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育豬是什麼意思?保育豬是多大?

我們經常聽說保育豬, 但是保育豬是什麼意思?保育豬是多大?保育豬指仔豬斷奶至保育結束這一階段, 簡稱斷奶仔豬, 其生長發育快、對疾病的易感性高等特點, 需要要精心餵養, 通常為5周。

保育豬是什麼意思?

集約化養豬生產中, 通常把斷乳至60-75日齡的仔豬稱為保育仔豬。 它是繼哺乳仔豬管理後的另一重要生產階段。 同等條件下, 隨斷乳時間的縮短(21-28天), 保育仔豬的育成率也隨之降低。 而保育期內仔豬的增重率和健康狀況, 對其後期的發育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斷乳後一周內仔豬負增重的個體,

要比日增重100-150g的個體遲15天左右上市。

豬的生長發育主要有三個階段:哺乳階段、保育階段、生長肥育階段。

哺乳階段:指仔豬出生至斷乳階段, 一般為3~5周。 哺乳期仔豬處於生命早期, 容易受外界環境的不良影響而生病, 飼養管理不善還會導致仔豬死亡, 因此, 加強哺乳期仔豬的飼養管理, 是提高仔豬成活率和養豬效益的關鍵環節。

保育階段:指仔豬斷奶至保育結束這一階段, 通常為5周。 仔豬斷奶後失去與母豬共同生活的環境, 加上飼料類型和環境發生改變, 對其生長發育是很大的應激, 這一階段的豬容易掉膘, 體質虛弱, 發病率增加, 飼養管理不當容易形成僵豬, 甚至死亡。 因此, 搞好斷乳前後仔豬的飼養管理十分關鍵。

生長肥育階段:指仔豬保育結束進入生長舍飼養, 直至出欄這一階段, 一般為16.5周(約70~180日齡)。 此階段是豬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 也是養豬經營者獲得經濟效益的重要時期。 飼養管理中應加強營養供給, 提供充足潔淨的飲水, 搞好舍內外的環境衛生和疫病防治工作, 以保證豬只充分的生長發育。 育肥豬是指100斤以後的!

保育仔豬面臨的問題

●斷乳時的應激

集約化生產多採用一次性斷乳法, 母豬由分娩舍轉入配種或妊娠舍待配, 仔豬直接或原圈飼養一周後進入保育舍。 仔豬離開母體、轉群、調群等生活條件的突然變化, 無疑給仔豬的正常生理活動造成巨大應激。

●消化機能的應激

仔豬由原來靠液體的母乳和少量的開口料供給營養,

轉變為全部以固形飼料來供給, 由於其消化機能尚未完善, 能否適應現有飼料的營養成分和其中一些特殊過敏因數, 對仔豬來講, 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環境變化的應激

集約化豬場的分娩舍和保育舍內的環境通常有區別。

這包括:圍欄結構和面積、供料系統、供水系統、溫度、通風、光照條件等。 仔豬失掉分娩舍原有環境, 去適應保育舍環境, 建立新的生活習慣和位序關係。 不良的保育環境將會使低位序的豬只難以適應甚至無法生存。

●管理變化的應激

分娩哺乳管理與保育管理是不同的,

這包括:飼養操作制度、環境條件控制、群體大小、飼養密度、組群方式、調教方法、必要的操作(如免疫、治療)等。 人為管理條件上的變更,

對保育豬群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保育豬五臟六腑和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 功能不全, 無法抵抗複雜的應激環境, 發病率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