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6歲湖南妹在香港開湘菜館!她是單身、研究生、富有的餐館老闆!

今年是湖南女孩小童“港漂”的第四年。 讀書、創業、工作, 研究生畢業不到兩年, 26歲的她年收入已超過大多數同齡人。

2014年8月, 小童從武漢大學畢業後到香港大學讀研究生

2014年8月, 小童從武漢大學畢業後到香港大學讀研究生。 初到香港, 小童也有過種種不適應, 但對她而言, 喜歡香港的一個原因是這裡制度完善, “任何事情都有一套成熟的規則, 只要按照規則踏踏實實去做, 最終結局都會善待你。 就像我們平時乘坐計程車一樣, 大家都遵守秩序排隊, 而且尊重彼此的身體空間。 ”

作為一個“湘妹子”, 飲食差異一直讓童玉婷深感不適

不過作為一個“湘妹子”, 飲食差異一直讓小童深感不適。 2015年3月, 小童遇到了一拍即合的合夥人郭舒之後, 便開始下定決心開一個湘菜館。 她到處找朋友、同學借錢, 經過艱難的融資, 半年後, “Spicy girl香湘辣妹”在香港紅磡開業。

2017年4月24日, 童玉婷和餐館大廚以及員工在店裡吃晚餐。

創業初期, 小童身兼數職, 大到選址、裝修、品牌推廣, 小到買菜、收銀、上菜, 事無巨細她都親自上陣。 “香港跟內地不一樣, 員工只會各司其職, 要員工幹別的事情就要多付一份錢, 自己來就能省點人力成本。 ”小童說。

26歲的老闆娘每天忙的不可開交

湘菜館開張後, 生意異常火爆, 門口常常出現排隊的現象, “投入的300萬元現在也即將回本”。 如今的“辣妹”已經成為年輕一代港漂聚會的地點, 很多港漂的婚宴、年會、同學會都選在這裡。

很多內地港漂的婚宴、年會、同學會都選在這裡。

隨著生意越來越好, 餐館的員工也從最初的五六名增加到了十多名。 除了一名印度洗碗工以外, 其餘的員工均是來自內地的“新移民”。 “倒不是刻意招新移民, 可能我們主要傳播的就是湘菜文化, 香港的內地人會更瞭解。 ”小童說。

外人看來,小童頂著“美女學霸”、“高知老闆”的頭銜,從湖南到香港,看起來一帆風順,但過程的艱辛只有她自己知道,餐館出現一點問題童玉婷都親力親為。這天,餐廳的水管出現問題,小童淩晨1點多找來師傅重新施工,疲憊的她忍不住哈欠連天。

水管壞了!小童自己半夜找師傅來修

開張近兩年,小童通過餐館結識了越來越多的朋友,“港人和港漂在顧客中各占一半吧,但因為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的不同,真正的港人朋友確實很少,就跟全世界的新移民一樣,這種改變可能需要一代到兩代人。”

童玉婷的一名新移民朋友帶著孩子來餐廳就餐

小童在香港創業後,妹妹2016年也赴港攻讀本科。父母在姐妹倆很小的時候就外出務工,小童自小就懂得照顧妹妹,兩人感情一直很好。小童約了一位元客戶談合作事宜,順便約妹妹一起逛街。剛剛給下屬做完培訓的她見到妹妹時疲憊地打起了哈欠。小童帶著妹妹拜訪了這名客戶,“雖然她還在上大學,但香港的校園和社會都很注重實踐,多帶她見見對她儘快融入香港的節奏和文化都有好處。”

帶著妹妹拜訪客戶

餐廳步入正軌後,小童覺得人生應該開始新的階段和方向,小童原有的一份金融保險的工作也沒落下。小童說:“其實在香港一個人做兩份工很正常,眾所周知,香港的生存壓力很大。”新工作開始後,小童比以前更加繁忙,雖然公司距離家並不算太遠,但她總是很早就起床梳洗準備,“節奏雖然快,但過得很充實,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香港的生活節奏雖然快,但過得很充實,她認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小童不但是老闆,對於員工也會抽時間培訓一些簡單的英文,或者一些接待方面的禮儀禮節,打造團隊的整體服務水準是做好服務的關鍵點,小童的港漂身份和開餐館的經歷讓她擁有了不少內地關係網。

小童給員工做服務禮節方面的培訓

小童也在為了生意更上一層樓,努力打造自己的人脈圈!

