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錦江區啟動“社區夥伴計畫” 共建共治共用美好家園

近日, 錦江區啟動“社區夥伴計畫”, 並將該計畫納入2018年社區發展治理重點工作, 通過以居民為主體的集體行動, 建設“有溫度”的社區生活共同體。

據悉, 錦江區“社區夥伴計畫”的起源地正是翡翠城社區。 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大會召開後, 東光街道翡翠城社區在我區率先探索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夥伴計畫”模式, 通過“夥伴牽手”、“夥伴睦鄰”、“夥伴成長”、“夥伴互助”、“夥伴融入”五大板塊相互聯動, 書寫了共建共治共用城鄉社區治理的生動實踐。

夥伴牽手

社區黨建組團發展

“夥伴牽手”黨建組團模式, 以社區黨委為核心牽起轄區企業的手、牽起自組織的手、牽起社會組織的手、牽起了黨員群眾的手, 大家心手相連, 整合轄區党建資源。

為豐富院落黨支部、“非公企業”黨支部的黨員活動和樓宇工會活動, 翡翠城社區建立了“1+1+5+N”社區黨建組團體系, 即社區黨委+直聯黨組織+五個院落黨支部+若干個“兩新”黨支部。

社區黨委的“三會一課”不僅有居民黨員參加, 也有轄區“兩新”黨員參加, “三會一課”成為了開展“非公企業”黨支部聯建、企業文化與工會活動聯辦的紐帶。 通過這個紐帶, 整合“非公企業”資源, 形成了微黨課+茶館文化+傳統節日+法治講堂+文化體育活動等多種類型的學習形式。 同時“夥伴牽手”以服務黨員群眾為目的研究特色活動, 採取“非公企業”黨支部“點菜”、院落黨支部“選菜”、直聯黨組織“配菜”和社區黨委“上菜”的方式開展黨員特色活動, 廣泛調動黨員的積極性。

通過“夥伴牽手”模式, 翡翠城社區啃下了不少“硬骨頭”。 在翡翠城二期與四期裡各建有一個日間照料中心, 免費為社區老人提供康復理療、棋牌娛樂、閱覽講座等服務。 但這兩個日間照料中心的建設卻曾遭到業委會及部分業主強烈反對。 為了化解矛盾, 院落黨支部多次邀請業委會成員、黨員代表、長者代表、居民小組長、樓棟長召開溝通會, 通過學法、表決、意見收集、結果公示等措施,

最終使得“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在翡翠城二期、四期兩個院落成功實施。

夥伴睦鄰

居民院落良序共治

在院落治理過程中, 必然會產生很多矛盾, 如何化解和處理這些矛盾, 營造舒心的居住環境呢?翡翠城社區建立了院落事務協商的“三會模式”, “三級物業矛盾糾紛調處機制”, 院落黨支部、自組織、細胞組織“三支隊伍”助推和睦鄰里關係。

“三會模式”, 即聯席會、溝通會、測評會。 聯席會以社區居委會為主體, 由院落黨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部分業主等參加, 定期和不定期組織開展工作商議。 溝通會以各院落業委會為主體, 邀請院落黨支部、相關業主召開, 向他們通報業委會工作, 收集大家對當前工作的建議或意見, 並進行釋疑解惑,

及時消除居民住戶的疑惑。 測評會堅持“給誰服務, 讓誰評價”, 物業公司每年至少組織一次, 由居民小組長、樓棟長、居民代表參加, 針對交流會提出的意見, 結合測評結果, 物業公司現場進行回應, 倒逼物業公司提升服務品質。

物業矛盾糾紛三級調處機制末端是“院落物業矛盾疏導化解室”, 二級是“社區物業矛盾協商調處站”, 整合社區的資源力量, 發揮社區兩委、院落黨支部、業委會老黨員、老幹部等骨幹力量的作用, 在社區內調處化解矛盾糾紛。 截至目前, 通過物業矛盾調處化解平臺, 共調處物業矛盾糾紛68件, 其中化解矛盾糾紛66件, 上報街道2件。

院落黨支部和自組織、細胞組織“三支隊伍”在院落治理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主動發現矛盾點,積極介入化解。目前,翡翠城社區文化團隊已有約380餘人,社區院落自組織成員包括居民小組長和樓棟長共76名,大家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形成了“舒心美好、良序善治”的和睦鄰里關係。

夥伴成長

社區共用優質教育

翡翠城社區成立了翡翠城社區教育工作站,遵循年齡結構全覆蓋原則,將居民劃分為了0-3歲的嬰幼兒,4-6歲的學齡前兒童,小學年齡段以及中青年和老年群體。撬動轄區優質教育資源,把駐區商企“引進來”參與社區教育活動,同時調動學校的資源向社區開放,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群體有針對性開設了26項社區教育課程。

