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北上廣分別公佈最新版城市總體規劃方案 未來18年城市競逐 廣州如何搶佔先機?

廣州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公佈, 廣州將建成世界一流水準的活力全球城市。 董天健 攝

上周, 2018全球治理高層政策論壇在廣州天河召開。

博鼇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及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副署長蓋圖等重量級嘉賓參會。

從去年底的財富全球論壇以來, 廣州為何頻頻召開國際高端會議?

在《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對北京的城市戰略定位, 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其中, 北京提出, 要成為全球創新網路的中堅力量和引領世界創新的新引擎。

上海明確提出, 到2035年, 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 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 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有網友分析, 在“全球城市”的前面加上“卓越”二字, 看出上海的雄心。

在《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中, 廣州描繪了這樣的美好前景:2035年,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 成為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宜居水準達到世界一流城市水準的活力全球城市。

廣州, 在全球城市的前面加上“活力”二字, 也展現出這座城市的追求。 而廣州提出要當“國際交往中心”, 也與北京不謀而合。

還沒有正式對外公佈最新版城市規劃的深圳, 也提出要“成為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

全球配置資源能力的比拼, 是北上廣深這四大一線城市的新較量。 倫敦、紐約、巴黎、東京之所以成為一流的全球城市, 就在於其擁有強大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未來18年, 誰能走向世界, 誰能更多地連結全球要素資源, 誰就將在城市版圖中佔據最重要的位置。

北上廣引領城市群競爭時代

從全球來看, 城市群已成為國家參與全球競爭與國際分工的全新地域單元。 中國的城市競爭, 正在進入城市群的時代。

觀察北上廣的城市規劃, 都體現了超越城市本身的大格局。

作為京津冀區域核心的北京, 提出要“提升京津冀城市群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引領地位”, 推動京津冀區域建設成為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居於長江經濟帶之首的上海, 也瞄準這樣的目標——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主動融入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 推動上海與周邊城市協同發展, 構建上海大都市圈,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心城市, 廣州如何出招?

廣州把重點放在了南沙。

“強南沙”, 是廣州最新城市總規草案的一大亮點。 對南沙區發展定位是: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綠色智慧宜居城市副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服務功能核心區和共用發展區。

廣州在規劃草案中明確提出, 要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作用, 推動與港澳全面深度融合, 南沙即被視為抓手。 廣州還將對標借鑒國際最高水準, 在南沙、黃埔、空港經濟區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從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 到即將出臺重磅規劃的粵港澳大灣區, 每一個城市群的背後, 都是一個一線城市。 而粵港澳大灣區, 則是廣州和深圳。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研究表明,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海西、山東半島、中原、武漢、長株潭、關中、成渝、遼中南、哈長等12個城市群,

2006年的GDP占全國的71.34%, 到2015年該比例增長到82.03%, 顯示出經濟機會在大城市和大城市群集聚的趨勢。

大城市和以之為中心的城市群, 正在拉開新一輪城市競逐的大幕。 這將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區域競爭中頗具看點的一幕大戲。

南沙強, 則廣州強

值得注意的是, 未來18年, 北上廣都在佈局多中心, 開啟“雙核”、“多核”模式。 原先單核驅動的模式, 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的發展需求。 之前, 單中心“攤大餅”式的發展, 帶來了交通堵塞、環境污染、住房擁擠等“大城市病”。 而現在, 軌道交通和基礎設施的加快建設, 大城市的邊界不斷擴大, 多中心成為一個新的選項。

北京一直在致力於推動實施“通州戰略”。 規劃稱, 將高水準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 示範帶動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範圍約155平方公里,週邊控制區即通州全區約906平方公里,進而輻射帶動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

上海更是屢屢提及“多中心”。《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最大的特點,就是明確了上海的主城區,主城區從外環內擴大為中心城區(外環內)+主城片區。上海的四個主城片區分別是:虹橋、寶山、川沙、閔行,每個主城片區中有一個城市副中心。

廣州則是對南沙寄予厚望。在最新版的城市總體規劃中,南沙地位凸顯,成為廣州唯一的一個城市副中心,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核心門戶。

南沙能不能真的強起來,可能是未來18年廣州能不能繼續強的關鍵。

超2000萬人口的北上廣,意味著什麼?

