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實施品質強市戰略 開啟“萊蕪製造”品質革命

大眾網為3月15日訊據萊蕪日報報導, 品質發展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和轉型之要。 近年來, 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品質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目標明確, 步履堅定。

2015年, 工業產品品質合格率納入科學發展綜合考核範圍。

2016年9月, 印發《萊蕪市貫徹實施品質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畫》。

2017年2月, 出臺《關於推進全市品牌建設的意見》。

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了“大力實施工業立市、生態建市、創新興市、品質強市戰略”。 “‘品質強市’戰略提出的非常及時, 必將開啟‘萊蕪製造’的品質革命。 ”山東匯金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陶長興認為。

2月27日, 記者從濟南海關萊蕪辦事處獲悉, 目前我市現有高級認證企業8家, 一般認證企業53家, 分別占註冊企業的1%和7%左右, 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的3倍左右。 這些認證企業因此享受到通關便利。

這是我市全方位提升品質工作的縮影。 “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海關監管體制, 必然激勵甚至倒逼企業提高產品和服務品質。 ”濟南海關萊蕪辦事處監管科科長孫春梅認為。

品質反映一個地區的綜合實力, 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近年來, 市委、市政府不斷強化“品質強市”理念, 堅持頂層設計, 為品質工作持續深入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援。

市長品質獎, 引導和激勵著全市各行各業加強品質管制、促進轉型升級。 自2011年我市首評市長品質獎,

截至目前共評選市長品質獎15個。

完善政策支撐, 推動品質工作從微觀品質向宏觀品質、從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向保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加快轉變。 我市先後制定了《萊蕪市市長品質獎管理辦法》、《“食安萊蕪”品牌引領行動方案》、《萊蕪老字型大小認定辦法》、《關於發展標準經濟建設品質強市的實施意見》、《關於發展標準經濟建設品質強市獎勵辦法》等政策檔, 為推動萊蕪製造向萊蕪創造轉變、萊蕪速度向萊蕪質效轉變、萊蕪產品向萊蕪品牌轉變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

建立完善執法機制, 品質安全保障不斷夯實。 我市不斷建立健全重大品質違法案件快速反應機制、執法聯動機制、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機制等執法聯動機制,

形成聯動執法工作機制。 同時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藥品、農資、高毒農藥以及學校食堂等重點領域、重點產品, 集中開展專項行動,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政策是依據, 活動是載體。 為了讓“品質強市”理念深入人心, 我市以“3·15”、全國品質月、食品安全宣傳周等為載體, 全面發動和宣傳, 在全社會努力營造重品質、強標準、講信用、守底線的品質工作環境。 2014—2015年度, 全市14家企業獲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榮譽稱號、61家企業獲山東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榮譽稱號。

全市共有山東名牌產品36個、山東省國際知名品牌3個;中國馳名商標5件, 山東省著名商標37件

——品牌引領, 萊蕪製造美譽度顯著提升

2月6日上午, 在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上,

“萊蕪生薑”被點名, 和全省其他26個品牌集體亮相省政府工作報告。 而就在兩個月前, 山東省首批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名單公佈, “萊蕪生薑”、“姜老大”榜上有名, 分別被評為山東省首批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 2015年, “萊蕪生薑”品牌價值已達到8.93億元。 這是我市大力實施品質強市, 推行品牌戰略的結果。

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 是一個城市的響亮名片和寶貴財富。 以品牌培育帶動產業轉型, 是我市推動品質強市戰略的一步“先手棋”。 近年來, 我市堅持質效導向, 深入實施名牌戰略, 帶動了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品質水準的提高, 提升了“萊蕪製造”、“萊蕪生產”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湧現了如匯源、維達、泰鋼、得利斯、匯金、力創等一大批名牌企業。

