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句"媽,我愛你!"對於兒女來說真的很難麼?是我們愛的太羞澀?

“媽, 我愛你!”

不知有多少做子女的會對媽表達這句話?

如果說, 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暖心;

那麼, 兒子就是父母的堅強後盾, 剛強;

因為家中沒有女兒, 所以不知道天下的女兒會不會時常跟媽媽說:媽媽, 我想你了!媽媽, 我愛你!諸如此類的暖暖的言語。 畢竟, 女兒比較戀家。

作了好幾十年的兒子, 不知道是做為兒子的羞于表達還是繼承了父母的不善言辭。 不在父母這麼些年了, 從未表達, 總是覺得說不出口。

當然, 不說並不代表不愛, 只是難以言詞而已。

今年老媽突然對兒子說:你在北京十幾年了, 你每次一走就是一年,

你以為老媽不會想你麼?

拿出手指一算, 離開家十八年, 一雙手都已經數不過來了。 這麼些年, 這還是老媽頭回兒跟兒子這麼說。

當時的心情, 可以說是酸、苦、甘、辛、鹹五味俱全, 有點暖又有點痛。

當聽見這句話的時候, 感覺老媽真的慢慢老了。

不過, 做兒子的小I還是調皮了一下:您還會想我呢?我還以為你把我給忘了呢!

最後, 小I始終還是未能說出:老媽, 其實我也想您!

老媽的愛不在言語, 在於行動。

有人說:一個節, 你就把一年的所有節都給過了!

Why?

因為老媽給小I留著各個節日的食物, 應該算是老家的特有的吧?

老媽總說自己沒什麼本事, 不會賺錢。

但是在兒子心裡, 老媽絕地是全才, 生活小能手, 什麼都能自己幹。

看看全才老媽給大家露一手。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

說到清明節, 記憶有二!

一是雨後春筍。

一陣雷陣雨過後, 那春筍就像麵粉與小蘇打混合一樣嗖嗖往上漲, 黑壓壓的春筍一大片, 真的非常壯觀!對於未見過春筍的, 南方雨後春筍值得一遊, 當然, 帶上鋤頭親自襪一顆, 體驗會更好!

二是清明粿。

算不算是屬於我們那邊的特色呢?

畢竟小I見識太少, 反正很多地方都是沒有。

小時候喜歡吃甜的清明粿, 稱之為Mia Bo Guo(笨蛋粿)。 老媽說你們吃完這種清明粿, 以後都成傻子。 我們還當真了, 長大後才證明:吃Mia Bo Guo不會成為傻子!

長大後喜歡吃咸的清明粿, 餡兒是:筍 + 生菜 + 肉, 很香。

據網上資料記載, 漳州、慶元、順昌、福州、武夷等地區比較盛行。

對於青色的野草貌似各地區不一樣, 有的用艾葉。 小I家用的是Chi Mu Tou, 小時候拿著籃子在田野裡要摘上個一天半載的。

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 也叫粽子節。

南方的四角粽子和北方的三角粽子區別還是很大的。

北方的有純糯米粽子, 蘸白糖吃。

南方四角粽子裡面帶餡兒,

肥中帶瘦, 大家稱之為鮮肉粽, 味道那個美, 那個香(說到這裡, 估計某人得流口水了。 流口水的自覺底下留下你的痕跡)。

小時候的餡兒那可就多了, 因為家裡人口多, 所以每次過節都得做上百個。

青豆粽子(帶肉)、蠶豆粽子(帶肉)、梅乾菜粽子(帶肉)、紅豆粽子(甜的)。 還有很多人家做魚頭粽子(帶辣的), 小時候的花樣多。 現在因為吃的東西多了, 所以做不了那麼多, 基本是梅乾菜鮮肉粽子。

