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業部部署抗旱促春管奪夏糧豐收工作

新華網北京2月24日電(汪亞)入冬以來, 華北、黃淮北部部分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5~8成, 土壤表墒不足, 旱象顯現。 據中國氣象局預計, 春季華北北部等地降水仍然偏少, 加之氣溫回升較快, 旱情可能持續發展, 給冬小麥生長發育構成威脅。 對此, 農業部下發通知要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和河南等省(市)農業部門堅定穩糧增收目標, 立足抗災奪豐收, 全力抓好抗旱促春管工作, 贏得夏糧豐收主動權。

當前, 春季田管即將進入重要時期, 同時, 為預防拉尼娜造成的極端天氣事件對農業帶來的負面影響,

農業部要求各地農業部門要加強與氣象、水利等部門會商,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 準確研判災情發生趨勢, 及早發佈預警資訊, 提早制定抗災預案。 要重點監測華北和黃淮北部冬麥區旱情, 關注雨情, 實查墒情, 跟蹤苗情, 適時提供抗旱促春管的氣象資訊, 做到及時救災、有效應對。

為推進科學抗旱, 農業部要求, 各地要加強分類指導, 因地因時因苗落實好抗旱促春管措施。 有水源條件的地區, 組織抗旱機具適時澆灌, 推廣噴灌、滴灌、壟灌、隔壟交替灌等節水灌溉技術, 杜絕大水漫灌。 沒有水澆條件的地方, 要採取鎮壓增墒、劃鋤保墒等農藝措施, 減輕乾旱影響。 對苗情較弱的地塊, 要結合抗旱澆水, 適時增施返青拔節肥, 促進苗情轉化升級。

要有效利用好早春土壤化凍返漿水, 避免早春澆水, 以免降低地溫, 待日平均氣溫穩定在5℃以上, 開始施肥澆水。

與此同時, 農業部還將開展精准指導服務, 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受旱地區, 查苗情、查墒情, 制定完善抗旱促春管技術方案, 指導農民落實好各項抗旱關鍵技術。 對旱情發展快、影響程度重的地區, 採取進村入戶、蹲點包片等形式, 幫助農民解決抗旱促春管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加強化肥、農藥、機具等物資調劑調運, 強化市場監管, 滿足抗旱促春管需要。 充分利用手機短信、廣播電視、網路等多種途徑, 指導農民因時因地因墒因苗落實抗旱促春管措施。

針對春季氣溫回升快, 病蟲發生幾率增大的情況,

農業部將狠抓病蟲防控, 重點防控小麥條銹病等苗期病害及地下害蟲。 發揮全國植保監測網的作用, 加密監測, 準確研判, 及時發佈病蟲資訊, 適時開展應急防治。 扶持發展植保專業服務組織, 大力推進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 提高防控效果, 減輕病蟲危害。 對病蟲重發區, 採取聯防聯控、群防群控, 遏制病蟲暴發流行。 對冬前沒有化學除草的麥田, 選擇晴好天氣, 實施化學除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