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解放撫順而戰的撫順婦女

撫順廣大婦女為了撫順的解放, 積極支持自己的子弟兵同敵人戰鬥。 她們轉送傷患、掩護我軍幹部戰士、偵察敵情、偷送乾糧、縫製軍鞋……,

以驚人的智慧, 不屈的精神與敵鬥爭,流汗流血乃至獻出生命。 1948年,撫順縣廣大婦女在土地改革和東北戰場我軍勝利在望的形勢鼓舞下, 又積極地參加了解放撫順的臨戰支前工作,形成了一條解放撫順的支前戰線。

為了補充兵員, 撫順縣各級婦女組織發揮作用, 轟轟烈烈地開展了擴軍工作, 很快掀起了參軍參戰的熱潮, 到處是父母送兒女, 妻子送丈夫參軍的景象, 婦女幹部黃維蘭等帶頭替夫報名參軍;馬圈子村老程太太先後把三個兒子, 兩個兒媳送到部隊參加戰鬥;西川村青年陳畢參軍走後,其未婚妻宋瑞蘭與陳畢的妹妹在家舉行了象徵性的婚禮, 了卻了丈夫的心願使其在部隊安心殺敵。 在她們的帶動下,僅18個屯就有438名青壯年參軍。

在準備解放撫順的戰勤通知下達後, 群眾都知道解放敵佔區網颴的時候到了, 可是靑壯年大都上了戰場, 支前工作怎麼辦?婦女們就自動組織起來, 富家樓子(原屬沈撫縣)、三家子的婦女帶頭出工, 領著兒童搶修道路, 以保證戰時運輸暢通, 英守堡子村婦女一聽到又要準備擔架隊, 有的說:“這回可有俺們立功的機會啦!在解放撫順的週邊戰一一攻打東社村時, 婦女們抬送傷患有的要跑3個來回, 還要過嶺, 可是婦女們無一推卸, 躲避。 金鬥峪村婦女主任王主永蘭把吃奶的孩子扔在家裡去抬擔架。 婦女們象親姐妹一樣愛護傷患,有時兩三宿不能合眼地照顧傷患, 洗血衣, 餵飯等, 還從自己孩子嘴裡攢下雞蛋給傷患吃。

支前模範擔架隊長崔淑梅, 工作一貫積極負責, 只要聽到來了擔架, 馬上放下手裡的活, 精心地伺候傷患, 有一次一名傷患垂危, 別人都不敢喂, 她端著雞蛋去喂, 傷患吐她一臉, 但她仍耐心地侍候。

在我黨“生產自救”口號的鼓舞下, 婦女會組織廣大婦女既種好自己的地,又幫助軍烈屬。 各盡其力搞好包耕代耕、堅決不撂一畝地, 不荒一畝地,以多打糧的實際行動支援解放撫順。 東溝村根據生產計畫自願結合互助組,其中有女互助組員52人。 一時間, 在解放區掀起了一個生產自救的高潮,湧現了劉玉芝、趙淑芝等一批女模範。 劉玉芝是軍屬, 17歲, 為了丈夫安心在部隊,她承擔了家裡的全部活計,還開了一畝荒地,

又為別人家幫工。 趙淑芝也是17歲, 除了蒔弄自己的7畝半地外, 還幫助軍屬打茬子7天。 在婦女們努力下,生產自救渡過了難關, 解放區取得了土地改革後的第一個農業大豐收。 撫順解放後,撫順縣運出100萬斤糧食, 供應城市居民和我南下解放大軍。 誰能知道, 這些糧食凝聚著廣大婦女多少血汗!

為了做好解放撫順的戰前準備保證秋收任務的完成, 6月6日, 撫順縣召開了婦女代表大會。 會議總結了過去的婦女工作, 佈置了今後任務:1、抓緊整頓和組織婦女會, 拆洗棉衣、棉被、做鞋, 保證長期擔架隊出動時衣、鞋齊全;2、積極參加割地、打場, 保證不糟踏一粒糧食3、保證秋收中起早做飯;4、婦女負責擔架者保證擔架到了就接著轉送,

不叫傷員多受罪。

會議結束後, 婦女幹部、婦女代表回到各村組織婦女開展快割、快收、快曬、快藏“四快”秋收運動。 五龍邊緣村婦女還參加為我軍運糧工作, 在敵人炮火威脅下, 大家用小車拉,用人扛。 前安省村老黃太太, 50多歲, 不顧敵人炮火, 毎趟背糧70多斤, 僅3天時間和群眾一起完成了20萬斤糧的運送任務。

為鼓勵群眾繼續做好支前工作, 各村召開了功臣評定大會, 個人立功者138人, 其中婦女占40名。

1948年10月31日, 我人民解放軍解放撫順, 全縣人民歡欣鼓舞。 解放後的廣大婦女更加熱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子弟兵。 在歡慶勝利之後, 每人又完成了半斤乾菜徵收任務。 婦女們獻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各種乾菜, 送給南下大軍, 支援前線, 支援全國的解放。

撫順縣廣大婦女以自強的精神,在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中鍛煉了自己,貢獻了自己,解放了自己,並為撫順的解放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韓文章整理)

作者簡介:

趙東寰同志,遼寧法庫人。原獨立十師師長。離休前任工程兵工程部部長(正兵團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支援全國的解放。

撫順縣廣大婦女以自強的精神,在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中鍛煉了自己,貢獻了自己,解放了自己,並為撫順的解放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韓文章整理)

作者簡介:

趙東寰同志,遼寧法庫人。原獨立十師師長。離休前任工程兵工程部部長(正兵團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