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羅斯幡然醒悟,只有同中國聯手,才能在這一領域將美國徹底驅逐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 美軍就深刻認識到了全球衛星定位在軍事中的重要性, 於是從1958年開始著手建立能夠對全球進行定位的系統,

這就是GPS的由來, 該系統於1964年投入使用。

70年代之後, 美軍再次對GPS系統進行升級, 總耗資超過300億美元, 耗時超過20年, 到了1994年的時候, GPS系統已經趨於成熟, 全部24顆衛星不僅能夠提供全天候、即時的定位導航服務, 還能夠用於軍事情報的搜集。

GPS系統是美軍在現代化戰爭中能夠輕鬆取勝的關鍵,

特別是 90年代的海灣戰爭證明了GPS在軍事應用中的有效性, 所以俄羅斯方面自然不甘示弱, 在上世紀90年代也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這就是格洛納斯系統, 俄羅斯方面耗資30多億美元初步完成了格洛納斯的衛星組網工作, 但是這遠遠不夠, 因為在經費上的困難, 初期的格洛納斯系統在全球的覆蓋範圍上遠遠比不上GPS, 而且在軌衛星數量少, 隨時可能陷入癱瘓。

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無疑對俄羅斯敲響了警鐘, 俄羅斯逐漸意識到衛星對於現代化真正的重要性, 但是當時的格洛納斯系統僅有11顆衛星正常運行, 要想讓系統發揮功效, 至少需要18顆衛星, 完全發揮作用則需要24顆。

但是航空航太並不像坦克、戰鬥機, 想造就能造, 航空航太不僅技術難度更高, 而且經費消耗更為龐大, 更為關鍵的航空航太的投資週期較長, 短時間很難看見效益, 而格洛納斯也沒有開發民用市場。

所以俄羅斯在資金方面面臨著相當大的壓力, 經濟困難之下根本無力補網, 而因為在軌衛星數量少的原因, 也不可能獨立組網, 特別是當前的格洛納斯系統在維護上都成了難題, 長期下去, 格洛納斯或將只能退出。

不過, 對於俄羅斯來說, 還有一個選擇也是比較不錯的, 那就是投入中國北斗的懷抱,

目前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相關專案進展的十分順利, 衛星也是一顆接一顆的被送入太空, 預計到2020年就能實現全球範圍的覆蓋。

近日根據媒體報導, 中俄兩國將在5月份具體商談格洛納斯併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相關工作, 雙方將就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資料、經驗等進行交換,此舉對於擴大北斗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兩大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進行融合後,也宣告正式向美國GPS發起挑戰,強強聯手之下,將在全球範圍內開始“驅逐”GPS系統,普京的決定可以說也是極具戰略眼光,但是對於美國來說,這恐怕不是一個好消息。

雙方將就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資料、經驗等進行交換,此舉對於擴大北斗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兩大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進行融合後,也宣告正式向美國GPS發起挑戰,強強聯手之下,將在全球範圍內開始“驅逐”GPS系統,普京的決定可以說也是極具戰略眼光,但是對於美國來說,這恐怕不是一個好消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