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舌尖上的天津小吃:一塊傳統點心的互聯網思維

天津北方網訊:“從臘月開始手忙腳亂, 客服, 運營, 生產, 發貨, 披星戴月, 直至爐溫漸冷, 貨架空空, 才知道, 我們也可以過年了。 諸位, 辛苦!”2月4日23:49, 祥禾餑餑鋪的少東家楊明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段話。 此時, 距離大年三十還有不到11天, 距離真正的封案封爐還有7天。

而大年初四, 坐在電腦前看“舌尖3”第一集的時候, 這個在廣東從事IT行業近20年的80後小夥子默默算了算, 距離自家食物出現的第六集“點心”播出, 還有5天。

紅姐煎餅餜子播出第二天出攤玉泉路排起長龍的新聞楊明也看到了, 對於未來幾天可以想見的火爆場景, 楊明一再提醒自己要沉下心。 家族四代, 從太爺爺起, 做的就是傳統中式糕點, 完全手工的東西, 一點一點磨, 磨出好手藝, 做出一塊好點心的同時, 也能磨出一個人的好心性。

貴妃餅和薩其馬

3天拍了兩塊餑餑

2017年8月初, 新報記者組織數家民間小吃向“舌尖3”主創展示時, 楊明以溫文儒雅的風度、簡潔生動的說明和他那一塊顏值口味俱佳、翻毛飛雪的棗泥卷, 吸引了“舌尖”的目光。

負責小吃主題的主創回京後即與總導演溝通, 祥禾餑餑被調整到“點心”主題中。

祥禾餑餑鋪的這一塊餑餑並不簡單。 餑餑, 滿語, 意指糕點類的麵食, 清宮中設禦餑餑房, 民間經營正宗宮廷糕點的就叫餑餑鋪。 楊明的太爺爺最早在老家滄州做點心, 爺爺後來到了北京學徒還是做點心, 爸爸傳承下來好手藝, 成為天津國營祥德齋鼎鼎大名的老師傅。 退休後, 楊老爺子放不下老手藝, 開了個小店面叫祥禾餑餑鋪。 好手藝不怕巷子深, 專門研究宮廷生活的專家和故宮文創工作人員找上門來, 指定祥禾打造故宮禦膳糕點系列;香港食神蔡瀾穿越大半個中國來津, 就為這一口純正的手作糕點。

這次“舌尖”的拍攝好事多磨,

從原定的10月底拍攝, 幾次改動時間, 一直到12月1日攝製組才從南方一路拍到天津, 在祥禾的工廠, 共拍攝了3天。 拍攝的點心鎖定貴妃餅和薩其馬兩款, 全部製作過程由楊老爺子和一位主要的徒弟來完成。

說起來有意思, 貴妃餅也是故宮選定合作的品類, 聽其名即與皇家有所關聯。 乳白圓潤的表皮, 綿軟香甜的餡心, 甚至餅上點的幾個紅點都形似“唐代宮廷女子額上的梅花妝”。 “市面上的貴妃餅大都加入芸豆沙和香精, 為的是掩飾棗泥餡後口微微的一點點苦味。 ”楊明說祥禾手作貴妃餅中的棗泥用的是純正的滄州金絲小棗, “我反而看重食物的原味, 我們吃棗也會是甜中帶微酸微苦的口感, 這就是食物本來應有的味道, 很自然很好,為什麼要掩蓋呢?”

一直以來,貴妃餅都是銷售榜上的冠軍。貴妃餅看似簡單,實則最考驗技術、經驗、手法。手工做皮,你看著餅皮好像很硬,卻入口即化,“不下半年功夫,根本做不了貴妃餅。”

拍攝薩其馬的製作更有意思,楊明在與故宮合作時,和一位專家特地去考證了一部宮廷的滿文藏書,裡面一章專門講宮廷點心。薩其馬滿文叫作“糖纏”,蜂蜜熬漿,雞蛋和麵。一般都認為薩其馬是一種很鬆軟的點心,實際上那是製作過程中加了膨化劑的原因。正宗的薩其馬比較硬,有咬勁,但又很化口,其中的工藝很是有一番學問。拍攝時楊老爺子和麵,面硬到什麼程度呢,竟然硬得用手已經和不動了,然而雞蛋就是天然的膨化劑,面硬如此,竟然還有很多蜂窩。烤制完成後,攝製組成員好奇地品嘗用硬到不可想像的面做出來的薩其馬,連說“好吃”。

