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快視頻危機或成契機,周鴻禕亟需摒棄“流氓基因”

文|浮萍

“顛覆者”是外界送給周鴻禕的標籤, 褒獎他的創新精神和鬥爭勇氣, 可以在BAT壟斷的互聯網江湖殺出一條血路來, 將360從零做到千億市值。

人們懷念周鴻禕, 也需要周鴻禕這樣的草莽人物, 打破山頭林立的江湖, 闖出自己的一條道, 但是“顛覆者”的背面就是不守秩序, 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瘋狂生長。

360早期的崛起之路便是如此, 強行搭載、攔截流量、後臺啟動監測等相對不道德的行為比比皆是, 在網上隨便搜一下“360做了哪些惡”, 結果數以萬計。 為此周鴻禕和360一路得罪了無數同行, 也曾經遭到網友的聲討。

這是周鴻禕成功的基因, 已經深入360公司骨髓, 只是沒想到從美國退市一路綠燈完成國內借殼上市的節骨眼上, 基因的“劣根性”再次暴露出來, 最終釀成輿論危機。

雖然快視頻方面先後發佈兩則聲明對這件事情進行解釋, 但是外界對其中說辭仍然持有懷疑態度, 矛頭直指360和周鴻禕, 指責其不法行為。

這件事情對於360和周鴻禕來說是一個危機, 但又何嘗不是一個契機, 已經完成借殼最後一步意味著360已經正式登陸國內資本市場, 成為國內的一家公眾公司。

以往草莽生長的手法和手段已經不適用新階段的360和周鴻禕,

它們都亟需重新“洗白”自己的基因。

周鴻禕視頻夢頻死, 手握巨額流量難以有效變現

周鴻禕對視頻業務的愛好, 是眾所周知的。

早在2015年, 360安全業務初步成熟的時候, 周鴻禕就打起了視頻的主意。 當時他選擇的是與同樣有著視頻情節的光線王長田一起合作, 推出先看網。

這個網站是由360和光線合資成立的, 其中360負責網站導流, 光線負責運營和內容建設, 目的是打造成中國的“NETFLIX”, 開發付費影視業務。

但是周鴻禕獨來獨往的性格並不適合與人為伍, 因為運營上的諸多細節性問題, 最終360和光線友好分手, 從先看網撤資、撤人;留下光線獨自一人苦苦支撐, 最後在2017年光線也徹底放棄, 這個嘗試性運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從先看網全身而退的周鴻禕, 很快將視線瞄準在直播業務上, 於2015年6月份推出了花椒直播, 周鴻禕高調月臺, 不僅參與產品的打磨, 還親自下場做主播, 直播分享他的日常生活, 帶來一波流量關注。

因為趕上了風口, 花椒直播曾一度衝擊到行業第二的位置;但是隨著直播關注度的下降, 花椒直播也迅速衰落, 管理層走了好幾茬、業務方向也換了好幾次, 目前處於不溫不火的尷尬生存期。

隨後在視頻領域動作頗大的水滴直播、直播答題百萬贏家都因為複雜的原因而處於實質上關停的狀態, 其中水滴直播因侵犯用戶隱私而永久性關閉;另一個直播答題軟體百萬贏家則因政治問題和許可證多種因素綜合之下被迫關閉。

周鴻禕寄予厚望的視頻創業到現在為止,都是暗淡收場。

“顛覆者”周鴻禕為什麼做不好視頻?

360做視頻業務按理說是順水推舟的事情,手握360系巨大的流量資源,周鴻禕每推出的一款產品都是出生自帶光環。

為什麼一直做不好呢?

歸根結底還是基因不同。吳軍老師在他的成名作《浪潮之巔》中曾經提出一個有趣的基因理論,比如說騰訊公司做社交就是天生基因,在這一領域很容易成功,轉換跑道則很容易失敗。電子商務、影視業務做得都不是特別成功,因為與自身的基因不符合。

360自然是不具備做視頻的基因,很難做好這一塊業務。360的問題比這個基因更為複雜,因為周鴻禕本身十分強勢、敢言敢說,雖然在3Q大戰中能夠占到一些便宜,但是得罪太多的人,尤其是那些高度緊張的競品們,長期生活在周鴻禕高調、嘴炮之下,遇到機會便會成倍地反撲。

周鴻禕每次遇到事情都往“黑公關”身上推,雖然不道德、不是正面認錯改正的態度,刻意引導輿論,但是他這個段位的人不會空口瞎說,每次危機背後都有競爭對手的推波助瀾。

360早期號稱是做網路安全的軟體,但是起家並不是很乾淨。強行搭載、強行運行,見縫插針獲取用戶等“黑歷史”,讓大眾一度對他的印象都是“流氓軟體”,對他的厭惡之情可見一斑。

