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城與寶馬達成合作意向:只要共贏 國產純電只是個開始

狗年春節假期剛過, 汽車圈便迎來了大新聞:長城汽車與寶馬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意向, 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成立合資公司, 初步認定為生產與銷售MINI純電動車。 目前雙方正針對合資細節進行商討, 以儘快達成最終合資合同。

基於市場與政策的現狀, 筆者認為達成合作意向對於雙方的意義與各自戰略意圖不必多談, 只是想回憶一下事件進展。 記得2017年10月, 也是一個長假剛剛結束,

寶馬與長城要合作的消息就被媒體捅了出來, 起初當事雙方對此不予置評, 到後來更是傳出了雙方合作將成泡影的消息, 一時間撲朔迷離。

而就在此期間, 筆者卻得到了一條獨家消息, 即天津基地進入了雙方的考察範圍, 並在《雙積分制催促合資快跑 長城、寶馬商討天津基地的可能性》一文中做了詳盡描述。

不過這都不是當事雙方直接明確的, 而針對這些消息, 筆者曾在WEY品牌(長城汽車所轄高端品牌)成立一周年時, 就此問題單獨尋問了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 她只對筆者回答了“年底將有消息露出”以及“各地方都想爭取這樣的項目”。 這樣的回答的確給人以很大的想像空間。

如今雙方的合資已得到了階段性的明確:長城方將成為合資公司的多數股東, 寶馬方將成為少數股東;投資規模與商業模式還在確定當中(當然也包括生產選址);合資公司將聚焦新能源汽車開發、採購與生產及其他相關活動;合資公司不會另開管道, 而是應用現有的網路體系。

雖然簡短, 但這裡面的信息量可不小:如第四條的管道問題與第一條的股東數額問題可以一起理解, 即銷售端的利益偏向寶馬一方(也是穩定管道軍心的手段);而在開發、生產製造領域要讓長城一方得到更多利益(這裡指的利益不僅限於收入, 也包含著技術資源與產業基礎)。

再如“合資公司將聚焦新能源汽車開發、採購與生產及其他相關活動”, 對此筆者認為這只是個開始, 只要雙方有共贏的前提, 新合資公司將聚攏雙方資源, 展開更多的合作, 甚至雙方為其它專案另成立合資公司都有可能。

在此並不是沒有先例。 江淮大眾起初為純電動車展開合作, 但後來又多出一個商用車合作專案;眾泰福特也是宣稱只在純電動車領域合作, 但也有消息稱雙方也在商討混動技術的合作。 企業間的合作, 只要在不影響其它合作方利益的前提下, 有著怎樣的發展都是正常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