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漂IT男返鄉創業,草根逆襲回憶錄(下)

接上文

擁抱過後, 示意讓我坐下好好聊。

說了一下公司目前的情況, 現在公司有三個開發, 在用友總部讓一個朋友幫指導培訓, 現在著急有幾個項目, 也不知道該做不該做, 選哪個來做, 也讓我也參謀參謀…

她把整體情況介紹完後, 我有所瞭解了。 而且, 很驚訝, 還有一個之前做專案認識的朋友, 他也在這個公司裡, 之前總技術群裡一起討論項目和技術的事。

我先從專案的事開始討論, 瞭解這幾個專案情況後, 再根據現有人員和我將要做的專案取捨。 聊了一個多小時, 她說有事先走了。 通過交流, 我知道接下裡我要做的事情了,

事兒還是比較多, 包括收集篩選簡歷、招聘面試、溝通項目需求、評估工作量…等等..

我排了一張excel表格, 什麼時間段做什麼事情, 在每一項事後面預留是否完成、完成時間, 及預留備註上這個事的結果描述, 排好這個表格, 搜了幾個簡歷(也在這張表格裡備註上), 看到外面, 天黑了…正好肚子也餓了, 收拾東西準備回去, 一路上滿腦子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當天晚上, 我想換掉2年前的那台二手T42(那時候的IBM還沒有貼上Lenovo), 然後就在京東、亞馬遜上看看。

這回捨得買新電腦, 而不買二手的了, 為啥呢?女老闆給報銷…哈哈…雖然是分2年報銷完, 但2年後電腦歸屬自己所有…我不知道現在, 是否還有哪個公司有這種政策。

沒看別的, 還是IBM…對小黑還是一如既往的鍾情, 相信所有幹IT的, 不是小黑就是蘋果了..

其他品牌沒有留意, 在小黑的範圍內選擇, 最後選中了當時比較新款的T410i, 高配版的, 京東上自營, 八千多, 具體金額數字我就不記得了。 後來, 才知道我買的比其他同事夠貴多了,

他們都是S系列或E系列的, 我都有點不好意思…

按女老闆的說我的, 你怎麼就不給我省點錢呐…我開玩笑的說, 姐姐, 你也沒跟我說能買多少錢以內的電腦哈, 我當然選貴點的了。

她說:“你可以啊, 買貴的也可以, 但要儘快把買電腦的錢給我掙回來….哈哈…”, 還別說, 我當真了。 心想, 就八千多的電腦, 我給你掙回一百倍…

後面一個月的工作主要大概包含這些:

1、 搜簡歷、打電話約面試、發麵試郵件、出筆試題, 筆試過後評分。

答題還可以的, 如果時間允許, 我會讓TA直接留下來面談;時間緊的或來不及評筆試題的, 後來評分好了, 再約來第二次面試, 面試過程當時也沒什麼經驗, 主要聊一些技術問題比較多, 包括遇到問題該如何解決、解決思路、演算法思維、及未來職業規劃等…,

為了這些面試, 我度娘收集了好多問題, 留下有用的進行筆試、面試…

剛開始的這個月裡, 招人效果還算是可以, 畢竟是招新人, 要麼是剛從培訓機構剛培訓完的、要麼是應急畢業生, 目的是培養新人。

2、新人培訓

首批招了6個人, 這可是從幾十個面試裡挑出來的, 在當時認為還不錯的, 至少在我認為基礎還是可以的, 調試、跟蹤可能還是有點生疏。

但沒關係, 我集中培訓了3天, 基礎的基本就可以上手了。

新手培訓期間, 由於他們缺乏專案實戰經驗, 也不好評估自身能力和預期工作量, 所以在實際任務時, 估摸不好自己什麼時候能完成, 有時候說的時間多了, 也可能說少了。

3、專案實戰

一個專案組裡不可能都新人, 需要金字塔的人員架構, 能力互補, 任務有輕重之分。

所以我把在用友培訓的2個人調回來了, 要在實際項目中統一邊學邊做, 還好從用友回來的2個人之前也是有一兩個項目經驗的, 在實際做的時候, 有些東西可以讓這兩個人帶帶新人。 系統的培訓或疑難解決, 還是得我上。

4、專案需求分析、工作量評估及報價

女老闆段總經常有些新項目商機, 有的時候信息量很少, 就給我個甲方的連絡人, 最多的就再有個需求文檔。

如果只有連絡人沒有需求文檔的話, 一般我的做法, 是直接電話聯繫, 電話裡溝通, 溝通的第一件事是問要文檔, 如果沒有文檔, 八層是小項目, 幾句話是聊清楚大概需求的。

聊完需求後,我會整理需求文檔和對本次溝通需求的一個工作量評估,然後發給對方,再進行電話溝通確認,我整理的需求文檔比較細,比如涉及到所需的欄位項、按鈕、按鈕功能說明等,一般客戶看到都會比較高興和對我們的用心程度及對公司的認可…如果不是惡意專案和客戶,像這種客戶專案我們基本都能拿下。

