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愛心修鞋店”的春節堅守

人閑地生草, 人勤百業興。 2月18日大年初三, 天還濛濛亮, 延吉市第八中學附近路口的一棟“愛心修鞋店”已熱鬧起來, 經營店鋪的全永春夫婦正在這裡擺攤修鞋。

全永春夫婦是延吉市新興街道修鞋匠中的一把好手。 記者採訪時, 全永春正用戳刀用力打磨著鞋底。 “這個店開得不容易, 過節了, 我們夫婦不休息, 為街坊鄰里提供便利, 就是回報他們最好的方式。 ”全永春一邊工作, 一邊和記者聊著。 全永春自幼患有小兒麻痹症, 雙腿不能直立, 妻子金花也因1歲生病時用錯藥, 致雙腿殘疾。 夫妻倆雙腿殘疾, 卻有一雙靈巧的雙手。

全永春會木工、修鞋、配鑰匙、理髮、磨菜刀等, 金花會裁剪、做服裝。 全永春從17歲就開始跟師傅學習木工活兒, 靠打立櫃、箱子等傢俱維持生計。 但隨著高檔傢俱流行, 全永春接到的活兒越來越少, 他又跟著裝修隊幹起了裝修。 “別看我腿腳不好使, 靠著咱這雙巧手, 照樣輕鬆上下腳手架。 ”全永春遺憾地說, 隨著年事漸高, 體力大不如從前, 他只能重新學門手藝謀生。

1997年, 全永春開始學修鞋, 但修鞋人怕增加對手, 沒人肯教他。 無奈之中, 他只能每次拿著一雙舊鞋到修鞋店, 在攤位前一坐就是一天, 在閒聊中看修鞋師傅怎麼修, 記住步驟, 再回家反復練習, 終於成為技藝高超的修鞋匠。 為方便女兒上學, 全永春在延吉市第八中學附近租了一間小房子修鞋,

後因收入太少, 不能及時交房租, 房東將房子收回。 全永春和金花只好帶著修鞋工具露天擺攤, 一干就是10多年。 2008年, 通過相關部門協調, 全永春一家搬進廉租房, 終於有了安定居所。

搬進廉租房後, 全永春白天打零工, 晚上抽時間幫鄰居們修鞋、配鑰匙、換水管。 2014年, 女兒畢業去上海打工, 夫妻倆商議再次擺攤修鞋, 自食其力, 為街坊鄰里提供便民服務。 2015年, 全永春在延吉市新興街道民和社區、延吉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延吉市供電公司等部門協調幫助下, 在延吉市第八中學對面的社區門口建起修鞋店。 社區還給全永春夫婦的修鞋店製作一個牌子, 稱為“愛心修鞋店”。

趕來店裡粘鞋底的金阿邁告訴記者:“做生意,

就是要勤快、誠信經營, 永春夫婦節假日從來不休息, 方便了街坊, 也富足了自己, 我真心佩服他們。 ”

“現在, 全社會都關愛殘疾人, 國家出臺各種政策扶助我們, 只靠國家的扶持, 不能更好地體現自己存在的價值, 通過自己的勞動付出做一件對社會有益、自己受益的事, 對我們這些殘疾人來說, 比賺錢更重要。 ”談到新的一年, 全永春夫婦樸實地說, 希望本本分分做人, 實實在在做事, 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自力更生。

記者 鄧新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