即使發展成熟後,這種基因文化並沒有被消滅,反而在一些創業項目上頻繁展現,終於積累在快視頻上爆發了,面對盜用帳號、盜用內容的行為,大V、官方機構和國外內容方憤而反擊,將事情進一步鬧大。

如果360能夠改掉之前的“流氓本性”,也不至於鬧到現在這種人人落井下石的地步。

完成借殼的360繼續規範自己的行為

360以前“流氓起家”雖然有原罪,但是好歹在美國資本市場實現上市,國內輿論對他的影響並不大,周鴻禕事實上也不是很關心國內的輿論,更關心的是華爾街怎麼看。

但是如今回歸A股成功,並且受到了極高的禮遇。不僅特事特辦火速上會,火速過審,從借殼江南嘉捷開始到所有手續完成不過3個月時間,已經創造了國內資本市場的紀錄。

而且還為360破例修改了規則,簡稱三六零就算了,甚至連證券代碼也由SH601313變為SH600360,這可是歷史上破天荒地為一個公司修改證券代碼,體現了監管層對於360的重視程度。

如今的360已經是純正的國內上市企業,又被監管層當作互聯網標誌性企業特殊對待,已經將公司和周鴻禕高調地推向了市場,推向全國人民的面前。

這種情況下,周鴻禕最聰明也是最正確的做法就是低調、不要惹出什麼事端,讓所有人都交不了差。

或許快視頻事件對於360來說,是一個危機更是一個契機,借由這件事情暴露出來的“流氓基因”可以徹底反思,杜絕在28號複牌的若干時間裡,再犯類似的錯誤。

周鴻禕和360都需要“清清爽爽”地做人。

其中水滴直播因侵犯用戶隱私而永久性關閉;另一個直播答題軟體百萬贏家則因政治問題和許可證多種因素綜合之下被迫關閉。

周鴻禕寄予厚望的視頻創業到現在為止,都是暗淡收場。

“顛覆者”周鴻禕為什麼做不好視頻?

360做視頻業務按理說是順水推舟的事情,手握360系巨大的流量資源,周鴻禕每推出的一款產品都是出生自帶光環。

為什麼一直做不好呢?

歸根結底還是基因不同。吳軍老師在他的成名作《浪潮之巔》中曾經提出一個有趣的基因理論,比如說騰訊公司做社交就是天生基因,在這一領域很容易成功,轉換跑道則很容易失敗。電子商務、影視業務做得都不是特別成功,因為與自身的基因不符合。

360自然是不具備做視頻的基因,很難做好這一塊業務。360的問題比這個基因更為複雜,因為周鴻禕本身十分強勢、敢言敢說,雖然在3Q大戰中能夠占到一些便宜,但是得罪太多的人,尤其是那些高度緊張的競品們,長期生活在周鴻禕高調、嘴炮之下,遇到機會便會成倍地反撲。

周鴻禕每次遇到事情都往“黑公關”身上推,雖然不道德、不是正面認錯改正的態度,刻意引導輿論,但是他這個段位的人不會空口瞎說,每次危機背後都有競爭對手的推波助瀾。

360早期號稱是做網路安全的軟體,但是起家並不是很乾淨。強行搭載、強行運行,見縫插針獲取用戶等“黑歷史”,讓大眾一度對他的印象都是“流氓軟體”,對他的厭惡之情可見一斑。

即使發展成熟後,這種基因文化並沒有被消滅,反而在一些創業項目上頻繁展現,終於積累在快視頻上爆發了,面對盜用帳號、盜用內容的行為,大V、官方機構和國外內容方憤而反擊,將事情進一步鬧大。

如果360能夠改掉之前的“流氓本性”,也不至於鬧到現在這種人人落井下石的地步。

完成借殼的360繼續規範自己的行為

360以前“流氓起家”雖然有原罪,但是好歹在美國資本市場實現上市,國內輿論對他的影響並不大,周鴻禕事實上也不是很關心國內的輿論,更關心的是華爾街怎麼看。

但是如今回歸A股成功,並且受到了極高的禮遇。不僅特事特辦火速上會,火速過審,從借殼江南嘉捷開始到所有手續完成不過3個月時間,已經創造了國內資本市場的紀錄。

而且還為360破例修改了規則,簡稱三六零就算了,甚至連證券代碼也由SH601313變為SH600360,這可是歷史上破天荒地為一個公司修改證券代碼,體現了監管層對於360的重視程度。

如今的360已經是純正的國內上市企業,又被監管層當作互聯網標誌性企業特殊對待,已經將公司和周鴻禕高調地推向了市場,推向全國人民的面前。

這種情況下,周鴻禕最聰明也是最正確的做法就是低調、不要惹出什麼事端,讓所有人都交不了差。

或許快視頻事件對於360來說,是一個危機更是一個契機,借由這件事情暴露出來的“流氓基因”可以徹底反思,杜絕在28號複牌的若干時間裡,再犯類似的錯誤。

周鴻禕和360都需要“清清爽爽”地做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