“舌尖3”畫面裡有一個手拎著傳統點心包的鏡頭,這個小小的點心包是楊明用心恢復的民國時期的包裝。幾十年前,傳統點心大都如此包裝,而後漸漸用盒裝代替。油紙包一層一層裹住大小八件,上面覆蓋一張門票,再用紙繩打出一個漂亮的能用手拎著的結,一整套手作程式又俐落又漂亮,“這是一種范兒,甚至不需借助任何場景任何語言就能讓人產生穿越的感覺。這應該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

三年三件事 專注小吃“小而美”

楊明去年一年沒有回廣州。從2014年開始介入父親的這家小店鋪,他把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多地投入到了這項傳統手藝中。

“過去的三年,我幾乎只做了三件事。一是把老點心做出老味,二是讓點心變得更健康,譬如油換成非轉基因葵花籽油,黃油奶油改用進口純天然的,三是更多地將傳統文化融入傳統手藝中。”楊明說,三年做的這三件事,其實三十年也做不完。

最初楊明在廣東創業,認識到IT行業也好,電商也罷,其實脫離不了產品本身,而尋找一種能夠把控品質,又能迎合時代的好物,不是件容易的事。他想到了父親手作的點心,想嘗試一下,看看電商與傳統老手藝結合能否有新生。幾年過去,從線上的風生水起,到越來越多的食客、專家的認可,楊明覺得完成了一個理想,給一塊傳統點心換上了互聯網思維。

故宮,蔡瀾,“舌尖”,種種熱點紛至遝來,包括“舌尖3”也在關注父子兩代對於電商和傳統如何結合的問題,楊明卻說,下一步,該過濾掉浮躁,回到食物本身上來了。這是三年來的思考得出的答案。楊明越來越覺得,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而手作本身是一個沉澱的過程,關心食物本身本味,保證手作食物品質的穩定性,是下一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在互聯網上繼續吆喝繼續擴張。

“如果我要擴張,就得擴大生產規模,解決機械化生產才能上量,上機器就得改配方,但改了機器,改了配方,還是祥禾嗎?”楊明和楊老爺子,當然還是選擇要慢慢的祥禾,要手作的祥禾。

——不追求體量,如果我能用五年十年的時間,培養100個出色的點心師傅,我們就做100個師傅的規模好了。

——我甚至想,下一步我自己也要回到製作本身。

——因為從小受中國傳統美學的影響比較大,我想讓自己慢下來,更多關注手作,挖掘出更多傳統的東西。

——創新也要有,比如中式傳統點心能不能和日式、西式的糕點找到一個契合的點。

——手作傳統點心的成本,不是油和糖和麵的成本,而是時間的成本,傳承的成本。

“舌尖”後的楊明,給小吃和未來的祥禾,找到了一個自己最為滿意的定位,小而美,小而精。

天津小吃的現在與未來:味是根本 人才稀缺

將小吃熟梨糕開到國外是張浩的一個計畫,“很多事情是水到渠成的,比如當年我父親走街串巷賣熟梨糕時,不會想到有一天我會在天津最時尚的賣場開8家店面。”

而當年祥禾餑餑鋪的楊明更是借助電商,讓南方的顧客先迷戀上了北方糕點,繼而“殺”回北方,靠最純正的手作味道“攻城掠地”,“各個地方口味,確實會有差別,但只要能守住傳統技藝,無論南北,讓人接受不是難事。”

“舌尖3”攝影師劉子楠驗證了這種說法,“我老家東北,四川上學,北京工作,但最愛吃的就是天津煎餅餜子。”

特級烹飪大師趙嘉祥對天津小吃非常自信,他認為蒸煮烤烙炸等烹飪技法大多脫胎於小吃工藝,而各種名小吃更是各個大菜系的啟蒙階段。“你想想,當初小吃是沿街叫賣的謀生手段,你不用心做,東西不好吃,怎麼可能有人買?而且一傳就傳了數百年,這是跨越世紀的好吃啊。”