翡翠城社區針對嬰幼兒開展親子故事會、親子音樂感受等早教活動;針對4-6歲學齡前兒童,以興趣為導向,開設少兒戲劇表演、少兒語言提升、少兒英語、少兒美術、機器人培訓等特色課程;針對小學年齡段兒童,利用週末和寒暑假時間開設硬筆書法、探索英語、手工、國學、象棋、圍棋、乒乓球及親子烘焙、親子花藝等多種社區教育活動。

通過未成年人的活動開展,轄區年輕家長群體也參與到了社區教育活動當中。結合轄區年輕居民群體文化層次高、精神文化需求突出的特點,翡翠城社區採取問需的方式,開展花藝、瑜伽、美術、烘焙、靚媽合唱班等多元化課程,滿足居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時,翡翠城社區也針對老年群體,開展了舞蹈培訓班、合唱培訓班、柔力球培訓班、太極拳培訓班等喜聞樂見的公益課堂,增強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

2017年以來,社區教育參與人數已達6000人次,幼教活動參與人次已達4000人次。各類社區教育活動的開展提升了社區教育的高品質發展,增強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夥伴互助

鄰里守望愛在身邊

“我們退休了,有大把的時間,享受了這麼久的無償服務,我們也該為比我們年級更大的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務了。”翡翠城社區二期、四期的日間照料中心為老人提供免費服務,老人們在豐富業餘生活之餘,主動提出了互助服務的想法。於是“我在你身邊”互助會自組織應運而生。“一個人吃飯太孤單,孩子們一離家,一大桌子飯菜自己也吃不完,不如與大家一同分享。”互助會的成員們在一起分享午餐,不定期相互上門關心身體狀況。目前,互助會成員從2人發展到了48人。

除了老人,社區的年輕媽媽們也聚焦孩子們的成長開展互幫互助。一天,李麗華等三位社區內的年輕媽媽找到了社區,表示成都市社會工作協會打造了一個“微笑書屋”項目,可以為前來申請專案的市民免費提供圖書閱讀,希望社區能提供一個可以供家長和孩子們進行親子閱讀的場所。年輕媽媽們的訴求立刻引起了翡翠城社區的高度重視。社區在征得廣大居民同意後,在社區“五有平臺”內打造了一個“社區微笑書屋”,並針對學齡前兒童的需求購置了一批繪本圖書,為社區的家長和學齡前兒童們提供了一個適合親子閱讀的場所。而社區內12位年輕媽媽也自願成立了一支“微笑媽媽志願者隊伍”,在每週末為前來微笑書屋閱讀的兒童們提供“微笑媽媽講故事”、“幼兒繪本導讀”等無償服務,深受社區廣大家長和孩子們的好評,微笑書屋儼然已經成了社區學齡前兒童們最喜歡的“樂園”。

夥伴融入

助力社區全員參與

社區發展離不開轄區內每一個主體的支援,除了服務好轄區居民,翡翠城社區還致力於商家與外籍人士的社區融入,促進社區多元主體融合發展。

4月10日,一群志願者在翡翠城廣場集結,翡翠城社區與轄區企業共同開展了“一起行動·關懷社區”活動。志願者們與居民共同打造維護“微景觀”,組織居民與老人一同遊園,開展“咖啡渣”環保栽植與幼兒“咖啡豆”環保手工繪畫活動,豐富社區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發動群眾力量參與社區建設。而這項活動正是“夥伴融入”的真實體現。翡翠城社區將轄區企業視為社區的夥伴,積極對接轄區企業搭建合作平臺,讓企業發揮專長,推動自身品牌的宣傳,助力社區治理。

同時,翡翠城社區利用“夥伴融入”的服務理念,為居住在轄區內的國際友人提供參與社區共治的平臺,建立了國際友人線上與線下的交流互動平臺,並在此基礎上培育翡翠城社區國際化義工團隊,增進國際友人與社區居民之間的相互認識與理解,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推動外籍人士以志願者或義工的身份參與到社區服務中。開展“漢語橋”語言培訓、中國節慶日活動、外國傳統慶典日等文化活動,創建多文化融合社區。開展涉外法律服務,維護外國公民、法人在社區的正當權益。不同國籍、種族、民族、文化背景、思維方式、社區理念的成員交匯共生,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互交融,使翡翠城社區走向國際化,成為多元文化共存、交融、發展的精神家園。

文:陳玉婷

圖:陳玉婷

主動發現矛盾點,積極介入化解。目前,翡翠城社區文化團隊已有約380餘人,社區院落自組織成員包括居民小組長和樓棟長共76名,大家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形成了“舒心美好、良序善治”的和睦鄰里關係。