品牌建設, 資金是保障。 在這方面, 我市捨得拿出“真金白銀”。 比如, 在農產品品牌建設上, 我市每年列支50萬元對認證農產品和著名商標進行獎勵, 實施技術創新、擴大規模、推廣品牌, 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 打造名、優、特農產品品牌。 目前, 全市生薑品牌達到30多個, 品牌運作比例已占30%以上。

打造過硬品牌, 必須堅持人才引領和創新驅動。 近年來, 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出臺了科技創新券等支持獎勵政策, 研發經費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2%, 財政科技支出占全部支出比重達到2.5%, 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60餘名, 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達到60家, 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36.8%。

黨委政府的重視、企業高漲的爭創熱情保證了我市品牌建設工作穩步開展。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山東名牌產品36個、山東省國際知名品牌3個、山東省服務名牌3個;省長品質獎1個;中國馳名商標5件,山東省著名商標37件;食安山東示範單位67家,山東老字型大小企業13家。我市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山東省首個全域旅遊發展試點,被確定為出口農產品品質安全示範市。

一個品牌,就是一個標杆。日益壯大的“品牌團隊”引領著一個個行業新增長點的形成,進而帶動相關配套產業,增強了全市經濟的發展後勁。

全市企業主導或參與制修訂標準157項,創建省級以上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118個

———標準先行,企業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

得標準者得天下。誰掌握了標準,誰就掌握了行業話語權。掌握標準,不僅可持續獲得利潤,還意味著將規範整個行業,引領行業的發展潮流。

在匯金股份有限公司數控加工車間,每條生產線前面都有一塊機加工生產管理板,上面清晰寫著作業內容:啟動機床1秒,加工零件自檢、填寫自檢記錄1分30秒,步行至工序台2秒……每個零部件加工時間、加工精度、加工優良率都有嚴格標準。目前,匯金將世界103項標準融入企業各個環節,同時,將國內269項標準提升了一個檔次。

憑藉過硬的產品標準,匯金公司牢牢掌握了市場話語權。“我們現在只為通用、雷諾、福特等世界500強客戶群配套。”常務副總經理陶長興說。

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發展標準經濟作為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大力實施“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以標準引領經濟轉型提升,走出了一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的轉型之路。

在政策扶持方面,我市出臺了《萊蕪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的意見》等政策檔,設立了“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獎勵專項資金,總額達800萬元,最高可獎勵100萬元,引導支持各行業、各企業瞄準國內外先進標準,積極開展“尋標、對標、提標、達標”活動,扎實深化“標準引領競賽”,提高市場競爭力。

以標準引領經濟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始終是開展“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的重頭戲和主戰場。我市在工業方面積極鼓勵有條件的骨幹企業建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導或參與起草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積極打造“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的標準運作模式。

同時,隨著“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的持續推進和“標準引領競賽”的扎實深化,農業、服務業、城鄉建設與管理、對外貿易、社會治理、政務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重點領域的標準化工作迅速展開。

目前,全市65家企業97個產品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共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2項、行業標準49項、地方標準56項,創建國家級、省級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118個,為實現由“萊蕪製造”向“萊蕪創造”、“萊蕪標準”轉變奠定了堅實基礎。另外在金融保險、現代物流、現代商貿、仲介服務、文化旅遊等方面,制定了63項企業標準,2家企業承擔國家級服務標準化試點專案,大幅提升了企業品質和綜合影響力。

人人享受品質,人人參與品質。隨著我市產品品質、工程品質、服務品質、旅遊品質等各方面的齊抓並進,民生品質正得到有效提升,生活在萊蕪這座城市的人們,在主動成為品質建設者的同時,也在收穫著越來越多的品質紅利。

品質強市永遠在路上。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於發展標準經濟建設品質強市的實施意見》提出了發展目標,力爭到2020年,“萊蕪標準”體系基本完善,產品品質、工程品質、服務品質明顯提升,科技與標準轉化能力明顯增強,知名品牌培育成效明顯,爭創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這無疑為全市品質工作立起了新標杆。“目前,我市規模以上企業已發展到1248家,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但速度有極限,品質無止境。新常態下,我們應著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品質強市”戰略和“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重塑“工匠精神”,深入推進創新驅動,振興提升重點產業,推動實體經濟體系的供給品質和效益穩步提高。”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認為。