美食評論家張景雙也持同樣的觀點,“小吃能夠流傳至今,生命力還如此旺盛,其便於操作便於食用的特點不能忽視,比如煎餅餜子,最早叫‘煎餅裹著’,一張煎餅卷著就能吃,不用器皿不用碗勺不用店面桌椅。是最原生態的市民食品。”

趙永強記得,在美國紐約皇后區一條短短的商業街,開著好幾家天津館子,顧客絡繹不絕,燒餅餛飩煎餅餜子嘎巴菜老豆腐,天津大餅烙出四五層,直徑一尺多的大糖餜餅分割著賣,比現在咱們天津本地還地道,“說明什麼?說明無論何處,固守住本味,堅持正宗做法,就能夠得到認可。”

口味永遠是第一位的,堅持標準、工藝精細化是口味的保證——業內人士對此眾口一詞,行銷手段可以順應時代千變萬化,但口味一定不要“瞎胡鬧”。在現實經營中,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走出去也好擴大影響力也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產業規模化與堅持傳統做法的兩難選擇。

年紀輕、打扮時尚又有美術功底,張浩因為熟梨糕剛成“網紅”時,前去捧場的顧客只看到一個衣著光鮮的年輕小夥子在熟練操作,談笑風生,但一站幾小時、十幾小時的操作模式,也確實讓張浩曾經叫苦不迭,“店面和人不管怎麼時尚,這也是一個苦活兒累活兒。因為只有不停操作才有這道小吃的生命力。”但熟梨糕就是有現場表演的魅力在其中,失去手作的現場感就失去了這道小吃存在的意義。

類似問題還存在于許多天津小吃品種中。曾有住在梅江的客人來吃劉姐攤的煎餅餜子,鼓動她把攤位開到梅江去,“生意肯定好。”劉姐說自己還沒有想過擴大規模的事,一個人守著兩個秤子,一早上就夠累的了,“就是做家門口的小本生意,一套煎餅5塊多,想想都知道能賺多少。要是開個分店,誰做呢?雇人,不現實,漲價,那可能就不是我了。”

楊明倒是一直很堅定自己的“小而美”定位,規模化也是要擴充手作師傅的規模,而不是機器化生產,“控制其實是一個很高級的詞兒。從產品品相、品質,到企業體量的控制,可能更適合祥禾。”

趙嘉祥曾主廚的年代,焦溜肉片、糖醋裡脊、糖醋鯉魚都是吃功夫的菜,而現在售賣這幾道老菜的飯店寥寥無幾,“一道糖醋鯉魚炸制就需要半小時,從魚皮、魚肉炸透到魚刺,現在的飯店要求廚師的出菜量,這樣工藝繁複、耗時費工的菜在許多飯店漸漸淘汰了。”但是,費工夫和好品質相輔相成,趙大師覺得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總有懂經營的老闆會珍惜這些老菜,並且可以把它當作經營亮點。類似於我們的手作小吃品種,快節奏下,它的原生態反而彌足珍貴。

相比品質把控,困擾楊明、張浩們的反而是願意投身於小吃、中式點心行當的人才極度短缺問題。張浩招聘員工,條件是年輕、形象好,但是人實在難招,“年輕孩子願意吃這個苦的不多,所以照顧幾家店也比較辛苦,老父親有時都是手紮著繃帶在操作。”而相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幹西式糕點,中式點心卻少有人問津,有愛好西式甜點的女孩說,“做蛋糕多酷啊,穿得也特帥,工作環境乾淨,分分鐘酷炫朋友圈。”楊明的父親親手帶了七八個徒弟,徒弟又帶徒弟,完全出師的現在有三四十人,“願意投身中式點心的人太少了,其實,很多傳統美學的東西都能貫穿到糕點製作中。”楊明希望“舌尖3”的播出,能讓大家的觀念有所轉變,讓年輕人認識到中國小吃中國糕點的美和好。(“津雲”新聞編輯張瑜)

很自然很好,為什麼要掩蓋呢?”

