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元代黑釉提花罩釉粉盒 彰顯青花的魅力

元代黑釉提花罩釉粉盒

粉盒作為民間實用品, 主要作用是古代女性存放脂粉的化妝盒, 不論是富貴之門還是貧寒之家, 女性閨房中都不可缺少這一日常用品,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中國女性使用妝粉至少始于戰國時期, 在唐代普遍流行。 古人對於盛放物品的器皿是極為講究的, 從這些小件容器可以窺見古人的生活品位和文化底蘊, 是很有收藏價值的。 古代女子存放脂粉的化妝盒即粉盒, 就如女子精心調製的妝容一般精緻, 得到很多藏友青睞。

“這是多年前在荷蘭的一次拍賣會拍回來的藏品, 根據多年的收藏經歷我覺得這是一件青花瓷, 這件藏品的釉色以及工藝, 有很明顯的元青花特點, 特別是這瓷器上的牡丹花, 有典型的蒙元時期一枝獨秀的時代特點。 此次帶過來參加呼和浩特晚報收藏品鑒會, 主要是想聽聽專家的意見, 同時也想與本地藏友交流切磋。

”我市資深收藏家黃軒先生說。

收藏愛好者杜先生:粉盒雖為閨房物品, 但在向來以男性物品占主導的拍場中卻表現不俗, 尤其是在材質、工藝、時代、造型方面都是堪為人道的精品。 這與長期被忽視的閨房文物逐漸被發掘有關, 也與唐宋以後粉盒的文人化、宮廷化聯繫緊密。

收藏愛好者白先生:從出土以及傳世的歷代粉盒看, 古代粉盒做工都非常講究, 在形狀上有圓形、橢圓形、方形、四邊形、六角形、八角形、葵瓣形, 也有效仿瓜果形等等。 在材質上, 有金、銀、銅、瓷、瑪瑙、漆器等等, 在工藝上更有模制、印花、雕刻、掐絲、鏨花、鑲嵌等, 一個小小粉盒所呈現出來的深厚文化令人歎為觀止。

內蒙古觀賞石根雕盆景藝術委員會主任梁軍:首先從這件瓷器的工藝、釉色、以及形狀等方面,

可以看出這是一件元代黑釉提花罩釉粉盒。 喜歡和收藏瓷器的藏家都知道, 元青花瓷器是我國瓷器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 元青花繪畫藝術特點是較為大氣、不拘泥於細枝末節。 即使是雲紋、海水、松石、古竹等細微圖案紋飾, 也只是大體規整而已, 這一點在黃先生收藏這小小粉盒上就可以體現, 盒上的一朵牡丹花整個覆蓋在粉盒蓋上, 給人大氣磅礴之感, 同時青花瓷畫工用筆純熟, 所繪圖案揮灑自如, 一氣呵成, 呈現出一種渾厚而又妖嬈雅致的神韻。 而且從這粉盒上還可以看出元青花胎體厚重、潔白, 釉面白裡泛青, 釉色瑩潤, 色調清新,
紋飾素雅, 圖案層次豐富等特點。

有人質疑, 這樣的藏品其實是印泥盒, 而非粉盒, 這裡可以簡單介紹一下, 印泥盒出現在宋代, 是由粉盒轉化而來, 逐漸被歷代文人所青睞。 主要使用目的是為了防止油料的揮發, 所以印泥盒裡都有沁色的出現, 而粉盒沒有這種現象。 因為粉盒做工精細, 用料講究, 所以後來在中國古代, 小小的粉盒, 已經不再是女性的私物, 也成為了皇室對外交往的珍貴禮品, 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 小小的粉盒, 這件本應屬於中國女子妝龕中的心儀之物, 早已遠渡重洋, 攜同古老的東方文明一起駐足在遙遠的異國他鄉。 黃先生的這件藏品, 出自荷蘭拍賣會就是最好的證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