如果有需求文檔的,自己先仔細理解、分析,把疑惑、問題記下,然後給對方打電話,先說說自己對需求的理解,讓對方確認和補充,然後再提出對需求的疑問,讓客戶解答。一般客戶也會對我們先理解、分析的前期工作表示良好的印象,對後面的請教問題、解答問題,客戶都會比較用心。

之後的幾年裡,我對所有員工都是有一個原則,客戶喜歡的是你和一起溝通、交流、分析;而不喜歡和啥都不懂的小白溝通,一方面不專業,二方面說明前期工作做得不到位。

再說一下,工作量評估,前提是對需求很理解,這點還不夠,還需要對開發的方案很清楚,比如自己清楚開發什麼、怎樣開發、開發的功能分解出來,詳細到每一項,再結合自身或團隊能力需要多少人天,每一項細功能(比如細到某個表單、某個功能按鈕、某個流程等)需要多少人天,一般每一項評估細到1-3人天,超過三人天的要再分解。

這樣把每一項都匯總起來,再分配到初級、中級、高級、顧問、測試等人員對應的欄目人天裡,各層級人員的人天單價不一樣,比如初級的800/人天,中級1000/人天。。等,人天乘以單價,最後匯總總金額,這就是我的評估報價方式。

5、商務、競標

有些客戶的專案是通過競標爭取到的,因為同一個客戶的專案,有很多家競爭對手的公司同時搶。坦白的說,這就看誰家關係強,如果其中某一家關係還可以、以前建立過合作關係,而且基本合作品質還可以的,這種情況說白了,其他家來競標基本都是陪標,就是陪著做個好像很正規的樣子…

如果大家都沒有關係,客戶是誠心誠意的通過正規競標方式,來選取價格低、能力強、服務好的開發供應商,大家比的就是價格、方案、案例了。

以上兩種,我們都遇到過,以前和往後自己做公司都經歷過。前一種叫陪標,我們有陪過別的公司,別的公司也陪過我們,後來經歷多了,這個圈子不大,就變成了我幫你、你幫我的情況。

但無論哪一種,我都會很認真對待,除非我們老總告訴我只需要報個價就行,其他無需做什麼。否則,需求我還是會分析、溝通、確認,工作量還是會評估、報價,但開發方案寫不寫需要看實際情況了。

說完了這些日常的基本工作,當然碼農出身,為了保證系統穩定性,一些重要的代碼還是要親力親為的。來到這個女老闆的公司,主要是學會了怎麼帶團隊、協調各項目組、商務談判、競標、送禮等。

基本上從碼農到老闆的工作都經歷過,但我堅持了一點,酒桌上,堅持不能喝酒就是不喝,對客戶、同事、朋友,也不會勸酒、勉為其難。坦白的說,我怕出醜,喝酒臉很紅,啤酒三杯面紅耳赤,接著就是困,坐著都能睡著。。。。

這…把我缺點都說出來了,涯友們有認識我的,以後可別逼我喝酒啊,俗話說:喝酒臉紅的人,是拿命跟你們喝的…

回歸正傳,我在女老闆這個公司裡,掌握了很多一般碼農接觸不到的事情,也感悟了做生意的一些道理。

經歷了從公司創立時到發展到三十多人,後來又發展了新部門,營業額從幾十萬到破千萬,我的也從月收入到年收入轉變。同時,也踏上了結婚、生子、買房還貸之路,和大多數80後一樣。

老闆對我還是不錯的,很多下屬年紀都比我大,而給我的待遇是最高的,我非常感激能有一個機會和發展平臺讓我得到歷練。就這樣,我一直堅持到2013年春節後,回到北京時,我認為這個時候是我自己出來單幹的時候了,但我想不能盲目出來,需要找到一個合適專案了再出來。

從那以後,我就一直在和一些同行的朋友說說想自己出來做的想法,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但是我依然堅持我的,哪怕前面是牆,我也要去嘗試,如果真撞上了,疼的是我,而不是別人,自己疼了才知道是什麼原因,才知道往後路該怎麼走。

不去嘗試,永遠沒有機會,我肯定會後悔一輩子!

直到4月份,我忘記具體是哪一天了,以前有一個合作夥伴,說他那邊有一個專案,人手不夠,問我能不能外包2個人給他,或者承接他部分的任務,我說晚上我去找他談此事!

等來了一個項目機會,我要好好把握住...為的是,出來了之後,可以馬上帶著專案開始做,工作、賺錢能夠平移接上,我當時的想法就是這樣的,否則一旦出來,空閒了,會消磨我的意志,使我無從堅持。

堅持充實自己,讓自己忙碌起來,是我從開始工作到現在的狀態,這也許跟我的性格有關…

到了晚上,按我們的約定,我主動去他附近,我覺得能夠談事,又能吃點簡餐的,按以往的習慣,還是找了個上島咖啡,我帶著電腦一邊等著一邊工作,也不至於等人閑的,等了一個多小時,他來了,我給他倒上茶水,再點點吃的。

剛開始,我們基本沒聊專案有關的事情,只是閒聊了這個行業的一些事情、圈內的一些人物、當前各自狀態等等,互相交換了意見,比我大幾歲,但還是很聊得來…

然後,我把我想要出來自己做的想法和他簡單聊了聊,他還是比較認可和支持我的想法的,但建議我先留好後路,萬一不成,還能再有路可走…我虛心聽著,接受建議,但我那時的想法從來沒想過如果做不成還回去打工,真的就有很多。

