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7:58:41 小字

牛身上的這一部位蛋白質品質高、補鐵效果好 07:58:41 小字

牛腩百科介紹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鬆軟肌肉,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這只是一種統稱。

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 國外進口的部分是以切成條狀的牛肋條為主,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 另外,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 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 因此一般用來鹵,不適合燉湯,更不適合紅燒。

很多人都非常愛吃牛腩,但很少有人知道牛腩究竟是牛的哪個部位。 牛腩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現在我們就具體的來瞭解一下。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鬆軟肌肉,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這只是一種統稱。

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

營養價值

1.牛腩提供高品質的蛋白質,含有全部種類的氨基酸,各種氨基酸的比例與人體蛋白質中各種氨基酸的比例基本一致,其中所含的肌氨酸比任何食物都高。

2.牛腩的脂肪含量很低,但它卻是低脂的亞油酸的來源,還是潛在的抗氧化劑。

3.牛腩含有礦物質和維他命B群,包括煙酸,維生素B1和核黃素。 牛肉還是每天所需要的鐵質的最佳來源。

蘿蔔牛腩

材料:牛腩,白蘿蔔,老抽,鹽,雞精,料酒,冰糖,芝麻,蔥薑。

做法

1.牛腩洗淨後放入水中,加料酒、蔥薑煮20分鐘去血水。

2.煮好的牛腩放涼後切塊,蘿蔔切塊。

3.鍋熱油,爆蔥薑,煸炒蘿蔔和牛腩,加老抽、鹽、冰糖、料酒及一碗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直至牛肉及蘿蔔收汁入味,酥而不爛。 最後加少許雞精,撒芝麻裝點。

番茄燉牛腩

材料:牛腩2斤,番茄4個,胡蘿蔔2根,花椒、大料、蔥、薑、八角各適量。

做法

1、牛腩切塊,以開水燙洗兩次,洗淨。

2、胡蘿蔔洗淨切塊。 番茄洗淨,切成塊。

3、砂鍋中加入適量白開水,放入牛腩,同時放入蔥、薑、桂皮、八角,加少量醋,蓋上鍋蓋,大火煮開後轉文火燉。

4、燉30分鐘後,加入胡蘿蔔塊、番茄塊以及少許醬油。

5、燉到2小時左右,加入適量鹽。

6、再燉30分鐘左右即可上桌。

5、燉到2小時左右,加入適量鹽。

6、再燉30分鐘左右即可上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