忙完餐館事務一般10點多打烊,但有時小童也會忙到一兩點才關門回家,不放心的父親會一直陪伴著女兒直到處理完當天所有的事情。2016年下半年,小童的父母經常來港陪伴女兒。一家人租住在紅磡一幢老樓裡,位置不算太偏,200多平米租金每個月2萬多元。只要小童在家,母親都會給她做家鄉菜,小童最愛母親做的手撕雞,一邊享受媽媽的美味一邊研究湘菜的技術難點。

一邊享受媽媽的美味一邊研究湘菜的技術難點。

小童在美麗的維多利亞港自拍一下

我們祝福小童這個傑出的港漂妹子,在香港能夠打造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來!

外人看來,小童頂著“美女學霸”、“高知老闆”的頭銜,從湖南到香港,看起來一帆風順,但過程的艱辛只有她自己知道,餐館出現一點問題童玉婷都親力親為。這天,餐廳的水管出現問題,小童淩晨1點多找來師傅重新施工,疲憊的她忍不住哈欠連天。

水管壞了!小童自己半夜找師傅來修

開張近兩年,小童通過餐館結識了越來越多的朋友,“港人和港漂在顧客中各占一半吧,但因為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的不同,真正的港人朋友確實很少,就跟全世界的新移民一樣,這種改變可能需要一代到兩代人。”

童玉婷的一名新移民朋友帶著孩子來餐廳就餐

小童在香港創業後,妹妹2016年也赴港攻讀本科。父母在姐妹倆很小的時候就外出務工,小童自小就懂得照顧妹妹,兩人感情一直很好。小童約了一位元客戶談合作事宜,順便約妹妹一起逛街。剛剛給下屬做完培訓的她見到妹妹時疲憊地打起了哈欠。小童帶著妹妹拜訪了這名客戶,“雖然她還在上大學,但香港的校園和社會都很注重實踐,多帶她見見對她儘快融入香港的節奏和文化都有好處。”

帶著妹妹拜訪客戶

餐廳步入正軌後,小童覺得人生應該開始新的階段和方向,小童原有的一份金融保險的工作也沒落下。小童說:“其實在香港一個人做兩份工很正常,眾所周知,香港的生存壓力很大。”新工作開始後,小童比以前更加繁忙,雖然公司距離家並不算太遠,但她總是很早就起床梳洗準備,“節奏雖然快,但過得很充實,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香港的生活節奏雖然快,但過得很充實,她認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小童不但是老闆,對於員工也會抽時間培訓一些簡單的英文,或者一些接待方面的禮儀禮節,打造團隊的整體服務水準是做好服務的關鍵點,小童的港漂身份和開餐館的經歷讓她擁有了不少內地關係網。

小童給員工做服務禮節方面的培訓

小童也在為了生意更上一層樓,努力打造自己的人脈圈!

忙完餐館事務一般10點多打烊,但有時小童也會忙到一兩點才關門回家,不放心的父親會一直陪伴著女兒直到處理完當天所有的事情。2016年下半年,小童的父母經常來港陪伴女兒。一家人租住在紅磡一幢老樓裡,位置不算太偏,200多平米租金每個月2萬多元。只要小童在家,母親都會給她做家鄉菜,小童最愛母親做的手撕雞,一邊享受媽媽的美味一邊研究湘菜的技術難點。

一邊享受媽媽的美味一邊研究湘菜的技術難點。

小童在美麗的維多利亞港自拍一下

我們祝福小童這個傑出的港漂妹子,在香港能夠打造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