我虛心聽著,接受建議,但我那時的想法從來沒想過如果做不成還回去打工,真的沒想太多。

當初我的想法是很簡單的,反正初期是接項目外包,能接一個是一個,專案金額客戶來定,當然我也會給點建議評估價,只是我的人天單價比行業內低。一來,沒什麼成本,二來,完全是靠自己先把自己養活,等機會成熟了,再招幾個合適的人。

我們各自的想法、意見都聊差不多了,閒扯的話題也說完了,我開始展開專案話題了,問他們公司的這個專案情況和他們自己的人員分配安排情況,他大概說了專案的開發內容比較多,而客戶又著急使用,一下子沒這麼多人員投入,要麼找外援、要麼外包部分任務出去。

我說這外包人員和外包部分任務出來,他比較傾向哪種?他說都可以呀,然後我就和他比較深入溝通這兩種的優劣,我先展開的話題…

說第一種外包人員的情況,有可能費用比較低,也需要評估人員能力區分技術級別來定價,外包時間也是固定的,到時候沒做完,外包時間到了,人也撤掉了。

如果專案比較順利,交接順利,還是比較適合的,但也要綜合專案需求、詳細程度,有沒有坑和陷阱、甲方配合程度來考慮,如果各方面都很明確,方案也很清楚,甲方配合都很好,可以採用人員外包的情況,考核好外包人員經驗和技術能力。

第二種外包專案的情況,有可能費用比較高,按專案報價的一般情況都會包含的內容比較多比較細,比如需求、開發、測試、維護,而且需求的邊界區分的很清楚,少的可以,多的價錢等等,但整體專案去做,承接方更重視用心程度更高,一直到上線和上線後一定期間內的bug維護,一般都比較省心。費用方面可能會比外包人員的貴一些。

我讓他綜合考慮,當然,我後面還跟他討論了一種方案,把專案部分的任務給我,我來完成,順便我還能幫他們帶帶人,盯一盯專案進度等,畢竟我能力有多少,之前合作過是比較瞭解我的。我是能說出來的就一定能做到,做不到的一定不說出來。

他聽了我後面的方案,說了一句,很讓我吃驚的話“其實,前面兩種方案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至今印象深刻和感恩,感謝他對我的信任、認可。

有了這個信任基礎和能力上的認可,對我往後更有信心了,對待專案的態度也截然不同。

我對他感謝的話就不多說了,只說抽時間我去他公司和需求深入溝通,並儘快給出開發方案和報價,至於報價方面,我說按他的預算來,畢竟是想自己後面出來自己做的第一個專案,合作愉快重要!

後面,我尋找機會和我的女老闆(我們一直稱呼段姐)談離職出來自己單幹的事,但有幾次見面的機會,沒敢張嘴說出來,因為在合作的這三年多裡,我們一直像兄弟姐妹一樣對待,彼此有感情,很難說出口。

有一個晚上,想這個事一直沒睡著,心想這事必須儘快說出來,時間越久心理憋著越不是滋味,翻來覆去,TMD,不睡了…起來打開電腦,寫郵件!

想通過郵件的形式說出來,但寫著寫著又刪了,刪了又寫,我印象中,至少寫了十幾遍,總覺得不會寫,表述不清…一直到淩晨5點,我發出去了…心理忐忑不安,一直到天亮沒睡著,這是我有史以來心理上最艱難離職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離職。

那是2013年,我已27歲。

到了上班時間,我整理整理自己,洗了個頭,裝成很有精神的樣子,去公司的路上,一直注意著手機,時不時掏出來,看有沒有郵件、短信、微信…

剛走到公司,手機資訊提示音響了,是微信的聲音,我緊張激動的把電腦包沉沉掉地上,後來檢查還好電腦沒什麼問題,把包撿起放到工位上,我著急的解鎖手機,打開微信,是段姐發來的…

描述的文字很長,估計也是花不少時間編輯的文字發給我的,我懷著不安又急切的心仔仔細細一個字不漏的看完了,放下了心情,走出辦公室,靜靜靠在一個樹旁邊沉思。

讓我重新思考:離開公司、離開段姐,是對還是錯,是該繼續離職還是永遠不要再提這事了?

她微信裡說昨晚淩晨五點多,聽到手機響了,是我發出的郵件。她手機晚上不關機,也不調成振動、或靜音,說是為了不錯過任何好消息。

但看到我的是壞消息,讓她心理很痛苦,很難受,很不是滋味…然後一直到天亮,也沒睡著,想著怎麼給我回郵件,但她還是不用郵件的形式給我回復,因為她說,郵件太官方、太公事化,微信是最親切的…

她說給我回微信,兩三百個字艱難的打了一個多小時,她從來沒有過…

我靠在那顆樹一個多小時,要不是客戶的一個電話把我拉回來,我還在沉思中,接到客戶電話,說是讓上午就得評估好工作量和報價。看時間已經十點半了,一個半小時之內理解好需求、和客戶溝通確認好需求,再詳細列出需求條目、開發功能清單、具體項評估人天,匯總人天和計算報價…

