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福州鼓樓法院“智慧司法雲協同創新中心”帶來的變革啟示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線上4月17日訊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如何讓公平正義來得更及時?如何讓公平正義來得更方便?如何讓公平正義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 成為百姓生活中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的基本元素?昨日, 全國法治媒體“平安建設看福建”採訪團走進福州市鼓樓區法院, 深度感受該院以“智慧司法雲”服務為代表的智慧化、資訊化建設給法院工作帶來的深刻變革。

福州鼓樓法院領導與參加“平安建設看福建”採訪活動的記者們聽取訴箭網工作人員對“智慧司法雲”平臺的介紹。

訴訟像一次“VIP服務”

下午三點, 當福州市民陳怡匆匆趕到福州鼓樓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時, 她不曾想到, 大廳裡居然沒有人排隊, 這令她感到十分意外。 和大多數沒有委託律師的當事人一樣,

對訴訟程式和規則並不十分熟悉的陳怡花了不少時間和立案視窗的法官進行交流。 雖然由於缺漏的部分材料需要再跑一次法院, 但是心情愉悅的她還是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這雖然不是我第一次打官司, 但卻是我第一次自己來法院立案。 以前都是委託給律師, 就是因為和律師鬧矛盾了, 所以這次一個簡單的案件我就自己來了。 ”陳怡告訴記者, “案件委託給律師後, 我的心情就像等快遞一樣, 總是很急迫地想瞭解案件的進度。 所以每過一段時間總是會諮詢律師案件的最新情況, 但是律師總是跟我說法院人多很擠要抽空去, 我也說不清這是託辭還是真的。 我交了律師費心情還很糾結,

律師也覺得我一直在問好像很不信任他, 雙方都不高興。 今天來看看, 法院哪裡有很多人排隊。 法官一對一不厭其煩的解釋, 就跟VIP服務一樣。 ”

陳怡這次愉悅的訴訟體驗是真真切切的, 但律師說的也未必是假話。 作為年均受理案件過萬件, 人均辦案數連續多年居全省基層法院前列的鼓樓法院, 2017年受理的案件近3萬件, 案多人少的現象長期存在。 但是自從2017年12月4日, 鼓樓法院與訴箭網協作成立的“智慧司法雲協同創新中心”正式揭牌後, 排隊立案的現象逐漸減少。

“智慧司法雲”目前已經開通了網上立案和網上保全的功能。 因為大部分律師都選擇了更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的網上立案, 所以訴訟服務中心的法官們可以集中精力為來現場辦理立案的群眾提供更耐心細緻的服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 才會有陳怡所感受到的"VIP"式的訴訟體驗。 當瞭解到“智慧司法雲”可以提供網上立案的服務時, 陳怡頗有感慨:“如果這套系統能夠向普通的案件當事人開放, 那我也一定要體驗一下。 ”

對於陳怡的想法, 鼓樓法院副院長袁文偉回應:“目前‘智慧司法雲’系統向執業律師開放廣受好評, 全院網上立案的數量已經超過半數。 在此基礎上, 我們會推出面向群眾的立案服務。 畢竟, 群眾在訴訟服務上的要求就是我們提升訴訟服務水準的努力方向。 ”

據瞭解, 近年來, 福建省“智慧法院”建設如火如荼, 跨域訴訟服務資訊系統, ITC司法自助服務終端等都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樣板的作用。

而鼓樓法院的“智慧司法雲”不再局限於法院內部, 而是在保障資訊安全的基礎上, 直接進行內網外網的互動, 連結當事人、律師、法院、銀行、保險、公證處、仲裁委、資產交易等各個主體, 不但將司法服務直接送到末端, 也為將來開放更多的功能奠定基礎。

知力律師事務所的江梅英律師在4月1日半夜11點37分提交立案材料, 4月2日早上8點46分立案成功。 這就是“互聯網+”、“資訊化”技術給訴訟服務帶來的變革。 半夜提交材料, 早上起床立案成功。 這可能是大多數律師難以想像的情景。 但是伴隨著“智慧司法雲”的應用, 這一切已經變成了現實。 開上半天車, 找上半天車位, 排上半天隊, 如果材料漏缺, 還要回頭補過, 折騰一天也未必能夠立案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福州鼓樓法院的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了網上立案的流程。只要按部就班地填好原被告資訊,上傳好完整的證據材料等,律師就可以將立案申請提交至法院。法院工作人員收到申請後立刻將立案資訊分配到當前法官,如果審核通過,則律師會收到立案成功的短信通知,進行繳費。如果審核未通過,律師也會立刻收到立案不成功的短信通知,登錄系統後可以查看需要補齊的材料,補齊後就可以重新申請立案。

