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協力廠商支付切斷與銀行“直連”

消費者資訊和財產更安全

□週刊記者 蘇弼坤

顧客使用協力廠商支付平臺。

“如果說靜態條碼支付限額是為了保障消費者的資金安全,

那麼將於6月30日實施的所有協力廠商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連’都將被切斷, 則是在保障消費者資金安全的基礎上, 讓央行這個強大的後盾保障消費者的資訊安全, 同時對所有協力廠商支付平臺進行有效監管, 讓其健康有序發展。 ”昨天上午, 中國人民銀行駐馬店中心支行支付結算科科長崔豔紅說, 去年8月央行發佈《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 文件規定自今年6月30日起, 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也就是銀行關閉了與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之間的直接代扣通道。

有效監管

只為消費者資金更安全

崔豔紅介紹,

所謂的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切斷與銀行的“直連”, 其實就是銀行關閉了與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直接代扣通道。 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來說, 支付寶的代收代扣(比如支付寶用戶的水、電、煤繳費)、快捷支付等, 這些都屬於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的直連模式。

在直連模式下, 消費者使用協力廠商支付平臺在某商家進行交易時, 可以理解為消費者在使用協力廠商支付平臺時可以讓某個商家直接從自己的銀行帳戶中扣錢, 所交易的每一筆資金是沒有相關部門來監管的。

而切斷直連模式後, 協力廠商支付平臺的每一筆交易必須通過“網聯支付平臺”處理, 讓網聯留存交易記錄、進行有效監管。

之所以切斷協力廠商支付機構與銀行之間的直連模式,

根本原因還是最近幾年, 協力廠商支付市場的發展迅猛, 已經滲透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衣食住行等。 過去銀行與協力廠商支付平臺直接對接的直連模式, 導致這些交易無法被監管機構直接監控, 監管機構只能看到銀行帳戶金額的變動, 卻不知道這些資金流動的詳細資訊, 如果被不法分子盯上, 或許會出現洗錢、套現、盜取資金等違法違規的安全隱患。

切斷“直連”

對消費者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在銀行與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的直連模式下, 交易資金流向是無法被有效監管的, 長此以往政府便無法掌控國家的金融、消費、交易資料, 而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切斷與銀行的‘直連’後納入央行監管, 對於支付清算市場的市場秩序能起到良性推動,

避免支付清算市場亂象, 同時規避金融風險。 ”崔豔紅說。

“因為水、電、煤、氣等繳費方式都屬於此次新規實施所涉及的方面, 所以有消費者擔心, 切斷直連模式後, 使用者繳費會不會受影響”。 崔豔紅介紹, 對於消費者來說, 6月30日起, 協力廠商支付與銀行切斷直連模式並沒有實質性的影響。 相反, 當央行對支付過程進行有效監控後, 消費者的資金流向就處在央行的即時監控之下, 不法分子想要通過支付機構對消費者的個人資訊和帳戶財產進行竊取, 將很難實現, 消費者的資訊和財產安全也得到進一步的保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