時間緊迫,立即跑上樓坐下來,這個時候其他同事都已經忙開了,我著急打開電腦,查收昨天的郵件,把需求再仔細分析了一遍,把待確認和我所理解的一一記下來,功能需求不多,加起來也就是四個功能節點,但有和財務、供應鏈模組的介面。

接下來,就是給甲方需求負責人打電話,先把自己理解的和他講了一遍,確認沒問題和修正好了,再把我的幾個疑問點向他請教,他解答完了之後,我瞭解了,再和他確認一遍,最後問他還有沒有補充的。

最後,我就打開工作量評估表範本,寫入開發功能詳細條目及對應的評估人天數,分配到各項技術人員級別,到最後根據各項人天單價和人天數自動計算得出總金額。

但這些,按以往的經驗,我都需要彙報給段姐,讓她再確認一下,還有哪裡該調整的,通過她確認沒問題後,我再發給客戶。

我拿起電話準備給她撥過去的時候,有點尷尬,有點小膽怯…

但想到了工作要緊,硬著頭皮撥了出去,印象中響了好久她才接的電話,她的聲音好像是沒睡醒,語氣也不像以往那樣洪亮,顯得很微弱“建生”的一聲。

我裝作沒事一樣說:“段姐,你沒事吧?聽你語氣好像生病了?”,她回復的說“你說呢?你讓我病得不輕…”,我接著說“段姐你言重了,今早郵件裡的事我們後面再說,我這裡有個項目評估跟你彙報一下..”沒等我說完,她說“今兒我不想和你談公事,專案上的事你自己定…”

聽到“今兒我不想和你談公事,項目上的事你自己定…”之後,我的第一直覺是段姐放更大的權利給我,可能是為了挽留我;要麼是她現在心情不好…但我想,無論何種直覺,我都要以大局為重,為公司利益負責任。

所以,我當時的回答:“遵命,項目我自己定沒問題,那我也要說一下項目人和金額,跟您簡單彙報一下,120人天,十一萬三,如果客戶砍價,不能低於九萬五…否則沒什麼利潤的”(別問我為什麼記得具體數字,我翻開前幾年的移動硬碟資料找的)。

她說“你就按這個基礎往上加15%給他報過去吧,另外,下午下班後你等我一下,一起吃晚飯!”,我說:”好的”。

直到一點半左右,我把報價發過去了,松了一口氣,然後給上午打我電話的甲方客戶回個電話通知下報價已發過去了,讓他注意查收下郵件,有任何問題隨時和我溝通!

掛了電話,才回想起來,中午還沒吃飯,也懶得下去了,只好定外賣了,趁外賣沒送到之前,伏著桌子睡了十幾分鐘,昨晚沒睡的原因困的不行,趴下就能睡著。

下午快下班的時候,沒看見段總來公司,還說讓我在公司等她呢,我也沒主動打電話或發資訊催問,等著吧…順便想想一會見面聊什麼,怎麼聊…

六點半左右,看到段姐發來了微信說在樓下等我,關電腦收拾下去了,坐上她的車,只是簡單打了招呼,沒敢主動先說話,就這樣一直沉默著。車開了五分鐘左右,她先說話了:“建生,你是廣西的,粵菜應該適合你吧?”

我說:“可以啊,但也要適合你才可以,我什麼菜都可以,只要不是很辣的就行…”一路上都是聊吃的,到最後進了瀟湘府…我知道她是比較喜歡吃辣的,所以優先為她考慮,我其次。

還是脫離不昨晚寫的想辭職創業的那封郵件,避免不了被盤問。吃飯的過程中,她主要是問我對未來,怎麼考慮,對創業怎麼考慮,為什麼想著要創業…有想過創業是很艱難,甚至是九死一生的嗎…

我說了當時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去經歷過,我不怕苦,不怕累….

一生這麼漫長,如果不去經歷過一次創業,我肯定會後悔一輩子。

總是打工,何時是個頭?當時就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公司,法人是自己的名字的公司..

我和段姐說的印象最深的是:“段姐,你相信我,只要我經歷過一次,我就無怨無悔,各種事情我都經歷過,哪怕痛苦不堪,我也值了…給我半年的時間,如果我實在做不下去了,我就再回來…”

當時說的“如果我實在做不下去了,我就再回來…”這句話是很勉強的,因為我心理知道,即使我再回來,我自己覺得真的很沒面子,再說了公司還會不會再歡迎我,包括我上一個李總的公司也是,雖然我到現在一直沒有回頭過。

她說:“你要自己做,有這個創業的心,我能理解你,也支援你的想法,但我希望你還能再考慮一下…”,我只好說“嗯,我已經考慮好了”,後面的談話內容其實很尷尬了,我們都岔開了話題聊點別的。一直到九點多快十點了,道別時,段姐說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瞬間覺得很傷心。

