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海南而立之年再啟航

30年前, 一個政策的青睞, 讓海南從“天涯海角”的窮荒之地, 一躍變身成中國最年輕的省份、最大的經濟特區、最為開放的改革前沿和中國唯一的省域國際旅遊島。 萬里征程風正勁, 而立之年再起航。 《中共海南省委關於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意見》提出,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積極創造條件, 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保護環境:取消三分之二市縣GDP考核

藍天、白雲、陽光、大海、沙灘, 冬天的海南, 溫暖如春, 遊人如織。 “海南最大的亮點和優勢就是生態環境。 ”老家在江蘇的一位海南省廳級幹部對記者說, 在海南的純淨空氣下呆慣了, 現在回老家, 身體反而有些不適應。 他來海南已近20年, 見證了海南的改革開放,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 空氣、河湖、近岸海域等生態環境品質長期保持全國一流。 ”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顯示, 海南環境品質指數排名第1位。 海南的空氣已成特產, 2月2日舉行的外交部海南全球推介活動現場, 一罐罐包裝精緻的海南好空氣受到嘉賓們的青睞。

“知之可貴而恒以守之”。 為保持海南“山常綠, 水長清”, 在全國各地都面對的要生態還是要經濟的艱難抉擇中,

海南堅定地選擇了前者, 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 以《海南省總體規劃》為引領, 把全省作為一個大城市大景區來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 在瓊海市, 椰子寨村委會主任蔣大寧指著村裡的規劃圖說:“如今建一個公廁, 都得按照規劃來做。 村民建房, 都得報建, 不能高過椰子樹。 ”

2017年, 海南省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 這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規定。 該《決定》明確提出, 任何影響生態環境的專案, 即使再多稅收也堅決不上。

2018年, 海南大刀闊斧取消了對12個市縣的GDP、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

海南共有19個市縣, 與其他省不同, 海南是省直管市縣, 取消考核的市縣占到全省市縣的近七成。 一位參與方案設計的官員說, 最初只計畫取消生態功能區的4個市縣, 後來將草案提交給省主要領導時, 批示按照12個市縣的規模來設計, 改革力度之大超出了早先的預期。

海南還刀刃向內, 徹底扭轉“房地產依賴症狀”。 得益于優良的生態環境, 海南房地產很紅火, 僅201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就達1787億元, 占全省GDP的44.2%。 雖然拉動了經濟, 但給生態保護造成不小的壓力。 在1月26日的海南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 省長沈曉明表示:“決不能讓海南變成房地產加工廠。 ”海南對中部生態核心區實施了永久停止開發新建外銷房地產等調控政策。

在新的對市縣的考核方案中,

海南已將房地產剝離出去, 不再納入統計資料。 同時, 實施新的分稅制財政體制。 2018年1月1日, 《海南省實施新一輪分稅制財政體制的方案》出臺, 把與房地產關聯度最大的兩個稅種收入大部分集中於省級, 倒逼市縣發輾轉型,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加大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援力度, 引導市縣擺脫對房地產的發展路徑依賴。

升級旅遊: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

1月30日19時許, 海南航空HU447航班從海口美蘭國際機場飛上雲霄, 成為海南建省30年來開通的首條至大洋洲洲際遠端直飛航線。

2017年, 海南接待遊客達6745萬人次, 其中, 入境遊客量達到111.94萬人次, 同比增長49.5%, 提前3年實現了海南省政府設定的“2020年入境遊客將達到100萬人次”的工作目標。

旅遊,是海南的支柱產業。旅遊的國際化,直接引領著海南的國際化。對於旅遊國際化的探索,海南從未止步。

空中,加大國際航線開闢力度。截至目前,海南已開通國內外航線413條,其中,國際航線58條。2017年,海口美蘭、三亞鳳凰、瓊海博鼇、三沙永興等4大機場合計實現旅客輸送量4234萬人次。

海上,開發到周邊國家(地區)郵輪旅遊航線,已開通境外郵輪航線共14條。世界四大郵輪公司都選擇海口或三亞作為其郵輪的經停港,7.5萬噸級的“歌詩達·維多利亞號”、9.17萬噸級的“諾唯真之星號”等國際郵輪紛至遝來。

