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薩克斯大師為困難學生免費授課

有藝人拉著一把二胡走一生, 也有人在夜裡孤單之時捧起吉他彈奏釋放自己的內心。 對他們而言, 樂器是一生的陪伴。 而薩克斯, 是薑新華一生的伴侶。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學習薩克斯, 他經常為困難學生免費授課, 也為薩克斯愛好者們提供免費啟蒙課。 與此同時, 還經常參加各類公益演出, 讓更多的人感受薩克斯的魅力。

曾經在二十多歲的年紀, 一個人背起行囊走南闖北, 碰過壁, 吃過苦, 憑藉這股年輕時的闖勁, 薑新華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 在四十多年時間裡, 參加過大大小小3000多場演出,

教過的學生已有兩千多名。 如今, 經過不斷地學習, 他已經成為了中國薩克斯學會常務理事, 是南昌市唯一一位元中國音樂學院西洋管樂類校外考級高級考官。

善心

為薩克斯愛好者

免費上啟蒙課

“把高音推上去更多靠你的口型和氣息, 而不是你的口腔, 換氣的時候身體要放鬆, 不要緊張。 ”記者初次見到姜新華時, 他正在為學生們上課。 平時平易近人的他, 上起課來從不留情面, 只要學生在吹奏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 哪怕是一些動作上的細節問題, 他也會指出來。

當與記者談起薩克斯教學時, 薑新華認為這充滿了樂趣。 他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年齡段, 有孩童也有老人, 但是在他眼中都是一樣的。 “只要你願意學, 我就願意教,

還會提供免費啟蒙課, 並且經常為困難學生免費授課。 ”姜新華說道, “其實教學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 可以在教學中互相交流, 互相進步。 ”

如今, 薑新華教過的學生已有兩千多人。 他帶領並指揮的南鐵一小薩克斯樂團和南昌市少年管樂團在上海國際青少年藝術節、中國(南昌)國際軍樂節等重大活動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然而,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薑新華在學習薩克斯的道路上也是歷盡曲折。

決心

排練時曾當場立志

要學好音樂

每當回憶起學習薩克斯的那段時光時, 薑新華感慨萬千的同時也充滿了自豪。

姜新華告訴記者, “別看我現在對音樂這麼癡迷, 其實兒時的我喜歡繪畫與書法, 對音樂根本沒什麼概念,

而且被父親送去上單簧管樂理課時總是偷懶走神。 直到一次樂團合成排練時被樂團指揮當場拎出來, 才改變了對音樂的態度。 ”

原來, 他有一次要參加一次演出, 在前一天排練時被樂團指揮發現合奏時單簧管總是有一小節錯誤, 於是就讓他出來單獨演奏。 事實證明, 是他的樂理知識不足造成節奏把控不到位。 正是從那時候開始, 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認真學好音樂, 不斷努力向著音樂更高更精的目標進發。

動心

偶然接觸到薩克斯

一曲《致愛麗絲》讓其著迷

“如果不是當初跟隨老師學習單簧管, 我可能都不會接觸薩克斯!”薑新華感慨地說道。 當年他去老師家中學習單簧管, 不經意看到了被置放在角落裡的薩克斯,

當時他覺得這樂器十分新奇, 於是大膽徵求老師的意見問能不能把它拿回去玩玩?沒想到老師欣然同意了。 這是薑新華第一次接觸薩克斯, 這一年是1978年。

薑新華將薩克斯拿到手後, 開始自己摸索。 在摸索的過程中, 他發現按照吹單簧管的方法也可以吹奏薩克斯, 當時他自我感覺還不錯, 可也只是把薩克斯當作其他樂器一樣, 並沒有特別。 一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 上海一個樂團來南昌演出, 當聽完一曲用薩克斯吹奏的《致愛麗絲》時, 他才發現薩克斯吹奏出的聲音居然如此悅耳動聽, 從那刻起, 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一生的“伴侶”。

恒心

拜師路上一波三折

終遇良師

聽完用薩克斯吹奏的《致愛麗絲》後, 薑新華立刻想到了拜師學藝,

但是拜師的道路並不順利。 “那時候二十多歲, 年輕氣盛, 音樂會結束後我就直接奔到後臺去尋找吹奏薩克斯的老師, 幾番請求, 但還是被婉拒了。 ”薑新華無奈地說道。 不過他並沒有因為被拒絕而放棄。

