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位傑出科學家榮膺“計算地球青年人才獎”

4月15日, 第六屆清華大學-浪潮集團計算地球科學青年人才獎頒獎典禮在無錫舉行, 在近百位包括兩院院士、長江學者、歷屆獲獎者在內的業界專家學者的共同見證下, 陸春松、馬豔、閔敏、吳波、俞樂等五位青年科學家榮獲新一屆計算地球科學獎。

第六屆清華大學-浪潮集團計算地球科學青年人才獎頒獎典禮

據悉, 這是國內計算地球科學領域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人才獎勵計畫, 該獎項由清華大學地球系統數值類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與浪潮集團于2012年聯合設立, 旨在促進國內地球系統科學與高性能計算交叉領域的研究以及青年人才的培養。 評選過程由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和知名專家推薦候選人, 經過專家評審團的審核之後, 最終確定獎項得主, 浪潮投入500萬元作為基金以每年20萬利息作為獎金。

獎項發起人、清華大學教授、國家超算無錫中心主任楊廣文表示,

清華大學和浪潮集團共同設立計算地球科學青年人才基金, 希望通過對這一領域優秀青年人才的支持, 激勵他們在超級電腦、大規模並行應用軟體與地球科學結合上做出更多創新, 持續推動地球系統科學説明人類更好生存發展方面的研究進展。

南京資訊工程大學的陸春松專攻於雲物理及其參數化方面的前沿研究, 研建了積雲參數化方案中夾卷率計算的新方法和模式解析度自我調整的夾卷率參數化方案, 為量化夾卷率對雲微物理量的影響, 進而改進模式中的積雲參數化方案有很大推動作用。 同時, 陸春松的研究揭示了積雲和層積雲中占主導的混合蒸發機制及其尺度依賴性,

進一步構建了混合蒸發機制的新參數化方案, 該成果將有助於提高模式對雲-氣候之間回饋過程的模擬, 促進氣溶膠間接效應的評估。

陸春松

中科院遙感與數位地球研究所的馬豔作為國產衛星"北京一號"、"天宮一號"高性能地面資料處理系統的主要完成人,

主要從事多源遙感大資料高性能處理技術與系統的研發和應用, 她作為主要完成人研製的 "星機地綜合觀測定量遙感融合處理與共性產品生產系統", 有效連接資源、海洋、遙感地面站等6個國內主要衛星資料中心, 集成處理PB級遙感大資料, 實現了40種遙感共性產品的業務化生產與服務, 為我國遙感資訊服務達到國際水準做出了貢獻。

馬豔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閔敏專注於氣象衛星觀測資料處理演算法研究與技術開發, 主導開發了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科學資料演算法軟體和資料處理系統平臺。 該平臺在國際上率先投入使用並成功應用於葵花8號和風雲四號氣象衛星資料的即時處理, 生產超過30種科學資料產品, 服務於天氣預報、環境氣象監測、預測和預警等關鍵領域, 對地球系統科學問題研究, 數值模式的研製與檢驗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吳波主要從事氣候模擬研究, 在熱帶海氣相互作用和年代季氣候預測兩個方向上取得了系統性的研究成果。吳波提出了El Nino影響東亞氣候的新機制,對完善熱帶暖池區海氣相互作用理論有著重要意義;在國際上率先發現了大西洋多年代際振盪影響東亞夏季風年代際變率的遙相關機制,構建了國內首個基於耦合氣候系統模式的年代際預測系統,該系統的試驗結果參加了國際上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較計畫。

吳波

清華大學的俞樂主要從事多源遙感資料的製圖方法、技術與應用的全過程研究。在製圖方法與技術探索方面,他首次實現了多源、多解析度遙感資料的有效集成,完成了世界上首個30米解析度的全球農地分佈圖,將該類資料產品的空間解析度提升一個數量級;研製了全球首套多解析度的土地覆蓋資料集,成功應用於國家氣候中心發展的BCC_AVIM陸面模式。在製圖應用方面,量化分析了全球農地變化及其驅動力,為糧食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球關注的議題提供了科學基礎。

俞樂

在熱帶海氣相互作用和年代季氣候預測兩個方向上取得了系統性的研究成果。吳波提出了El Nino影響東亞氣候的新機制,對完善熱帶暖池區海氣相互作用理論有著重要意義;在國際上率先發現了大西洋多年代際振盪影響東亞夏季風年代際變率的遙相關機制,構建了國內首個基於耦合氣候系統模式的年代際預測系統,該系統的試驗結果參加了國際上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較計畫。

吳波

清華大學的俞樂主要從事多源遙感資料的製圖方法、技術與應用的全過程研究。在製圖方法與技術探索方面,他首次實現了多源、多解析度遙感資料的有效集成,完成了世界上首個30米解析度的全球農地分佈圖,將該類資料產品的空間解析度提升一個數量級;研製了全球首套多解析度的土地覆蓋資料集,成功應用於國家氣候中心發展的BCC_AVIM陸面模式。在製圖應用方面,量化分析了全球農地變化及其驅動力,為糧食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球關注的議題提供了科學基礎。

俞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