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政能亮丨山東沒有新興互聯網企業背後的隱憂

文丨特約評論員 馬亮

“全國互聯網企業百強我省只有2家, 排名都在60名以後, 滴滴打車、支付寶、微信紅包等具有超前引領作用的創新模式, 都沒原創在山東。 ”

在2月22日召開的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上, 省委書記劉家義的長篇講話引發廣泛關注。

眾所周知, 不少地方政府官員熱衷於報喜不報憂, 即便認識到問題也不敢公開承認。 劉家義這番講話, 輿論不僅沒有唱衰山東省, 反而為其點贊。

能夠居安思危並未雨綢繆, 這種前瞻意識備受矚目。 但是, 在指陳發展痛點和問題所在的同時,

仍要清醒地認識到, 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殊非易事。

不久前, 當人們在嗟歎東北振興乏力時, 就不免談及“關外”山東省所面臨的類似挑戰。 山東省的經濟結構, 同樣是以國有企業和傳統資源型產業為主, 面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提速的難題。

對此, 劉家義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那就是為什麼山東省沒有出現滴滴打車這樣的新興互聯網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 這同創新創業土壤和營商環境不無關係。 從山東省的發展前景來看, 至關重要的是實現政商關係和營商環境的根本提升。

筆者所在的課題組最近對中國地級以上城市新型政商關係的評價顯示, 山東省的城市總體排名靠前, 雖然在所有省份中表現較佳,

但是仍然落後於上海、北京、浙江, 而且同江蘇、廣東、河北等省份尚有差距。

山東省一直以來都有很強的官本位思想。 如何進一步優化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改善營商環境並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所在。

今年恰逢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從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來看, 從過去一窮二白的計劃經濟轉變到朝氣蓬勃的市場經濟, 其中政府與市場的互動關係轉變至關重要。

在市場起步之際, 政府的助推不可或缺。 但是當市場發展起來以後, 則會反過來倒逼政府改革, 並對營商環境提出更高要求。 過去粗放式發展宣告終結, 而新興經濟形態則方興未艾。 可以說, 在互聯網時代, 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或“玩法”正在悄然改變。

過去依賴資源投入的經濟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 大而不強的經濟可能無法繼續領跑。

以網約車為例, 山東省多個城市都沒有遵循國務院和中央部委的指導意見, 而是嚴格禁止網約車, 甚至將其列為違法行為。

例如, 2017年8月4日, 大眾網發佈消息稱:記者從東營市交通運輸局獲悉, 近日, 部分私家車主或駕駛員在滴滴平臺註冊後在東營市區域內從事非法運營活動。 截止目前東營並未准許任何平臺和私家車輛從事專車運營。 東營網也曾發佈消息:私家車加盟“滴滴順風車”從事營運屬於違法行為。

這種簡單粗暴的監管態度和做法, 不僅有違共用經濟的發展趨勢, 而且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地方政府還沒有為迎接新舊動能轉換做好準備。

在中國向現代化國家邁進的新征程上, 還需要克服許多艱難險阻, 遇到的問題可能會更加複雜多變, 過去行之有效的做法也不再奏效。 特別是在當前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非常突出的情況下, 更加迫切需要各地政府能夠找差距和補短板。

人們期待更多地方政府能夠像山東省這樣, 直面挑戰並直陳問題, 而不是刻意回避問題或遮遮掩掩。 只有如此方能認清前路, 才能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蓬勃發展。

(作者馬亮系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