一直以來,貴妃餅都是銷售榜上的冠軍。貴妃餅看似簡單,實則最考驗技術、經驗、手法。手工做皮,你看著餅皮好像很硬,卻入口即化,“不下半年功夫,根本做不了貴妃餅。”

拍攝薩其馬的製作更有意思,楊明在與故宮合作時,和一位專家特地去考證了一部宮廷的滿文藏書,裡面一章專門講宮廷點心。薩其馬滿文叫作“糖纏”,蜂蜜熬漿,雞蛋和麵。一般都認為薩其馬是一種很鬆軟的點心,實際上那是製作過程中加了膨化劑的原因。正宗的薩其馬比較硬,有咬勁,但又很化口,其中的工藝很是有一番學問。拍攝時楊老爺子和麵,面硬到什麼程度呢,竟然硬得用手已經和不動了,然而雞蛋就是天然的膨化劑,面硬如此,竟然還有很多蜂窩。烤制完成後,攝製組成員好奇地品嘗用硬到不可想像的面做出來的薩其馬,連說“好吃”。

“舌尖3”畫面裡有一個手拎著傳統點心包的鏡頭,這個小小的點心包是楊明用心恢復的民國時期的包裝。幾十年前,傳統點心大都如此包裝,而後漸漸用盒裝代替。油紙包一層一層裹住大小八件,上面覆蓋一張門票,再用紙繩打出一個漂亮的能用手拎著的結,一整套手作程式又俐落又漂亮,“這是一種范兒,甚至不需借助任何場景任何語言就能讓人產生穿越的感覺。這應該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

三年三件事 專注小吃“小而美”

楊明去年一年沒有回廣州。從2014年開始介入父親的這家小店鋪,他把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多地投入到了這項傳統手藝中。

“過去的三年,我幾乎只做了三件事。一是把老點心做出老味,二是讓點心變得更健康,譬如油換成非轉基因葵花籽油,黃油奶油改用進口純天然的,三是更多地將傳統文化融入傳統手藝中。”楊明說,三年做的這三件事,其實三十年也做不完。

最初楊明在廣東創業,認識到IT行業也好,電商也罷,其實脫離不了產品本身,而尋找一種能夠把控品質,又能迎合時代的好物,不是件容易的事。他想到了父親手作的點心,想嘗試一下,看看電商與傳統老手藝結合能否有新生。幾年過去,從線上的風生水起,到越來越多的食客、專家的認可,楊明覺得完成了一個理想,給一塊傳統點心換上了互聯網思維。

故宮,蔡瀾,“舌尖”,種種熱點紛至遝來,包括“舌尖3”也在關注父子兩代對於電商和傳統如何結合的問題,楊明卻說,下一步,該過濾掉浮躁,回到食物本身上來了。這是三年來的思考得出的答案。楊明越來越覺得,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而手作本身是一個沉澱的過程,關心食物本身本味,保證手作食物品質的穩定性,是下一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在互聯網上繼續吆喝繼續擴張。

“如果我要擴張,就得擴大生產規模,解決機械化生產才能上量,上機器就得改配方,但改了機器,改了配方,還是祥禾嗎?”楊明和楊老爺子,當然還是選擇要慢慢的祥禾,要手作的祥禾。

——不追求體量,如果我能用五年十年的時間,培養100個出色的點心師傅,我們就做100個師傅的規模好了。

——我甚至想,下一步我自己也要回到製作本身。

——因為從小受中國傳統美學的影響比較大,我想讓自己慢下來,更多關注手作,挖掘出更多傳統的東西。

——創新也要有,比如中式傳統點心能不能和日式、西式的糕點找到一個契合的點。

——手作傳統點心的成本,不是油和糖和麵的成本,而是時間的成本,傳承的成本。

“舌尖”後的楊明,給小吃和未來的祥禾,找到了一個自己最為滿意的定位,小而美,小而精。

天津小吃的現在與未來:味是根本 人才稀缺

將小吃熟梨糕開到國外是張浩的一個計畫,“很多事情是水到渠成的,比如當年我父親走街串巷賣熟梨糕時,不會想到有一天我會在天津最時尚的賣場開8家店面。”

而當年祥禾餑餑鋪的楊明更是借助電商,讓南方的顧客先迷戀上了北方糕點,繼而“殺”回北方,靠最純正的手作味道“攻城掠地”,“各個地方口味,確實會有差別,但只要能守住傳統技藝,無論南北,讓人接受不是難事。”

“舌尖3”攝影師劉子楠驗證了這種說法,“我老家東北,四川上學,北京工作,但最愛吃的就是天津煎餅餜子。”