過後的幾天,我還是和往常一樣上班,該寫代碼的寫代碼,該談項目的談項目…

只是多了一件事,就是段姐的另一個朋友,也是公司的合夥人之一,也是我挺佩服的領導人之一,是吳總,我很認同吳總對公司管理的及團隊建設的方方面面,他對我就像對小弟一樣照顧,私下我們還偶爾在一起喝茶聊天,至今他多年來依然照顧我家的芒果…吳總,他來找我談幾次,讓我留下,不想讓我走…

吳總有意和我透露過,段姐對我的不舍,但她覺得不好意思再勸我,所以讓吳總或其他朋友來再開導我和談談,看還有沒有機會能留下來再一起合作和共事,哪怕再讓一點股份出來都可以的。我當時對多一點股份少一點股份、或工資多點少一點其實不那麼看重的。

現在回想起來是正確的,因為股份期權之類的,在公司未上市或變賣時,是看不到任何變現機會的,當時就是一張白紙。還不如年底按業績提成或分紅,這樣來更實際一些。

但我當時的想法,是要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所有的事宜我能說了算都能掌控的公司。所以,那時無論是哪位領導或朋友來勸說,我還是堅持我的想法,不再聽勸,就認定了創業和轉型的方向。

經過了一個多月,按約定的11月底,我正式離職了...

2013年11月底,我結束了我的打工生涯,27歲。

在段姐公司3年多裡,經歷了很多事,包括自己的成長,也見證了公司的成長。從剛開始管理的幾個人到後來何其他公司合併後的管理幾十人,有遇到困難不知所措的時候,也有順利的時候,這些我自己經歷過的,都是我的價值所在。所以我一直堅信,經歷遠比固守成規更有價值。

從2007年6月到2013年11月我正式成為全職打工一族的過程,6年多的打工經歷,認識清華創業團隊、李總公司、段姐公司,一路上都是相識相知的朋友或客戶介紹的工作機會,沒有寫過或投遞過簡歷。總結下來,除了比較慶倖能遇到認識這些朋友、領導、客戶之外,我覺得也離不開我自己的努力和價值體現。

總結出來,有如下幾方面:

一方面,熱愛專研技術、不斷嘗試、提升技術水準,在項目中真實體現出來,得到了公司、客戶的認可;

二方面,在責任方面勇於承擔,敢於挑戰,做了別人不敢去做的事、承擔了別人不敢承擔的風險和責任;

三方面,人脈、專案、客戶等資源慢慢積累,遇到了就形成正常行為意識;

未完,待更新~~

聊完需求後,我會整理需求文檔和對本次溝通需求的一個工作量評估,然後發給對方,再進行電話溝通確認,我整理的需求文檔比較細,比如涉及到所需的欄位項、按鈕、按鈕功能說明等,一般客戶看到都會比較高興和對我們的用心程度及對公司的認可…如果不是惡意專案和客戶,像這種客戶專案我們基本都能拿下。

如果有需求文檔的,自己先仔細理解、分析,把疑惑、問題記下,然後給對方打電話,先說說自己對需求的理解,讓對方確認和補充,然後再提出對需求的疑問,讓客戶解答。一般客戶也會對我們先理解、分析的前期工作表示良好的印象,對後面的請教問題、解答問題,客戶都會比較用心。

之後的幾年裡,我對所有員工都是有一個原則,客戶喜歡的是你和一起溝通、交流、分析;而不喜歡和啥都不懂的小白溝通,一方面不專業,二方面說明前期工作做得不到位。

再說一下,工作量評估,前提是對需求很理解,這點還不夠,還需要對開發的方案很清楚,比如自己清楚開發什麼、怎樣開發、開發的功能分解出來,詳細到每一項,再結合自身或團隊能力需要多少人天,每一項細功能(比如細到某個表單、某個功能按鈕、某個流程等)需要多少人天,一般每一項評估細到1-3人天,超過三人天的要再分解。

這樣把每一項都匯總起來,再分配到初級、中級、高級、顧問、測試等人員對應的欄目人天裡,各層級人員的人天單價不一樣,比如初級的800/人天,中級1000/人天。。等,人天乘以單價,最後匯總總金額,這就是我的評估報價方式。

5、商務、競標

有些客戶的專案是通過競標爭取到的,因為同一個客戶的專案,有很多家競爭對手的公司同時搶。坦白的說,這就看誰家關係強,如果其中某一家關係還可以、以前建立過合作關係,而且基本合作品質還可以的,這種情況說白了,其他家來競標基本都是陪標,就是陪著做個好像很正規的樣子…

如果大家都沒有關係,客戶是誠心誠意的通過正規競標方式,來選取價格低、能力強、服務好的開發供應商,大家比的就是價格、方案、案例了。

以上兩種,我們都遇到過,以前和往後自己做公司都經歷過。前一種叫陪標,我們有陪過別的公司,別的公司也陪過我們,後來經歷多了,這個圈子不大,就變成了我幫你、你幫我的情況。

但無論哪一種,我都會很認真對待,除非我們老總告訴我只需要報個價就行,其他無需做什麼。否則,需求我還是會分析、溝通、確認,工作量還是會評估、報價,但開發方案寫不寫需要看實際情況了。

說完了這些日常的基本工作,當然碼農出身,為了保證系統穩定性,一些重要的代碼還是要親力親為的。來到這個女老闆的公司,主要是學會了怎麼帶團隊、協調各項目組、商務談判、競標、送禮等。

