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蘋果公司無間道,內鬼名單遭洩漏

4月14日, 美國最大財經資訊公司旗下的彭博新聞社, 公佈了一份被蘋果公司“內鬼”洩露給自己的內部機密文件。

讓人尷尬的是,

這份機密檔的內容, 正是警告員工不得洩露蘋果公司的內部資料。

檔中聲稱, 蘋果公司在2017年共抓獲了29名“內鬼”, 其中有12人被捕受審。

同時, 這份檔中還用略帶“威脅”的口吻警告道, 一旦有員工再敢洩露機密, 不僅會受到巨額罰款和解雇, 同時將面臨牢獄之災, 並且一旦被蘋果公司開除列為黑名單之後, 將很難再在科技圈內找到飯碗。

不過誰能想到, 這份明確標注“僅供內部傳閱”並且嚴令禁止外傳洩露的機密檔, 最終還是經由“內鬼”之手, 傳到了彭博社的手中, 顯然蘋果公司的警告並沒有讓洩密者有危機之感。

總是有“諜照”曝光

蘋果公司擁有接近14萬的員工, 而對於如此龐大數量的員工, 在保護公司隱私和維護公司利益上的管理,

一直是讓蘋果公司最為頭疼的問題, 而內部洩密也一直是重災之區。

儘管蘋果公司在過去做出各種努力, 但任然無法避免大量關於iPhone、iPad等系列產品在新品發佈前, 就有大量關於功能和設計上的細節以及“諜照”被提前曝光。

據統計, 僅在過去的2017年中, 蘋果公司就遭遇了數次洩密事件。

從2016年4月到2017年中, iPhone X的材質、顯示幕設計、介面設計等細節不斷被曝光, 很多細節在發佈會上被證實為真;

2017年1月3日, Apple Watch Series 3系列被曝將不會有重大升級;發佈會前三天, 該產品模型被提前公佈, 證實了之前傳聞;

7月, 彭博社曝光Apple TV 4K即將面世, 隨後該產品的性能提升不斷被媒體公佈;

年底, iOS 11代碼被洩露, 由於擔心受到駭客的研究和攻擊, 蘋果暫停了iOS系統更新。

除此以外, HomePod和iPad Pro的系列產品, 也曾被多位蘋果分析師在個人主頁曝光過設計細節。

洩密的損失不可估量

這份給員工“敲山震虎”的檔中表示:“我們希望通過精心排演過的發佈會來向全世界宣告我們的新產品, 而不是通過某些科技媒體提前曝光。 ”

通過過去洩密的歷史案例來看, 最直觀的損失便是減少現在正在售賣的款式的銷量, 因為消費者已知未來產品的細節, 一旦心儀, 就會持幣等待即將上市的新品。 更重要的是, 競爭對手在提前得知新款升級細節後, 可以獲得更多時間佈局應對。

在去年年底ios 11代碼洩露事件之後,

UIKit團隊的負責人沙菲爾就表示:“我們幾千人披星戴月滿負荷工作了幾個月, 辛苦創造出的心血就這麼被洩露了, 所有人都感到灰心喪氣。 ”

而作為一名擁有近14萬員工的龐大帝國, 一旦發生洩密事件, 影響則絕不僅僅只是少賣兩款產品這麼簡單而已。

因為蘋果股票是美國多個州的養老基金、教師退休基金等公共基金的重要投資標的, 所以如果蘋果產品的設計被提前洩露, 一旦有人趁機做空蘋果股票, 將會有數量更為龐大的投資者將因此受到間接損失。

因此, 據Tech Church報導, 蘋果公司這次對於“嚴禁洩露內部機密”的內部檔, 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為強硬的一次針對洩密活動的表態。

卻沒曾想, 就連這份文件也被“洩密”到了媒體之上。

模糊的保密政策

相較於Facebook此前上演的史詩大劇,蘋果這次的洩密事件則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不過在這兩家巨頭身上所發生的事情,無疑讓科技行業保密政策重新進入到了公眾關注的視野。

據衛報報導,例如蘋果公司這種關於“洩密”的處理辦法,在矽谷非常普遍,Facebook和穀歌等大型企業也都有嚴格的內部保密制度。

一位被Facebook開除的前員工表示,自己曾經經歷過非常恐怖的內部審訊環節。他被女上司假意告知到會議室領取升職通知,結果當他開門時才發現,整個Facebook的保密團隊已經蓄勢待發,準備開始對他進行審問。

該員工口述:“這些公司在表面上充滿了改變世界的理想和溫暖的友誼,但當我把看到的產品缺點告訴外界的時候,領導者手下的鷹犬們就要開始權利對付我了。”

就有法律人士表示,科技公司的保密政策通常非常模糊,並沒有準確對洩密範圍進行嚴格的界定,很多時候員工們只是在合法範圍內談論工作相關的事宜,也會被定性為洩密,因此而受到處罰。

不過從4月14日彭博社公佈這份檔至今,蘋果公司仍未作出任何回應,專家分析他們應當是害怕這份文件會將蘋果公司定性為“洩密”。

但他們也指出,蘋果方面對此保持沉默的代價,則是錯過這次洩密事件“滅火”公關的最佳時機。

就連這份文件也被“洩密”到了媒體之上。

模糊的保密政策

相較於Facebook此前上演的史詩大劇,蘋果這次的洩密事件則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不過在這兩家巨頭身上所發生的事情,無疑讓科技行業保密政策重新進入到了公眾關注的視野。

據衛報報導,例如蘋果公司這種關於“洩密”的處理辦法,在矽谷非常普遍,Facebook和穀歌等大型企業也都有嚴格的內部保密制度。

一位被Facebook開除的前員工表示,自己曾經經歷過非常恐怖的內部審訊環節。他被女上司假意告知到會議室領取升職通知,結果當他開門時才發現,整個Facebook的保密團隊已經蓄勢待發,準備開始對他進行審問。

該員工口述:“這些公司在表面上充滿了改變世界的理想和溫暖的友誼,但當我把看到的產品缺點告訴外界的時候,領導者手下的鷹犬們就要開始權利對付我了。”

就有法律人士表示,科技公司的保密政策通常非常模糊,並沒有準確對洩密範圍進行嚴格的界定,很多時候員工們只是在合法範圍內談論工作相關的事宜,也會被定性為洩密,因此而受到處罰。

不過從4月14日彭博社公佈這份檔至今,蘋果公司仍未作出任何回應,專家分析他們應當是害怕這份文件會將蘋果公司定性為“洩密”。

但他們也指出,蘋果方面對此保持沉默的代價,則是錯過這次洩密事件“滅火”公關的最佳時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