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常德法院“執行直播”成常態 10個執行指揮中心破解執行難

湖南法院網訊 “請前方執行人員立即清理現場, 安全鎖好門窗後, 依法張貼封條。 ”這是4月16日, 常德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指揮中心值班人員發出的指令,

從監控大螢幕上可以看到, 執行幹警正在武陵區某社區實施房屋查封。 這種看似高科技的新型執行手段, 在常德法院不再是司空見怪。 他們說主要得益于該市大力打造“智慧法院”, 建立了10個執行指揮中心, 實現各區縣(市)全覆蓋, 已成為破解執行難的“利器”。

近年來, 最高人民法院莊嚴提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承諾, 周強院長指出“司法改革和資訊化建設是人民司法事業發展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 ”常德法院在率先抓好司法改革的同時, 借助互聯網+、大資料等手段, 大力打造“智慧法院”, 特別是資訊化建設, 極大地提升了執行效率, 促使一大批執行案件得到迅速執結, 受到了當事人的高度好評。

目前, 常德中院及9個基層法院全部建成執行指揮中心, 總體面積660.19平方米, 共設有13塊顯示幕, 配有49部單兵, 5台執行指揮車, 執法記錄儀125部, 設備齊全, 功能先進。

該中心集遠端執行指揮、網路集中查控、失信曝光、資訊回傳、即時監控、執行資訊公開、召開視訊會議等多種功能, 與上下級法院全面聯網, 實現資訊互通、資源分享, 統一調配、統一指揮。 例如單兵系統可以實現傳輸執行現場畫面到指揮中心, 達到了“現場直播”效果, 不僅可以在執行指揮中心統一調度, 而且可以對執行全程進行錄音錄影, 確保執行的公正和公開, 提升司法公信力。 又例如網路集中查控功能, 可以查詢被執行人存款、房產、車輛、工商、證券等相關資訊,

讓“老賴”的財產無所遁形, 對查到的財產立即採取查控措施, 促使被執行人自動履行法律義務, 或對財產依法採取拍賣變賣等強制措施, 大大提高了執行效率, 節約了執行成本, 並對被執行人及潛在賴帳者形成了強大威懾。 同時, 該院切實加大反規避執行力度, 充分保障申請人合法權益, 執行指揮中心還與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系統聯網, 全市法院目前共將10928名“老賴”納入被執行人“黑名單”庫, 通過報紙、電視、網站、微信公眾號、電子顯示幕等措施曝光“老賴”姓名、身份證號碼、住址及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等資訊, 限制113人次乘坐飛機、高鐵等高消費, 對11人次購置不動產、機動車輛等行為進行限制, 使其社會信用降低,
對其形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從而迫使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