特級烹飪大師趙嘉祥對天津小吃非常自信,他認為蒸煮烤烙炸等烹飪技法大多脫胎於小吃工藝,而各種名小吃更是各個大菜系的啟蒙階段。“你想想,當初小吃是沿街叫賣的謀生手段,你不用心做,東西不好吃,怎麼可能有人買?而且一傳就傳了數百年,這是跨越世紀的好吃啊。”

美食評論家張景雙也持同樣的觀點,“小吃能夠流傳至今,生命力還如此旺盛,其便於操作便於食用的特點不能忽視,比如煎餅餜子,最早叫‘煎餅裹著’,一張煎餅卷著就能吃,不用器皿不用碗勺不用店面桌椅。是最原生態的市民食品。”

趙永強記得,在美國紐約皇后區一條短短的商業街,開著好幾家天津館子,顧客絡繹不絕,燒餅餛飩煎餅餜子嘎巴菜老豆腐,天津大餅烙出四五層,直徑一尺多的大糖餜餅分割著賣,比現在咱們天津本地還地道,“說明什麼?說明無論何處,固守住本味,堅持正宗做法,就能夠得到認可。”

口味永遠是第一位的,堅持標準、工藝精細化是口味的保證——業內人士對此眾口一詞,行銷手段可以順應時代千變萬化,但口味一定不要“瞎胡鬧”。在現實經營中,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走出去也好擴大影響力也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產業規模化與堅持傳統做法的兩難選擇。

年紀輕、打扮時尚又有美術功底,張浩因為熟梨糕剛成“網紅”時,前去捧場的顧客只看到一個衣著光鮮的年輕小夥子在熟練操作,談笑風生,但一站幾小時、十幾小時的操作模式,也確實讓張浩曾經叫苦不迭,“店面和人不管怎麼時尚,這也是一個苦活兒累活兒。因為只有不停操作才有這道小吃的生命力。”但熟梨糕就是有現場表演的魅力在其中,失去手作的現場感就失去了這道小吃存在的意義。

類似問題還存在于許多天津小吃品種中。曾有住在梅江的客人來吃劉姐攤的煎餅餜子,鼓動她把攤位開到梅江去,“生意肯定好。”劉姐說自己還沒有想過擴大規模的事,一個人守著兩個秤子,一早上就夠累的了,“就是做家門口的小本生意,一套煎餅5塊多,想想都知道能賺多少。要是開個分店,誰做呢?雇人,不現實,漲價,那可能就不是我了。”

楊明倒是一直很堅定自己的“小而美”定位,規模化也是要擴充手作師傅的規模,而不是機器化生產,“控制其實是一個很高級的詞兒。從產品品相、品質,到企業體量的控制,可能更適合祥禾。”

趙嘉祥曾主廚的年代,焦溜肉片、糖醋裡脊、糖醋鯉魚都是吃功夫的菜,而現在售賣這幾道老菜的飯店寥寥無幾,“一道糖醋鯉魚炸制就需要半小時,從魚皮、魚肉炸透到魚刺,現在的飯店要求廚師的出菜量,這樣工藝繁複、耗時費工的菜在許多飯店漸漸淘汰了。”但是,費工夫和好品質相輔相成,趙大師覺得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總有懂經營的老闆會珍惜這些老菜,並且可以把它當作經營亮點。類似於我們的手作小吃品種,快節奏下,它的原生態反而彌足珍貴。

相比品質把控,困擾楊明、張浩們的反而是願意投身於小吃、中式點心行當的人才極度短缺問題。張浩招聘員工,條件是年輕、形象好,但是人實在難招,“年輕孩子願意吃這個苦的不多,所以照顧幾家店也比較辛苦,老父親有時都是手紮著繃帶在操作。”而相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幹西式糕點,中式點心卻少有人問津,有愛好西式甜點的女孩說,“做蛋糕多酷啊,穿得也特帥,工作環境乾淨,分分鐘酷炫朋友圈。”楊明的父親親手帶了七八個徒弟,徒弟又帶徒弟,完全出師的現在有三四十人,“願意投身中式點心的人太少了,其實,很多傳統美學的東西都能貫穿到糕點製作中。”楊明希望“舌尖3”的播出,能讓大家的觀念有所轉變,讓年輕人認識到中國小吃中國糕點的美和好。(“津雲”新聞編輯張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