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風水>正文

福建土樓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朝時代, 明、清朝時期逐漸成熟, 並一直延續至今。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 依山就勢, 佈局合理, 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 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要求, 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 是一種自成體系, 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的特點, 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模式。 福建土樓的建築材料甚為奇特, 由粘土、糯米、紅糖、竹片、水組成, 建成的土樓冬暖夏涼, 具有很強的抗颱風、抗地震能力。

田螺坑土樓群 是傳統民居建築的傑作,

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西部的書洋上阪村田螺坑自然村, 為黃氏家族聚居地。 田螺坑土樓群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崠山半坡上, 距南靖縣城60公里, 由方形的步雲樓(始建于清嘉慶元年, 即1796年)和圓形的和昌樓(右上角, 同期興建)、振昌樓(左下角, 建於1930年)、瑞雲樓(右下角, 建於1936年)、橢圓形的文昌樓(建於1966年)組成, 均保存完好。 住戶均為黃氏族人。 土樓凝聚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建築藝術瑰寶。

▲ 田螺坑土樓群(俗稱"四菜一湯")

▲ 田螺坑土樓群

▲ 田螺坑土樓群·和昌樓

▲ 田螺坑土樓群·振昌樓

▲ 田螺坑土樓群·和昌樓·外觀

▲ 田螺坑土樓群·和昌樓·內觀

▲ 田螺坑土樓群·夜色

▲ 田螺坑土樓群·夜色

▲ 田螺坑土樓群·夜色·煙花

▲ 田螺坑土樓群·夜色·煙花

裕昌樓 ,又稱"東歪西斜樓"。位於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下版村寮村上節社,建於元末明初(約1368年),由劉、羅、張、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出資建造,是目前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圓樓。高5層18.2米,每層54間,共有房270間,占地2289平方米,建築面積6358.2平方米,土木結構,通廊式圓樓;第一層牆厚1.8米,往上逐層減縮10釐米。樓內牆體均以杉木築建。坐西朝東,為觀音坐蓮穴位。其最大特點是柱子東倒西歪,最大傾斜角達15度,看起來搖搖欲墜,但卻有驚無險。

▲ 裕昌樓·內觀

▲ 裕昌樓·舞龍

▲ 裕昌樓·舞龍

▲ 裕昌樓·舞龍

▲ 裕昌樓·外觀

南靖之行的另外一個重要收穫,是親歷了當地梅林鎮梅林村每年舉行一次的媽祖生日紀念活動——媽祖走水 。

媽祖信仰源起中國閩越地區,相傳媽祖原名林默,出生于福建莆田,媽祖誕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升天。現以農曆三月廿三為媽祖誕辰日,九月初九為媽祖升天日,予以祭祀。媽祖平素扶危濟困,樂於助人,因救海遇難,受到人們敬仰,並立廟奉祀。媽祖,可以說是由真人演化為神仙的,這倒應了"人是未來佛,佛是過來人"的說辭。

媽祖走水,分"走水"和"搶水"。"走水"象徵媽祖親臨海濱巡視,保佑漁業、養殖豐收。"搶水"則因媽祖所經之境,不但蠣產可望豐盈,而且人畜平安,所以,各村均選派精壯青年,候在媽祖回宮路道,攔途搶轎,讓轎子路經自家村子回宮。

▲ 梅林村·媽祖雕像

▲ 媽祖出宮

▲ 媽祖走水

▲ 媽祖走水

▲ 媽祖走水

▲ 媽祖走水

▲ 媽祖走水

▲ 媽祖走水

▲ 媽祖走水

聚源樓位於南靖書洋鎮下阪村(李屋),坐落在田螺坑土樓群與裕昌樓的中間地帶,是一個用土樓改造而成的以原生態和文化為一體的土樓會所,為書畫家、攝影師、生態旅遊休閒度假修禪養性著提供的方便平臺。游土樓、攝土樓、住土樓,才能近距離體驗了客家 土樓文化……

▲ 聚源樓

▲ 聚源樓·舞龍

福建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福建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田螺坑土樓群·夜色

▲ 田螺坑土樓群·夜色

▲ 田螺坑土樓群·夜色·煙花

▲ 田螺坑土樓群·夜色·煙花

裕昌樓 ,又稱"東歪西斜樓"。位於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下版村寮村上節社,建於元末明初(約1368年),由劉、羅、張、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出資建造,是目前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圓樓。高5層18.2米,每層54間,共有房270間,占地2289平方米,建築面積6358.2平方米,土木結構,通廊式圓樓;第一層牆厚1.8米,往上逐層減縮10釐米。樓內牆體均以杉木築建。坐西朝東,為觀音坐蓮穴位。其最大特點是柱子東倒西歪,最大傾斜角達15度,看起來搖搖欲墜,但卻有驚無險。

▲ 裕昌樓·內觀

▲ 裕昌樓·舞龍

▲ 裕昌樓·舞龍

▲ 裕昌樓·舞龍

▲ 裕昌樓·外觀

南靖之行的另外一個重要收穫,是親歷了當地梅林鎮梅林村每年舉行一次的媽祖生日紀念活動——媽祖走水 。

媽祖信仰源起中國閩越地區,相傳媽祖原名林默,出生于福建莆田,媽祖誕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升天。現以農曆三月廿三為媽祖誕辰日,九月初九為媽祖升天日,予以祭祀。媽祖平素扶危濟困,樂於助人,因救海遇難,受到人們敬仰,並立廟奉祀。媽祖,可以說是由真人演化為神仙的,這倒應了"人是未來佛,佛是過來人"的說辭。

媽祖走水,分"走水"和"搶水"。"走水"象徵媽祖親臨海濱巡視,保佑漁業、養殖豐收。"搶水"則因媽祖所經之境,不但蠣產可望豐盈,而且人畜平安,所以,各村均選派精壯青年,候在媽祖回宮路道,攔途搶轎,讓轎子路經自家村子回宮。

▲ 梅林村·媽祖雕像

▲ 媽祖出宮

▲ 媽祖走水

▲ 媽祖走水

▲ 媽祖走水

▲ 媽祖走水

▲ 媽祖走水

▲ 媽祖走水

▲ 媽祖走水

聚源樓位於南靖書洋鎮下阪村(李屋),坐落在田螺坑土樓群與裕昌樓的中間地帶,是一個用土樓改造而成的以原生態和文化為一體的土樓會所,為書畫家、攝影師、生態旅遊休閒度假修禪養性著提供的方便平臺。游土樓、攝土樓、住土樓,才能近距離體驗了客家 土樓文化……

▲ 聚源樓

▲ 聚源樓·舞龍

福建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福建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