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冰雪潔白無瑕需黑科技助力 四年磨一劍北京冬奧提速

2018年冬奧會25日晚將熄滅聖火, 不管裁判有多麼苛刻, 不論東道主得了多少“好處”, 平昌即將成為歷史, 新一屆的北京冬奧週期將拉開大幕。 又是一個四年, 有些曾經披荊斬棘的健將即將離開, 也有許多青年才俊即將嶄露頭角, 從2008的夏季到2022的冬季, 北京張家口仍將高水準的為冰雪運動員提供最完美的舞臺。

有的朋友會說北京今年降水降雪極為不暢, 天氣會不會影響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您大可不必操心, 冰和雪作為冬奧標配, 就是在成年積雪的地方, 人工制冰和造雪也是必須的, 畢竟比賽和娛樂還是不能同日而語。 北京市區主要會承辦開閉幕式和冰上比賽, 天氣不會對這些項目造成太多影響, 而雪上運動主要將在北京延慶山區和河北張家口舉行。 平昌年降雪量為152毫米, 幾乎是延慶的3倍, 但98%的雪也都是人造的。 北京冬奧組委規劃部也提前對延慶和張家口賽區的降雪和造雪進行了研究,

兩地冬季氣溫是-1度到-12度左右, 濕度超過50%, 通過提前造雪絕對能滿足奧運所需。

隨著冰雪項目漸漸火熱起來, 一些私營滑雪場人流如織, 但這些雪的標準是遠遠達不到比賽要求的。 我們關注比賽, 為什麼那些越野滑雪運動員可以在雪上飛奔,

除了長年累月的訓練、科技感十足的裝備, 腳下踩的雪也是大有講究。 這不是一般的雪, 而是冰狀雪。 運動員不是在雪上滑而是在冰上滑。 首先用水造雪, 然後進行壓平和塑性, 以滿足比賽所用到的斜坡和轉彎。 之後往雪層裡注水, 經過物理反應變成蒸汽, 雪層中會形成小的空隙, 再通過低溫把水蒸氣凍在氣孔裡, 就形成冰狀雪。 而不同的比賽項目, 對於雪的軟硬度、物理形狀還有不同的需求, 所以高精尖的人造雪才是冬奧會需要的, 天然雪只是起到美化景色的作用。

除了造雪之外, 制冰也是高科技工作。 花滑需要軟糯的冰面保證起跳, 短道需要脆硬的冰面助力提速。 制冰要用蒸餾水, 水越純淨冰面就越平滑穩固。 制冰師需要在混凝土賽道上噴灑上百層極薄的超純水, 再用快速冰凍系統進行冷凍。 而冰壺比賽對場地要求更是苛刻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除了鋪設冰面之外, 還需要製作冰面顆粒, 以保證冰壺與冰面會有一定摩擦,

幫助運動員更好控制冰壺運動軌跡, 而這些全靠制冰師的經驗。 舉個例子, 想從普通編輯升級為高級編輯, 一年只需要寫一定數量的原創稿件, 而制冰師從3級升入4級確需要花費12年時間。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不到一個月的冬奧會, 不僅是競技層面的比拼, 也凝聚了眾多高科技, 凝聚了眾多工作人員的辛勤勞動。 2018再見平昌, 2022北京你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