陸上,把全省作為一個大景區來規劃建設。博鼇、潭門、福山、龍樓等結合了自然和人文稟賦的風情小鎮與各大景區交相輝映。此外,海南鐵路股權PPP改革進入實質性攻堅階段。根據方案,在整合海南省內鐵路資產的基礎上,引入中國PPP基金及具備資金和綜合實力的社會投資人,創新海南鐵路的經營機制,完善海南高鐵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據介紹,海南高鐵是全國首個存量高鐵轉PPP的項目,也是體量最大的存量高鐵線路。海南鐵路股權PPP運營改革工作一旦完成,對於全國鐵路混改將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目前,海南已對26個國家實施了免簽和落地簽證,離島免稅、落地免簽政策和便捷的航線,讓海南成為中國旅遊最自由、最實惠的地區之一。2017年,三亞、海口兩家免稅店實現銷售額80.2億元,同比增長32%。位於三亞海棠灣的全世界最大單體免稅店,多家品牌專櫃成為單櫃銷量的中國第一、亞洲第一、世界第一。

2018年,海南力爭開通至倫敦等境外航線16條以上,到2020年境外航線總數達到100條以上;力爭在三亞市設立“中國郵輪旅遊發展試驗區”,加快三亞郵輪母港功能性開發與拓展,啟動環海南島海上游相關工作,增加西沙旅遊郵輪到達島嶼數量。同時,進一步放寬免稅品品種限制和提高免稅限額,統一島內居民與島外旅客免稅購物政策,將政策適用範圍擴大到乘船離島旅客以及擴大郵寄送達提貨模式適用範圍。

此外,創新醫療旅遊。在瓊海,擁有“國九條”優惠政策的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加快建設。一家“超級醫院”正在謀劃創建。所謂“超級醫院”,即通過工程院院士以及頂尖的學科帶頭人,整合國內科研力量,以臨床中心的形式進駐基地醫院,建設一家國資控股混合所有制的醫院。該專案一旦建成,可為國內外遊客提供一流的醫療健康服務。

“旅遊業的發展,需要堅定不移的改革開放。”海南省旅遊委主任孫穎說。到2020年,海南要初步建成國際旅遊消費中心、中國郵輪特區和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開放、創新已成為海南旅遊大發展的強勁推動力。

發力海洋:掘金“藍色聚寶盆”

雲飛浪卷,碧波萬里,南海這個巨大的“藍色聚寶盆”,具有發展海洋經濟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海南集聚了全國最主要的深遠海研究機構和人才。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已整建制落戶海南三亞,成為我國首個深海科研基地。“探索一號”征服馬里亞納海溝,首次完成萬米級深海科考。“深遠海智慧養殖平臺”項目,突破了全球深遠海養殖禁區,不僅填補了我國在遠海養殖領域的空白,研發成果在全球航運和養殖領域也屬首創並處於領先地位。

作為海南海洋經濟重點發展區的龍頭,海口目前聚集了海洋生物相關企業657家,初步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新興海洋生物產業集群,與流通、加工、出口和與之相關配套的飼料生產、高端裝備、漁用藥物、運輸業、服務業等構成了中國最完善、最具優勢的新興熱帶海洋生物產業全產業鏈。

“可下五洋捉鱉”在海南正成為現實。資料顯示,海南海洋經濟近幾年一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2017年海洋經濟生產總值1286億元,同比增長13%,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28.8%。水海產品出口穩步增長,羅非魚及其製品出口位居全國第二。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海南大學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王毅武說,國家給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六大戰略定位之一就是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並明確指出要加大南海油氣、旅遊、漁業等資源的開發力度,使海南成為我國南海資源開發的物資供應、綜合利用和產品運銷基地。

為加快海洋綜合利用產業培育,海南省與國家海洋局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制訂了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行動計畫。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負責人說,今年將積極推進海水淡化產業,探索海水淡化市場化運作模式。

海洋經濟還帶動了港航業,海口港、三亞港、洋浦港、八所港、清瀾港建成深水泊位39個,遊艇泊位千余個,“四方五港”格局基本形成。2017年,海南省港口旅客輸送量1502.95萬人次,貨物輸送量1.85億噸、滾裝汽車完成459.37萬標輛,同比分別增長10.25%、12.71%和18.52%,正向區域性國際航運樞紐和物流中心的目標邁進。

2018年,海南將繼續推進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和清瀾港、臨高金牌港等公共碼頭資源整合,全省港口貨物吞吐總量突破2億噸。

省長沈曉明說,向海洋進軍、向深海進軍、向海洋強省進軍,是海南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力爭2022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

旅遊,是海南的支柱產業。旅遊的國際化,直接引領著海南的國際化。對於旅遊國際化的探索,海南從未止步。

空中,加大國際航線開闢力度。截至目前,海南已開通國內外航線413條,其中,國際航線58條。2017年,海口美蘭、三亞鳳凰、瓊海博鼇、三沙永興等4大機場合計實現旅客輸送量4234萬人次。

海上,開發到周邊國家(地區)郵輪旅遊航線,已開通境外郵輪航線共14條。世界四大郵輪公司都選擇海口或三亞作為其郵輪的經停港,7.5萬噸級的“歌詩達·維多利亞號”、9.17萬噸級的“諾唯真之星號”等國際郵輪紛至遝來。