基本上從碼農到老闆的工作都經歷過,但我堅持了一點,酒桌上,堅持不能喝酒就是不喝,對客戶、同事、朋友,也不會勸酒、勉為其難。坦白的說,我怕出醜,喝酒臉很紅,啤酒三杯面紅耳赤,接著就是困,坐著都能睡著。。。。

這…把我缺點都說出來了,涯友們有認識我的,以後可別逼我喝酒啊,俗話說:喝酒臉紅的人,是拿命跟你們喝的…

回歸正傳,我在女老闆這個公司裡,掌握了很多一般碼農接觸不到的事情,也感悟了做生意的一些道理。

經歷了從公司創立時到發展到三十多人,後來又發展了新部門,營業額從幾十萬到破千萬,我的也從月收入到年收入轉變。同時,也踏上了結婚、生子、買房還貸之路,和大多數80後一樣。

老闆對我還是不錯的,很多下屬年紀都比我大,而給我的待遇是最高的,我非常感激能有一個機會和發展平臺讓我得到歷練。就這樣,我一直堅持到2013年春節後,回到北京時,我認為這個時候是我自己出來單幹的時候了,但我想不能盲目出來,需要找到一個合適專案了再出來。

從那以後,我就一直在和一些同行的朋友說說想自己出來做的想法,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但是我依然堅持我的,哪怕前面是牆,我也要去嘗試,如果真撞上了,疼的是我,而不是別人,自己疼了才知道是什麼原因,才知道往後路該怎麼走。

不去嘗試,永遠沒有機會,我肯定會後悔一輩子!

直到4月份,我忘記具體是哪一天了,以前有一個合作夥伴,說他那邊有一個專案,人手不夠,問我能不能外包2個人給他,或者承接他部分的任務,我說晚上我去找他談此事!

等來了一個項目機會,我要好好把握住...為的是,出來了之後,可以馬上帶著專案開始做,工作、賺錢能夠平移接上,我當時的想法就是這樣的,否則一旦出來,空閒了,會消磨我的意志,使我無從堅持。

堅持充實自己,讓自己忙碌起來,是我從開始工作到現在的狀態,這也許跟我的性格有關…

到了晚上,按我們的約定,我主動去他附近,我覺得能夠談事,又能吃點簡餐的,按以往的習慣,還是找了個上島咖啡,我帶著電腦一邊等著一邊工作,也不至於等人閑的,等了一個多小時,他來了,我給他倒上茶水,再點點吃的。

剛開始,我們基本沒聊專案有關的事情,只是閒聊了這個行業的一些事情、圈內的一些人物、當前各自狀態等等,互相交換了意見,比我大幾歲,但還是很聊得來…

然後,我把我想要出來自己做的想法和他簡單聊了聊,他還是比較認可和支持我的想法的,但建議我先留好後路,萬一不成,還能再有路可走…我虛心聽著,接受建議,但我那時的想法從來沒想過如果做不成還回去打工,真的就有很多。

我虛心聽著,接受建議,但我那時的想法從來沒想過如果做不成還回去打工,真的沒想太多。

當初我的想法是很簡單的,反正初期是接項目外包,能接一個是一個,專案金額客戶來定,當然我也會給點建議評估價,只是我的人天單價比行業內低。一來,沒什麼成本,二來,完全是靠自己先把自己養活,等機會成熟了,再招幾個合適的人。

我們各自的想法、意見都聊差不多了,閒扯的話題也說完了,我開始展開專案話題了,問他們公司的這個專案情況和他們自己的人員分配安排情況,他大概說了專案的開發內容比較多,而客戶又著急使用,一下子沒這麼多人員投入,要麼找外援、要麼外包部分任務出去。

我說這外包人員和外包部分任務出來,他比較傾向哪種?他說都可以呀,然後我就和他比較深入溝通這兩種的優劣,我先展開的話題…

說第一種外包人員的情況,有可能費用比較低,也需要評估人員能力區分技術級別來定價,外包時間也是固定的,到時候沒做完,外包時間到了,人也撤掉了。

如果專案比較順利,交接順利,還是比較適合的,但也要綜合專案需求、詳細程度,有沒有坑和陷阱、甲方配合程度來考慮,如果各方面都很明確,方案也很清楚,甲方配合都很好,可以採用人員外包的情況,考核好外包人員經驗和技術能力。

第二種外包專案的情況,有可能費用比較高,按專案報價的一般情況都會包含的內容比較多比較細,比如需求、開發、測試、維護,而且需求的邊界區分的很清楚,少的可以,多的價錢等等,但整體專案去做,承接方更重視用心程度更高,一直到上線和上線後一定期間內的bug維護,一般都比較省心。費用方面可能會比外包人員的貴一些。

我讓他綜合考慮,當然,我後面還跟他討論了一種方案,把專案部分的任務給我,我來完成,順便我還能幫他們帶帶人,盯一盯專案進度等,畢竟我能力有多少,之前合作過是比較瞭解我的。我是能說出來的就一定能做到,做不到的一定不說出來。

他聽了我後面的方案,說了一句,很讓我吃驚的話“其實,前面兩種方案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至今印象深刻和感恩,感謝他對我的信任、認可。

有了這個信任基礎和能力上的認可,對我往後更有信心了,對待專案的態度也截然不同。

我對他感謝的話就不多說了,只說抽時間我去他公司和需求深入溝通,並儘快給出開發方案和報價,至於報價方面,我說按他的預算來,畢竟是想自己後面出來自己做的第一個專案,合作愉快重要!