農曆七月十五, 米粉糕。

紅色的是紅糖。

綠色的是白糖, 加了綠色蔬菜的汁兒。

小時候, 喜歡一層一層撕開吃。

據老媽說, 做這個她都害怕, 害怕控制不好, 就成了麵團了。

南方湯圓,一次能吃十個。

老媽說:做法很簡單,挖個洞,放點餡兒,捏起來就可以了。

大年三十那個晚上,小I還親自做了一個,被老媽嫌棄說你這樣的湯圓估計只有你自己敢吃。

大年三十晚上做完,年初一早上吃。

肉圓,剛出鍋的時候特別好吃,放點米酒,一口氣吃三個。

過年的時候必備的一道菜。

青菜包。

過年的時候必備的一道菜。

豆腐包。

過年的時候必備的一道菜。

老媽自製豆腐。

把豆腐埋在灰燼裡,吸幹水分就成了豆腐乾。

大家開玩笑說,如果讓城裡人看見豆腐乾埋在那麼髒的灰裡,他們還敢吃麼?

一年中最盛大的晚飯 - 年夜飯。

在允許放鞭炮的時候,家家戶戶都爭奪放頭響開吃年夜飯,一旦有人開始放炮,意味著通知大家,我們開始吃年夜飯了。一聽到鞭炮聲,老媽就開始著急了,然而挨駡的總是幫不上忙的老爸。如今不允許放鞭炮了,所以這個年有點靜。

以下各位老媽的傑作,對她們說一句:媽,您辛苦了!

中國有個優良美德,叫做謙虛。

滿滿的一桌菜,每戶人家都說我家沒菜。

你們看看,這叫沒菜麼?

不管桌子多大,菜滿桌不算啥,還得是碟上碟。

這架勢,城裡人看了是不是要抖三抖?

這樣全能型的老媽,是不是應該為她點個贊呢?

吃飯的時候會問小I:你會想家麼?

小I會說:不想!

因為說想了,心疼的總是老媽。

其實,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外長久了,誰不想家呢?

雖然嘴上說不出,但是,文字還是可以的。

借此寶地,向老媽說一句:媽,我愛你!

南方湯圓,一次能吃十個。

老媽說:做法很簡單,挖個洞,放點餡兒,捏起來就可以了。

大年三十那個晚上,小I還親自做了一個,被老媽嫌棄說你這樣的湯圓估計只有你自己敢吃。

大年三十晚上做完,年初一早上吃。

肉圓,剛出鍋的時候特別好吃,放點米酒,一口氣吃三個。

過年的時候必備的一道菜。

青菜包。

過年的時候必備的一道菜。

豆腐包。

過年的時候必備的一道菜。

老媽自製豆腐。

把豆腐埋在灰燼裡,吸幹水分就成了豆腐乾。

大家開玩笑說,如果讓城裡人看見豆腐乾埋在那麼髒的灰裡,他們還敢吃麼?

一年中最盛大的晚飯 - 年夜飯。

在允許放鞭炮的時候,家家戶戶都爭奪放頭響開吃年夜飯,一旦有人開始放炮,意味著通知大家,我們開始吃年夜飯了。一聽到鞭炮聲,老媽就開始著急了,然而挨駡的總是幫不上忙的老爸。如今不允許放鞭炮了,所以這個年有點靜。

以下各位老媽的傑作,對她們說一句:媽,您辛苦了!

中國有個優良美德,叫做謙虛。

滿滿的一桌菜,每戶人家都說我家沒菜。

你們看看,這叫沒菜麼?

不管桌子多大,菜滿桌不算啥,還得是碟上碟。

這架勢,城裡人看了是不是要抖三抖?

這樣全能型的老媽,是不是應該為她點個贊呢?

吃飯的時候會問小I:你會想家麼?

小I會說:不想!

因為說想了,心疼的總是老媽。

其實,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外長久了,誰不想家呢?

雖然嘴上說不出,但是,文字還是可以的。

借此寶地,向老媽說一句:媽,我愛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