最近,國內城市的人才搶奪戰不斷升溫。增長的新邏輯成為最大的推動力量——當人口湧入城市,帶來的人才、資金、技術、資訊,將驅動城市的下一輪增長。

北上廣最新城市規劃,對於人口規模作出了謀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據可供水資源量和人均水資源量,確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規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020年以後長期穩定在這一水準。

——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左右,建設用地總規模不超過3200平方公里。

——至2035年,廣州常住人口將達到2000萬,同時按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

可以看出,廣州和北京、上海將在人口規模上保持相當的量級。杭州、武漢等城市要挑戰廣州作為一線城市的地位,短時間內可能還難以達到。

西安、南京、長沙、杭州、青島等城市陸續發佈人才政策、加入搶人大戰。從常住人口的增長資料來看,廣州和深圳人口吸引力依舊比較大,優勢較為明顯。資料顯示,2017年年末,廣州常住人口達到1449.84萬人,比上年增加45.59萬人。

百度地圖發佈的《2017年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中,在人口吸引力指數上,北上廣深領跑全國,廣州吸引力位居第二,高於北京、上海。而廣州新流入常住人口來源是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惠州、清遠等周邊城市,顯示出超大城市的虹吸效應。

“決定哪一個城市能夠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資本,而非物理的基礎設施。在美國,通常以擁有本科學歷的人口所占比例來判定當地的技能水準。”在《城市的勝利》一書中,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愛德華·格萊澤提出這樣的觀點。

常住人口有望超2000萬的廣州,能否在新一輪的城市競逐中占得先機、取得勝利?讓我們拭目以待。

示範帶動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範圍約155平方公里,週邊控制區即通州全區約906平方公里,進而輻射帶動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

上海更是屢屢提及“多中心”。《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最大的特點,就是明確了上海的主城區,主城區從外環內擴大為中心城區(外環內)+主城片區。上海的四個主城片區分別是:虹橋、寶山、川沙、閔行,每個主城片區中有一個城市副中心。

廣州則是對南沙寄予厚望。在最新版的城市總體規劃中,南沙地位凸顯,成為廣州唯一的一個城市副中心,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核心門戶。

南沙能不能真的強起來,可能是未來18年廣州能不能繼續強的關鍵。

超2000萬人口的北上廣,意味著什麼?

最近,國內城市的人才搶奪戰不斷升溫。增長的新邏輯成為最大的推動力量——當人口湧入城市,帶來的人才、資金、技術、資訊,將驅動城市的下一輪增長。

北上廣最新城市規劃,對於人口規模作出了謀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據可供水資源量和人均水資源量,確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規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020年以後長期穩定在這一水準。

——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左右,建設用地總規模不超過3200平方公里。

——至2035年,廣州常住人口將達到2000萬,同時按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

可以看出,廣州和北京、上海將在人口規模上保持相當的量級。杭州、武漢等城市要挑戰廣州作為一線城市的地位,短時間內可能還難以達到。

西安、南京、長沙、杭州、青島等城市陸續發佈人才政策、加入搶人大戰。從常住人口的增長資料來看,廣州和深圳人口吸引力依舊比較大,優勢較為明顯。資料顯示,2017年年末,廣州常住人口達到1449.84萬人,比上年增加45.59萬人。

百度地圖發佈的《2017年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中,在人口吸引力指數上,北上廣深領跑全國,廣州吸引力位居第二,高於北京、上海。而廣州新流入常住人口來源是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惠州、清遠等周邊城市,顯示出超大城市的虹吸效應。

“決定哪一個城市能夠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資本,而非物理的基礎設施。在美國,通常以擁有本科學歷的人口所占比例來判定當地的技能水準。”在《城市的勝利》一書中,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愛德華·格萊澤提出這樣的觀點。

常住人口有望超2000萬的廣州,能否在新一輪的城市競逐中占得先機、取得勝利?讓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