黨委政府的重視、企業高漲的爭創熱情保證了我市品牌建設工作穩步開展。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山東名牌產品36個、山東省國際知名品牌3個、山東省服務名牌3個;省長品質獎1個;中國馳名商標5件,山東省著名商標37件;食安山東示範單位67家,山東老字型大小企業13家。我市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山東省首個全域旅遊發展試點,被確定為出口農產品品質安全示範市。

一個品牌,就是一個標杆。日益壯大的“品牌團隊”引領著一個個行業新增長點的形成,進而帶動相關配套產業,增強了全市經濟的發展後勁。

全市企業主導或參與制修訂標準157項,創建省級以上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118個

———標準先行,企業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

得標準者得天下。誰掌握了標準,誰就掌握了行業話語權。掌握標準,不僅可持續獲得利潤,還意味著將規範整個行業,引領行業的發展潮流。

在匯金股份有限公司數控加工車間,每條生產線前面都有一塊機加工生產管理板,上面清晰寫著作業內容:啟動機床1秒,加工零件自檢、填寫自檢記錄1分30秒,步行至工序台2秒……每個零部件加工時間、加工精度、加工優良率都有嚴格標準。目前,匯金將世界103項標準融入企業各個環節,同時,將國內269項標準提升了一個檔次。

憑藉過硬的產品標準,匯金公司牢牢掌握了市場話語權。“我們現在只為通用、雷諾、福特等世界500強客戶群配套。”常務副總經理陶長興說。

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發展標準經濟作為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大力實施“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以標準引領經濟轉型提升,走出了一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的轉型之路。

在政策扶持方面,我市出臺了《萊蕪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的意見》等政策檔,設立了“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獎勵專項資金,總額達800萬元,最高可獎勵100萬元,引導支持各行業、各企業瞄準國內外先進標準,積極開展“尋標、對標、提標、達標”活動,扎實深化“標準引領競賽”,提高市場競爭力。

以標準引領經濟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始終是開展“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的重頭戲和主戰場。我市在工業方面積極鼓勵有條件的骨幹企業建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導或參與起草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積極打造“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的標準運作模式。

同時,隨著“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的持續推進和“標準引領競賽”的扎實深化,農業、服務業、城鄉建設與管理、對外貿易、社會治理、政務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重點領域的標準化工作迅速展開。

目前,全市65家企業97個產品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共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52項、行業標準49項、地方標準56項,創建國家級、省級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118個,為實現由“萊蕪製造”向“萊蕪創造”、“萊蕪標準”轉變奠定了堅實基礎。另外在金融保險、現代物流、現代商貿、仲介服務、文化旅遊等方面,制定了63項企業標準,2家企業承擔國家級服務標準化試點專案,大幅提升了企業品質和綜合影響力。

人人享受品質,人人參與品質。隨著我市產品品質、工程品質、服務品質、旅遊品質等各方面的齊抓並進,民生品質正得到有效提升,生活在萊蕪這座城市的人們,在主動成為品質建設者的同時,也在收穫著越來越多的品質紅利。

品質強市永遠在路上。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於發展標準經濟建設品質強市的實施意見》提出了發展目標,力爭到2020年,“萊蕪標準”體系基本完善,產品品質、工程品質、服務品質明顯提升,科技與標準轉化能力明顯增強,知名品牌培育成效明顯,爭創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這無疑為全市品質工作立起了新標杆。“目前,我市規模以上企業已發展到1248家,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但速度有極限,品質無止境。新常態下,我們應著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品質強市”戰略和“標準經濟引領提升”工程,重塑“工匠精神”,深入推進創新驅動,振興提升重點產業,推動實體經濟體系的供給品質和效益穩步提高。”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認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