後面,我尋找機會和我的女老闆(我們一直稱呼段姐)談離職出來自己單幹的事,但有幾次見面的機會,沒敢張嘴說出來,因為在合作的這三年多裡,我們一直像兄弟姐妹一樣對待,彼此有感情,很難說出口。

有一個晚上,想這個事一直沒睡著,心想這事必須儘快說出來,時間越久心理憋著越不是滋味,翻來覆去,TMD,不睡了…起來打開電腦,寫郵件!

想通過郵件的形式說出來,但寫著寫著又刪了,刪了又寫,我印象中,至少寫了十幾遍,總覺得不會寫,表述不清…一直到淩晨5點,我發出去了…心理忐忑不安,一直到天亮沒睡著,這是我有史以來心理上最艱難離職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離職。

那是2013年,我已27歲。

到了上班時間,我整理整理自己,洗了個頭,裝成很有精神的樣子,去公司的路上,一直注意著手機,時不時掏出來,看有沒有郵件、短信、微信…

剛走到公司,手機資訊提示音響了,是微信的聲音,我緊張激動的把電腦包沉沉掉地上,後來檢查還好電腦沒什麼問題,把包撿起放到工位上,我著急的解鎖手機,打開微信,是段姐發來的…

描述的文字很長,估計也是花不少時間編輯的文字發給我的,我懷著不安又急切的心仔仔細細一個字不漏的看完了,放下了心情,走出辦公室,靜靜靠在一個樹旁邊沉思。

讓我重新思考:離開公司、離開段姐,是對還是錯,是該繼續離職還是永遠不要再提這事了?

她微信裡說昨晚淩晨五點多,聽到手機響了,是我發出的郵件。她手機晚上不關機,也不調成振動、或靜音,說是為了不錯過任何好消息。

但看到我的是壞消息,讓她心理很痛苦,很難受,很不是滋味…然後一直到天亮,也沒睡著,想著怎麼給我回郵件,但她還是不用郵件的形式給我回復,因為她說,郵件太官方、太公事化,微信是最親切的…

她說給我回微信,兩三百個字艱難的打了一個多小時,她從來沒有過…

我靠在那顆樹一個多小時,要不是客戶的一個電話把我拉回來,我還在沉思中,接到客戶電話,說是讓上午就得評估好工作量和報價。看時間已經十點半了,一個半小時之內理解好需求、和客戶溝通確認好需求,再詳細列出需求條目、開發功能清單、具體項評估人天,匯總人天和計算報價…

時間緊迫,立即跑上樓坐下來,這個時候其他同事都已經忙開了,我著急打開電腦,查收昨天的郵件,把需求再仔細分析了一遍,把待確認和我所理解的一一記下來,功能需求不多,加起來也就是四個功能節點,但有和財務、供應鏈模組的介面。

接下來,就是給甲方需求負責人打電話,先把自己理解的和他講了一遍,確認沒問題和修正好了,再把我的幾個疑問點向他請教,他解答完了之後,我瞭解了,再和他確認一遍,最後問他還有沒有補充的。

最後,我就打開工作量評估表範本,寫入開發功能詳細條目及對應的評估人天數,分配到各項技術人員級別,到最後根據各項人天單價和人天數自動計算得出總金額。

但這些,按以往的經驗,我都需要彙報給段姐,讓她再確認一下,還有哪裡該調整的,通過她確認沒問題後,我再發給客戶。

我拿起電話準備給她撥過去的時候,有點尷尬,有點小膽怯…

但想到了工作要緊,硬著頭皮撥了出去,印象中響了好久她才接的電話,她的聲音好像是沒睡醒,語氣也不像以往那樣洪亮,顯得很微弱“建生”的一聲。

我裝作沒事一樣說:“段姐,你沒事吧?聽你語氣好像生病了?”,她回復的說“你說呢?你讓我病得不輕…”,我接著說“段姐你言重了,今早郵件裡的事我們後面再說,我這裡有個項目評估跟你彙報一下..”沒等我說完,她說“今兒我不想和你談公事,專案上的事你自己定…”

聽到“今兒我不想和你談公事,項目上的事你自己定…”之後,我的第一直覺是段姐放更大的權利給我,可能是為了挽留我;要麼是她現在心情不好…但我想,無論何種直覺,我都要以大局為重,為公司利益負責任。

所以,我當時的回答:“遵命,項目我自己定沒問題,那我也要說一下項目人和金額,跟您簡單彙報一下,120人天,十一萬三,如果客戶砍價,不能低於九萬五…否則沒什麼利潤的”(別問我為什麼記得具體數字,我翻開前幾年的移動硬碟資料找的)。

她說“你就按這個基礎往上加15%給他報過去吧,另外,下午下班後你等我一下,一起吃晚飯!”,我說:”好的”。

直到一點半左右,我把報價發過去了,松了一口氣,然後給上午打我電話的甲方客戶回個電話通知下報價已發過去了,讓他注意查收下郵件,有任何問題隨時和我溝通!