陸上,把全省作為一個大景區來規劃建設。博鼇、潭門、福山、龍樓等結合了自然和人文稟賦的風情小鎮與各大景區交相輝映。此外,海南鐵路股權PPP改革進入實質性攻堅階段。根據方案,在整合海南省內鐵路資產的基礎上,引入中國PPP基金及具備資金和綜合實力的社會投資人,創新海南鐵路的經營機制,完善海南高鐵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據介紹,海南高鐵是全國首個存量高鐵轉PPP的項目,也是體量最大的存量高鐵線路。海南鐵路股權PPP運營改革工作一旦完成,對於全國鐵路混改將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目前,海南已對26個國家實施了免簽和落地簽證,離島免稅、落地免簽政策和便捷的航線,讓海南成為中國旅遊最自由、最實惠的地區之一。2017年,三亞、海口兩家免稅店實現銷售額80.2億元,同比增長32%。位於三亞海棠灣的全世界最大單體免稅店,多家品牌專櫃成為單櫃銷量的中國第一、亞洲第一、世界第一。

2018年,海南力爭開通至倫敦等境外航線16條以上,到2020年境外航線總數達到100條以上;力爭在三亞市設立“中國郵輪旅遊發展試驗區”,加快三亞郵輪母港功能性開發與拓展,啟動環海南島海上游相關工作,增加西沙旅遊郵輪到達島嶼數量。同時,進一步放寬免稅品品種限制和提高免稅限額,統一島內居民與島外旅客免稅購物政策,將政策適用範圍擴大到乘船離島旅客以及擴大郵寄送達提貨模式適用範圍。

此外,創新醫療旅遊。在瓊海,擁有“國九條”優惠政策的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加快建設。一家“超級醫院”正在謀劃創建。所謂“超級醫院”,即通過工程院院士以及頂尖的學科帶頭人,整合國內科研力量,以臨床中心的形式進駐基地醫院,建設一家國資控股混合所有制的醫院。該專案一旦建成,可為國內外遊客提供一流的醫療健康服務。

“旅遊業的發展,需要堅定不移的改革開放。”海南省旅遊委主任孫穎說。到2020年,海南要初步建成國際旅遊消費中心、中國郵輪特區和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開放、創新已成為海南旅遊大發展的強勁推動力。

發力海洋:掘金“藍色聚寶盆”

雲飛浪卷,碧波萬里,南海這個巨大的“藍色聚寶盆”,具有發展海洋經濟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海南集聚了全國最主要的深遠海研究機構和人才。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已整建制落戶海南三亞,成為我國首個深海科研基地。“探索一號”征服馬里亞納海溝,首次完成萬米級深海科考。“深遠海智慧養殖平臺”項目,突破了全球深遠海養殖禁區,不僅填補了我國在遠海養殖領域的空白,研發成果在全球航運和養殖領域也屬首創並處於領先地位。

作為海南海洋經濟重點發展區的龍頭,海口目前聚集了海洋生物相關企業657家,初步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新興海洋生物產業集群,與流通、加工、出口和與之相關配套的飼料生產、高端裝備、漁用藥物、運輸業、服務業等構成了中國最完善、最具優勢的新興熱帶海洋生物產業全產業鏈。

“可下五洋捉鱉”在海南正成為現實。資料顯示,海南海洋經濟近幾年一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2017年海洋經濟生產總值1286億元,同比增長13%,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28.8%。水海產品出口穩步增長,羅非魚及其製品出口位居全國第二。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海南大學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王毅武說,國家給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六大戰略定位之一就是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並明確指出要加大南海油氣、旅遊、漁業等資源的開發力度,使海南成為我國南海資源開發的物資供應、綜合利用和產品運銷基地。

為加快海洋綜合利用產業培育,海南省與國家海洋局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制訂了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行動計畫。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負責人說,今年將積極推進海水淡化產業,探索海水淡化市場化運作模式。

海洋經濟還帶動了港航業,海口港、三亞港、洋浦港、八所港、清瀾港建成深水泊位39個,遊艇泊位千余個,“四方五港”格局基本形成。2017年,海南省港口旅客輸送量1502.95萬人次,貨物輸送量1.85億噸、滾裝汽車完成459.37萬標輛,同比分別增長10.25%、12.71%和18.52%,正向區域性國際航運樞紐和物流中心的目標邁進。

2018年,海南將繼續推進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和清瀾港、臨高金牌港等公共碼頭資源整合,全省港口貨物吞吐總量突破2億噸。

省長沈曉明說,向海洋進軍、向深海進軍、向海洋強省進軍,是海南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力爭2022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