夥伴成長

社區共用優質教育

翡翠城社區成立了翡翠城社區教育工作站,遵循年齡結構全覆蓋原則,將居民劃分為了0-3歲的嬰幼兒,4-6歲的學齡前兒童,小學年齡段以及中青年和老年群體。撬動轄區優質教育資源,把駐區商企“引進來”參與社區教育活動,同時調動學校的資源向社區開放,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群體有針對性開設了26項社區教育課程。

翡翠城社區針對嬰幼兒開展親子故事會、親子音樂感受等早教活動;針對4-6歲學齡前兒童,以興趣為導向,開設少兒戲劇表演、少兒語言提升、少兒英語、少兒美術、機器人培訓等特色課程;針對小學年齡段兒童,利用週末和寒暑假時間開設硬筆書法、探索英語、手工、國學、象棋、圍棋、乒乓球及親子烘焙、親子花藝等多種社區教育活動。

通過未成年人的活動開展,轄區年輕家長群體也參與到了社區教育活動當中。結合轄區年輕居民群體文化層次高、精神文化需求突出的特點,翡翠城社區採取問需的方式,開展花藝、瑜伽、美術、烘焙、靚媽合唱班等多元化課程,滿足居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時,翡翠城社區也針對老年群體,開展了舞蹈培訓班、合唱培訓班、柔力球培訓班、太極拳培訓班等喜聞樂見的公益課堂,增強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

2017年以來,社區教育參與人數已達6000人次,幼教活動參與人次已達4000人次。各類社區教育活動的開展提升了社區教育的高品質發展,增強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夥伴互助

鄰里守望愛在身邊

“我們退休了,有大把的時間,享受了這麼久的無償服務,我們也該為比我們年級更大的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務了。”翡翠城社區二期、四期的日間照料中心為老人提供免費服務,老人們在豐富業餘生活之餘,主動提出了互助服務的想法。於是“我在你身邊”互助會自組織應運而生。“一個人吃飯太孤單,孩子們一離家,一大桌子飯菜自己也吃不完,不如與大家一同分享。”互助會的成員們在一起分享午餐,不定期相互上門關心身體狀況。目前,互助會成員從2人發展到了48人。

除了老人,社區的年輕媽媽們也聚焦孩子們的成長開展互幫互助。一天,李麗華等三位社區內的年輕媽媽找到了社區,表示成都市社會工作協會打造了一個“微笑書屋”項目,可以為前來申請專案的市民免費提供圖書閱讀,希望社區能提供一個可以供家長和孩子們進行親子閱讀的場所。年輕媽媽們的訴求立刻引起了翡翠城社區的高度重視。社區在征得廣大居民同意後,在社區“五有平臺”內打造了一個“社區微笑書屋”,並針對學齡前兒童的需求購置了一批繪本圖書,為社區的家長和學齡前兒童們提供了一個適合親子閱讀的場所。而社區內12位年輕媽媽也自願成立了一支“微笑媽媽志願者隊伍”,在每週末為前來微笑書屋閱讀的兒童們提供“微笑媽媽講故事”、“幼兒繪本導讀”等無償服務,深受社區廣大家長和孩子們的好評,微笑書屋儼然已經成了社區學齡前兒童們最喜歡的“樂園”。

夥伴融入

助力社區全員參與

社區發展離不開轄區內每一個主體的支援,除了服務好轄區居民,翡翠城社區還致力於商家與外籍人士的社區融入,促進社區多元主體融合發展。

4月10日,一群志願者在翡翠城廣場集結,翡翠城社區與轄區企業共同開展了“一起行動·關懷社區”活動。志願者們與居民共同打造維護“微景觀”,組織居民與老人一同遊園,開展“咖啡渣”環保栽植與幼兒“咖啡豆”環保手工繪畫活動,豐富社區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發動群眾力量參與社區建設。而這項活動正是“夥伴融入”的真實體現。翡翠城社區將轄區企業視為社區的夥伴,積極對接轄區企業搭建合作平臺,讓企業發揮專長,推動自身品牌的宣傳,助力社區治理。

同時,翡翠城社區利用“夥伴融入”的服務理念,為居住在轄區內的國際友人提供參與社區共治的平臺,建立了國際友人線上與線下的交流互動平臺,並在此基礎上培育翡翠城社區國際化義工團隊,增進國際友人與社區居民之間的相互認識與理解,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推動外籍人士以志願者或義工的身份參與到社區服務中。開展“漢語橋”語言培訓、中國節慶日活動、外國傳統慶典日等文化活動,創建多文化融合社區。開展涉外法律服務,維護外國公民、法人在社區的正當權益。不同國籍、種族、民族、文化背景、思維方式、社區理念的成員交匯共生,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互交融,使翡翠城社區走向國際化,成為多元文化共存、交融、發展的精神家園。

文:陳玉婷

圖:陳玉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