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一網通辦”取代多頭審批——我省依託“互聯網+政務服務”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省委、省政府將2018年確定為“營商環境提升年”。 在“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中, 我省將以“一網通辦”取代多頭審批為突破口, 積極探索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審批形式, 通過集中審批、網上審批達到規範審批行為、壓縮審批時限的目的。

構建統一平臺實現“一網通辦”

隨著陝西政務服務網和省政務大廳相繼投入運行, 我省要求今年所有省級部門的342項行政許可都要通過陝西政務服務網實現網上申報、線上審批和全程監管;各設區市要按照陝西政務服務網建設規範, 年內建成市級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

與省級平臺實現無縫對接和資料共用, 供市、縣兩級使用。

事項梳理標準化是“一網通辦”的基礎。 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將按照同一事項、同一名稱、同一標準、同一流程的要求進行梳理, 剔除一切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的證明材料, 提供申請樣表, 明確辦理時限, 納入陝西政務服務網和省政務服務中心的統一監管, 真正做到“三級四同”、標準化審批。

省政務服務網目前已聯通共用了個人、法人基礎資訊和投資專案審批、信用資訊、“多證合一”等多個平臺的資料資源。 我省要求自建系統的部門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系統改造, 並與省級平臺互聯互通;進一步完善全省電子證照庫, 審批過程中需要查證的各類證照、許可、批件等,

這些凡是政府部門頒發的, 都不能要求當事人提供, 要通過陝西政務服務網按需調用。

以全程代辦推進“只進一扇門”

在省政務服務中心成立省重點建設專案審批代辦服務中心, 對部分省級重點專案, 在項目前期準備、立項核准及用地許可、工程規劃許可、專案開工建設許可、項目竣工驗收5個階段, 由代辦服務中心牽頭, 推出容缺預審、方案聯審、會商機制, 力爭為全省探索出一條建設項目審批的最佳流程圖。 同時, 我省在37個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地區, 成立行政審批局, 實現集中審批, 固化專案審批流程。

省政務服務中心是一根針, 要把各行業、各部門的千條線束在一起, 只能讓針引著千條線走,

絕不能讓線帶跑了針。 我省要求, 省級部門的政務服務大廳都要加掛省政務服務中心分中心的牌子, 實現與省政務服務中心一體化運行, 受理省政務服務中心所有辦理事項。

以“12345”暢通諮詢投訴管道

雖然現在網路管道很發達, 但仍有超過50%的諮詢投訴通過電話管道反映。 審管分離後, 更需要有專門的熱線連接起審批方、監管方和申請方, 為企業和群眾協調處理在辦事服務過程中的各種訴求。 目前, 許多政府職能部門都設有專門的熱線電話, 一方面電話號碼眾多, 難以準確記憶;另一方面, 有的熱線管理不規範, 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按照“大熱線對接、小熱線融合、無熱線聯通、緊急類熱線聯動”的整體思路, 省政務服務中心正在籌建省級“12345”服務熱線平臺,

各市也將在今年內建成“12345”服務熱線平臺, 與省級平臺互聯互通, 從而形成覆蓋全省的“12345”熱線電話服務體系, 統一受理、統一督辦、統一回饋、統一監管, 讓群眾撥打一個號碼, 就能諮詢投訴所有問題。 “12345”服務熱線平臺還將與省政務服務網、“我的陝西”APP等服務管道深度融合, 將政務服務的主陣地線上上線下從容對接, 架起群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 真正惠及企業和群眾。

“互聯網+政務服務”絕不是簡單地把工作搬到網上, 它對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業務流程再造、服務理念重塑等等都提出了嚴峻挑戰, 必須堅持開放共用的互聯網思維, 打破部門、地方界限, 朝著智慧政府、智慧城市的方向努力, 才能真正實現企業開辦時間再減少一半、政務服務一網辦通等“六個一”的要求,

為營商環境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