上個世紀80年代初, 薩克斯在南昌還並不流行, 會吹薩克斯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別說找薩克斯老師, 就連買樂器配件也需要去上海。 為了自己的薩克斯夢想, 他隻身一人來到上海。 在一家店中定做樂器配件時, 他遇到曾在南昌演出過的薩克斯演奏家, 他又立刻表明了求學之心, 這次依然遭到拒絕。 不曾氣餒的他繼續走南闖北演奏、交流、聽音樂會, 尋找薩克斯名師。 後來,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遇到了中國著名薩克斯演奏家——范聖琦, 他被姜新華的求學之心感動,將其收入門下。

專心

手抄樂譜當教材

通宵達旦辨音分譜

拜師成功只是為他學習薩克斯提供了一塊穩固的墊腳石,他還面臨著一個新問題——沒有教材。於是他又四處打聽,向別人借閱薩克斯樂譜。當時條件有限,所有的樂譜都得靠手抄,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終於抄錄了一本完整的樂譜書籍。

然而,當時的薑新華還在樂團擔任指揮。他認為自己必須要瞭解每一種樂器的特性,這樣才能以藝服人,就是在這時候他開始瞭解各種各樣的樂器。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工作,每天都要用聽磁帶的方式分辨每一種樂器的聲部旋律。有時候為了將磁帶裡的樂曲中所有樂器的分譜記錄下來,一聽就是一個通宵。每當看到自己手寫下的一張張分譜,成就感油然而生。

熱心

參加演出3000多場

其中多數為公益演出

就是這樣經過不斷地學習和沉澱,薑新華終於在吹奏薩克斯的道路上小有名氣,不斷有人邀請他參加各類活動,他的檔期基本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但是他樂此不疲。如今,他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演出3000多場。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今他已經成為中國薩克斯學會常務理事,同時也獲得了許多榮譽。這些榮譽和光環並沒有讓薑新華迷失自我,他依舊對薩克斯充滿了熱情。為了將薩克斯能夠更好地推廣出去,他經常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演出,這體現了一名藝術家的無私品質和高潔情操。

他告訴記者說:“吹奏薩克斯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要活到老,學到老,一天不吹不自在。”他希望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薩克斯的魅力,瞭解這門樂器,學習這門樂器。他希望自己能夠將所擁有的知識傳授給其他人,讓薩克斯帶給更多人快樂。

他被姜新華的求學之心感動,將其收入門下。

專心

手抄樂譜當教材

通宵達旦辨音分譜

拜師成功只是為他學習薩克斯提供了一塊穩固的墊腳石,他還面臨著一個新問題——沒有教材。於是他又四處打聽,向別人借閱薩克斯樂譜。當時條件有限,所有的樂譜都得靠手抄,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終於抄錄了一本完整的樂譜書籍。

然而,當時的薑新華還在樂團擔任指揮。他認為自己必須要瞭解每一種樂器的特性,這樣才能以藝服人,就是在這時候他開始瞭解各種各樣的樂器。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工作,每天都要用聽磁帶的方式分辨每一種樂器的聲部旋律。有時候為了將磁帶裡的樂曲中所有樂器的分譜記錄下來,一聽就是一個通宵。每當看到自己手寫下的一張張分譜,成就感油然而生。

熱心

參加演出3000多場

其中多數為公益演出

就是這樣經過不斷地學習和沉澱,薑新華終於在吹奏薩克斯的道路上小有名氣,不斷有人邀請他參加各類活動,他的檔期基本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但是他樂此不疲。如今,他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演出3000多場。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今他已經成為中國薩克斯學會常務理事,同時也獲得了許多榮譽。這些榮譽和光環並沒有讓薑新華迷失自我,他依舊對薩克斯充滿了熱情。為了將薩克斯能夠更好地推廣出去,他經常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演出,這體現了一名藝術家的無私品質和高潔情操。

他告訴記者說:“吹奏薩克斯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要活到老,學到老,一天不吹不自在。”他希望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薩克斯的魅力,瞭解這門樂器,學習這門樂器。他希望自己能夠將所擁有的知識傳授給其他人,讓薩克斯帶給更多人快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