種往往適用于某些孩子經常搞亂順序的事項。比如這一張,家長強調孩子要先梳頭發,再洗臉,最後刷牙(雖然檁子對這個順序感到有點不解 ...)

做成這樣,也很不錯,比較適合低齡的小孩,比如剛上幼稚園的。

5、當然,還有“睡前計畫”

其實,除了早晨的計畫之外,很多國外家庭還會幫助孩子制定睡前計畫,道理都是一樣的,做法也大同小異。有些家庭會把早晚的計畫放在一起。上幾張圖,大家感受下就好了。

這個 Bedtime High5,概念很有趣,可以用兩隻手,十個指頭,多提點要求 :)

早上和晚上的計畫可以放在一起

怎麼樣?概念是不是很簡單?也許現在開始,可以開始和孩子一起做一個有意思的計畫,檁子覺得不過30天,小孩就會養成好的“早晨習慣”,即使不再用這樣的表,也可以順順當當地學會安排、管理好早上的時間,精神飽滿、開開心心地開始一天的學習和玩耍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