福州鼓樓法院工作人員向參加“平安建設看福建”採訪活動的記者介紹“智慧司法雲”平臺的操作流程。

參加“平安建設看福建”採訪活動的記者參觀福州鼓樓法院訴訟服務中心。

“足不出戶,只要進行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完成以往費時費力的流程,資訊化技術轉換成生產力的案例就在我們身邊。”受訪的多位律師均表示,“我們明顯感覺在鼓樓區打官司比在別的地方要輕鬆得多,希望別的地方也能用上‘智慧司法雲’,直接對接律所,這樣司法服務的效率就會提升。”

針對此前陳怡表示自己和律師之間不信任的問題,受訪律師表示:“現在有了‘智慧司法雲’就很好用啊,委託人問案件進度,我直接把案件狀態截圖給委託人就好了。‘已申請’、‘已分配’、還是‘已立案’,案件進行到什麼程度一目了然,不怕忽悠。不但立案方便了,‘智慧司法雲’也讓律師和委託人之間的關係變和諧了。”

除了網上立案,目前“智慧司法雲”還開通了網上保全的功能。網上線上保全實現了法院內部業務和流程的優化,將業務庭、立案庭和執行庭三個部門的保全業務集中在立案庭來協調完成,減少了流轉的環節,將保全工作所需時間有效縮短,提高了工作效率。而線上提交電子保函,可以助力全國的查控前置工作的推行,提升司法工作的整體效率。

福州律師協會副會長陳立新表示:“‘智慧司法雲’有效地解決了律師長期以來的困境——立案難以及其他相關工作問題。長期以來,司法部、最高院、最高檢一直在提法律服務共同體的問題,那麼怎麼建立良性的法律服務共同體?‘智慧司法雲’平臺的設立,就是建立良性法律服務共同體的互動典範。”

訴箭網總經理林培興告訴記者:“和仲裁委對接的多元調解分流系統也馬上上線了。鼓樓法院和我們聯合打造的‘智慧司法雲’會不斷地拓展新功能來彰顯其強大的生命力。”

隨著法治建設的不斷推進,人民群眾篤信法治,越來越多的人遇到矛盾糾紛第一反應就是找法院。這也造成了法院受理案件數激增。司法從以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變成了“解決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這對於“案多人少”矛盾越發凸顯的法院來說是一種“甜蜜的煩惱”。

鼓樓法院平均每位員額法官年辦案數量超過500件,而相對來說,選擇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進行調解和選擇仲裁機構解決合同糾紛及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人卻相對較少。怎樣通過建立協調的糾紛解決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訴訟內外糾紛解決機制,達到司法資源優化配置下的效用最大化,成為鼓樓法院和開發“智慧司法雲”的訴箭網的共同課題。

參加“平安建設看福建”採訪活動的記者參觀福州鼓樓法院。

訴箭網首席運營官汪鵬表示:“訴訟服務在本質上屬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務,它應當是由人民法院主導下向全社會提供的非競爭、不排他的制度性公共產品,既包括嚴格公正文明司法,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司法裁判行為,也包括司法為民便民利民,為全社會提供訴訟便利的法律服務行為。我們利用‘智慧司法雲’打通各個法律服務主體的優勢,將案件根據實際情況和當事人的意願分流到仲裁委和人民調解員,不但達到了司法資源優化配置的目的,也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司法需求。”

“智慧司法雲”在鼓樓法院運行並廣受好評,是鼓樓法院以及訴箭網運用互聯網思維,促進訴訟服務的轉型升級的一次生動實踐。袁文偉表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資訊化工作,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科技強國、網路強國、數位中國、智慧社會,為人民法院推進資訊化建設指明了方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精心謀劃、超前佈局,加快推進智慧法院建設,促進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鼓樓法院在建設智慧法院的路上,將不斷地探索,永不止步。”

