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敏:從致富帶頭人到村支書 奮進從不停步

張敏正在採摘黃果柑

4月15日, 在石棉縣迎政鄉三合村, 48歲的張敏正在自家果園裡採摘黃果柑。 “今年我們家的果子都快賣完了,

收益還不錯, 大概能有5萬元左右。 ”

從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 到當地的致富帶頭人, 再到管理村內大小事務的村黨支部書記。 這條路, 張敏一步一個腳印走得踏實。

小山村的新面貌

背靠自家果園, 張敏的家是一幢約260平方米的兩層小樓, 院壩寬敞整潔, 屋內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條。

2017年1月, 張敏開始擔任三合村黨支部書記。 在此之前, 她整整當了13年的村婦女主任。 談起任村支書後的感受, 張敏樸實的臉上泛起微笑, “說實話, 真忙!但我也是累並快樂著。 ”

“面對現在農村工作新形勢, 只有自己練就過硬本領, 才能帶領老百姓少走彎路, 走向致富路。 ”為此, 張敏加強自身學習, 不斷提升業務能力水準。 平日裡, 她通過深入田間地頭、走進村民家等方式,

增進自己對全村工作的瞭解。

“我們村基本都是發展黃果柑種植, 但之前村裡有部分通組公路太窄, 農戶運輸黃果柑, 全得靠人背。 ”為了改善村民出行狀況, 2017年6月, 一條長3.4公里、寬4米的通組公路打通。 張敏說:“現在好了, 農用三輪車、摩托車都可以在上面敞開跑, 種植戶再也不用自己背著黃果柑去售賣了。 ”

路修好了, 怎麼處理生活垃圾是張敏上任後面對的第二道題目。 “以前我們村沒有垃圾池, 很多生活垃圾處理起來都不方便, 經常會出現垃圾堆積的問題。 一到夏天可不得了, 招蟲蠅。 ”為了改善村民們的居住環境, 提升環保意識, 2017年, 村裡修起17個垃圾池, 集中處理垃圾。 為了保證村道整潔, 張敏又實行分段負責制度, 自家門前自己負責。

同時, 村裡也派設公益崗位, 安排專人負責清掃衛生。

如今, 三合村內, 處處乾淨整潔, 在此薰陶下, 村民們個個也都成了村容村貌環保督察員。

金燦燦的黃果柑掛滿枝頭

助力村民奔小康

在上世紀90年代初, 張敏和丈夫王建平結婚, 從美羅鄉來到迎政鄉三合村定居。

從那時起, 張敏就一直靠自己勤勞的雙手, 努力為家人創造幸福快樂的生活。

從以前的泥土房, 到擴建成現在的二層小樓;從賣梔子花維持生計, 到發展起黃果柑、晚露、醜柑;利用起家中院壩, 發展“庭院經濟”, 搭起支架種下葡萄……張敏不停在改變、在嘗試。

“我們村普遍以發展黃果柑為主, 我們家品種會顯得雜一些。 ”張敏說, 自2014年起, 她就在嘗試改良品種, “想把最好的味道, 帶給每一位吃到鮮果的食客。 ”

經過多年的總結, 張敏不僅對黃果柑種植的栽種密度、肥水管理、修枝剪枝、病蟲害防治等科學化種植環節了然於胸, 還通過實踐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經驗。 “就拿使用肥料來說, 我就是自己拿上幾種肥料,

在地裡做實驗, 最後選擇吸收效果好的那種。 ”

張敏從不吝嗇地向村裡農戶提供技術指導, 力所能及地幫助村民共同奔小康。 “我真毫無保留地把自己這十來年實踐出的種植經驗, 都教給村民了。 ”不僅口耳相傳, 張敏還經常到農戶果園裡做示範指導。 在張敏的幫助下, 當地村民種植出的黃果柑, 一年好過一年。

“她勤勞、善良、熱心, 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在三合村, 張敏在村民心裡, 是個精明能幹、樂於助人的好支書。

“我常常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 我根本跑不贏時間。 ”張敏感慨道, “所以我更要珍惜時間, 畢竟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 ”

如今的張敏, 雖然每天都為村裡的大小事務忙碌著, 這樣的生活節奏她沒有感覺累, 反而很快樂, “只要樂於付出自己的心血,為大家辦實事、解難事,村民就會把我們當做親人。只要看著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就算累點也值得。”

“只要樂於付出自己的心血,為大家辦實事、解難事,村民就會把我們當做親人。只要看著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就算累點也值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