掛了電話,才回想起來,中午還沒吃飯,也懶得下去了,只好定外賣了,趁外賣沒送到之前,伏著桌子睡了十幾分鐘,昨晚沒睡的原因困的不行,趴下就能睡著。

下午快下班的時候,沒看見段總來公司,還說讓我在公司等她呢,我也沒主動打電話或發資訊催問,等著吧…順便想想一會見面聊什麼,怎麼聊…

六點半左右,看到段姐發來了微信說在樓下等我,關電腦收拾下去了,坐上她的車,只是簡單打了招呼,沒敢主動先說話,就這樣一直沉默著。車開了五分鐘左右,她先說話了:“建生,你是廣西的,粵菜應該適合你吧?”

我說:“可以啊,但也要適合你才可以,我什麼菜都可以,只要不是很辣的就行…”一路上都是聊吃的,到最後進了瀟湘府…我知道她是比較喜歡吃辣的,所以優先為她考慮,我其次。

還是脫離不昨晚寫的想辭職創業的那封郵件,避免不了被盤問。吃飯的過程中,她主要是問我對未來,怎麼考慮,對創業怎麼考慮,為什麼想著要創業…有想過創業是很艱難,甚至是九死一生的嗎…

我說了當時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去經歷過,我不怕苦,不怕累….

一生這麼漫長,如果不去經歷過一次創業,我肯定會後悔一輩子。

總是打工,何時是個頭?當時就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公司,法人是自己的名字的公司..

我和段姐說的印象最深的是:“段姐,你相信我,只要我經歷過一次,我就無怨無悔,各種事情我都經歷過,哪怕痛苦不堪,我也值了…給我半年的時間,如果我實在做不下去了,我就再回來…”

當時說的“如果我實在做不下去了,我就再回來…”這句話是很勉強的,因為我心理知道,即使我再回來,我自己覺得真的很沒面子,再說了公司還會不會再歡迎我,包括我上一個李總的公司也是,雖然我到現在一直沒有回頭過。

她說:“你要自己做,有這個創業的心,我能理解你,也支援你的想法,但我希望你還能再考慮一下…”,我只好說“嗯,我已經考慮好了”,後面的談話內容其實很尷尬了,我們都岔開了話題聊點別的。一直到九點多快十點了,道別時,段姐說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瞬間覺得很傷心。

過後的幾天,我還是和往常一樣上班,該寫代碼的寫代碼,該談項目的談項目…

只是多了一件事,就是段姐的另一個朋友,也是公司的合夥人之一,也是我挺佩服的領導人之一,是吳總,我很認同吳總對公司管理的及團隊建設的方方面面,他對我就像對小弟一樣照顧,私下我們還偶爾在一起喝茶聊天,至今他多年來依然照顧我家的芒果…吳總,他來找我談幾次,讓我留下,不想讓我走…

吳總有意和我透露過,段姐對我的不舍,但她覺得不好意思再勸我,所以讓吳總或其他朋友來再開導我和談談,看還有沒有機會能留下來再一起合作和共事,哪怕再讓一點股份出來都可以的。我當時對多一點股份少一點股份、或工資多點少一點其實不那麼看重的。

現在回想起來是正確的,因為股份期權之類的,在公司未上市或變賣時,是看不到任何變現機會的,當時就是一張白紙。還不如年底按業績提成或分紅,這樣來更實際一些。

但我當時的想法,是要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所有的事宜我能說了算都能掌控的公司。所以,那時無論是哪位領導或朋友來勸說,我還是堅持我的想法,不再聽勸,就認定了創業和轉型的方向。

經過了一個多月,按約定的11月底,我正式離職了...

2013年11月底,我結束了我的打工生涯,27歲。

在段姐公司3年多裡,經歷了很多事,包括自己的成長,也見證了公司的成長。從剛開始管理的幾個人到後來何其他公司合併後的管理幾十人,有遇到困難不知所措的時候,也有順利的時候,這些我自己經歷過的,都是我的價值所在。所以我一直堅信,經歷遠比固守成規更有價值。

從2007年6月到2013年11月我正式成為全職打工一族的過程,6年多的打工經歷,認識清華創業團隊、李總公司、段姐公司,一路上都是相識相知的朋友或客戶介紹的工作機會,沒有寫過或投遞過簡歷。總結下來,除了比較慶倖能遇到認識這些朋友、領導、客戶之外,我覺得也離不開我自己的努力和價值體現。

總結出來,有如下幾方面:

一方面,熱愛專研技術、不斷嘗試、提升技術水準,在項目中真實體現出來,得到了公司、客戶的認可;

二方面,在責任方面勇於承擔,敢於挑戰,做了別人不敢去做的事、承擔了別人不敢承擔的風險和責任;

三方面,人脈、專案、客戶等資源慢慢積累,遇到了就形成正常行為意識;

未完,待更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