折騰一天也未必能夠立案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福州鼓樓法院的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了網上立案的流程。只要按部就班地填好原被告資訊,上傳好完整的證據材料等,律師就可以將立案申請提交至法院。法院工作人員收到申請後立刻將立案資訊分配到當前法官,如果審核通過,則律師會收到立案成功的短信通知,進行繳費。如果審核未通過,律師也會立刻收到立案不成功的短信通知,登錄系統後可以查看需要補齊的材料,補齊後就可以重新申請立案。

福州鼓樓法院工作人員向參加“平安建設看福建”採訪活動的記者介紹“智慧司法雲”平臺的操作流程。

參加“平安建設看福建”採訪活動的記者參觀福州鼓樓法院訴訟服務中心。

“足不出戶,只要進行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完成以往費時費力的流程,資訊化技術轉換成生產力的案例就在我們身邊。”受訪的多位律師均表示,“我們明顯感覺在鼓樓區打官司比在別的地方要輕鬆得多,希望別的地方也能用上‘智慧司法雲’,直接對接律所,這樣司法服務的效率就會提升。”

針對此前陳怡表示自己和律師之間不信任的問題,受訪律師表示:“現在有了‘智慧司法雲’就很好用啊,委託人問案件進度,我直接把案件狀態截圖給委託人就好了。‘已申請’、‘已分配’、還是‘已立案’,案件進行到什麼程度一目了然,不怕忽悠。不但立案方便了,‘智慧司法雲’也讓律師和委託人之間的關係變和諧了。”

除了網上立案,目前“智慧司法雲”還開通了網上保全的功能。網上線上保全實現了法院內部業務和流程的優化,將業務庭、立案庭和執行庭三個部門的保全業務集中在立案庭來協調完成,減少了流轉的環節,將保全工作所需時間有效縮短,提高了工作效率。而線上提交電子保函,可以助力全國的查控前置工作的推行,提升司法工作的整體效率。

福州律師協會副會長陳立新表示:“‘智慧司法雲’有效地解決了律師長期以來的困境——立案難以及其他相關工作問題。長期以來,司法部、最高院、最高檢一直在提法律服務共同體的問題,那麼怎麼建立良性的法律服務共同體?‘智慧司法雲’平臺的設立,就是建立良性法律服務共同體的互動典範。”

訴箭網總經理林培興告訴記者:“和仲裁委對接的多元調解分流系統也馬上上線了。鼓樓法院和我們聯合打造的‘智慧司法雲’會不斷地拓展新功能來彰顯其強大的生命力。”

隨著法治建設的不斷推進,人民群眾篤信法治,越來越多的人遇到矛盾糾紛第一反應就是找法院。這也造成了法院受理案件數激增。司法從以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變成了“解決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這對於“案多人少”矛盾越發凸顯的法院來說是一種“甜蜜的煩惱”。

鼓樓法院平均每位員額法官年辦案數量超過500件,而相對來說,選擇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進行調解和選擇仲裁機構解決合同糾紛及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人卻相對較少。怎樣通過建立協調的糾紛解決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訴訟內外糾紛解決機制,達到司法資源優化配置下的效用最大化,成為鼓樓法院和開發“智慧司法雲”的訴箭網的共同課題。

參加“平安建設看福建”採訪活動的記者參觀福州鼓樓法院。

訴箭網首席運營官汪鵬表示:“訴訟服務在本質上屬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務,它應當是由人民法院主導下向全社會提供的非競爭、不排他的制度性公共產品,既包括嚴格公正文明司法,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司法裁判行為,也包括司法為民便民利民,為全社會提供訴訟便利的法律服務行為。我們利用‘智慧司法雲’打通各個法律服務主體的優勢,將案件根據實際情況和當事人的意願分流到仲裁委和人民調解員,不但達到了司法資源優化配置的目的,也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司法需求。”

“智慧司法雲”在鼓樓法院運行並廣受好評,是鼓樓法院以及訴箭網運用互聯網思維,促進訴訟服務的轉型升級的一次生動實踐。袁文偉表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資訊化工作,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科技強國、網路強國、數位中國、智慧社會,為人民法院推進資訊化建設指明了方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精心謀劃、超前佈局,加快推進智慧法院建設,促進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鼓樓法院在建設智慧法院的路上,將不斷地探索,永不止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