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倭蛙,倭犰狳,倭黑猩猩!這些帶“倭”字動物原來是這樣命名的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從水到陸工作室

監製:中國科學院電腦網路資訊中心

這個看似隨意的題外話中反應出來的問題很可能涉及民族歧視和文化衝突, 並且還是由學術問題引發的, 有必要考究一番。

從文化上看, 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倭”字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讀音和含義。 倭並不特指日本, 我們稱日本人為倭的說法, 源于三國時期魏明帝曹睿對當時日本君主的禦封——“魏”字去右邊的“鬼”字舍去“魂魄”之意, 加上左邊的“亻”賦予“友人”的意思, 並沒有“矮小、弱小”嘲諷之意。 古代中國對日本同樣有“東瀛”和“扶桑”這樣的雅稱,

因此將“倭”字同那種居高臨下的嘲諷聯繫起來的說法站不住腳。

從漢字上看, “倭”字有它自己的含義。 而學術界在使用“倭”字時, 也是單純的使用漢字本身的意思。

“倭蛙”一名的由來

在我國兩棲動物名錄中有一個獨立的屬, 叫倭蛙屬(Nanorana), 包括倭蛙(Nanorana pleskei)、高山倭蛙(Nanorana parkeri)和腹斑倭蛙(Nanorana ventripunctata)3個種, 均為我國特有兩棲動物。 三種倭蛙中只有腹斑倭蛙由我國動物學家費梁等人於1985年命名, 其餘兩種均由外國學者命名。

早在1896年, 外國學者Günther命名了倭蛙;1927年, Stejneger命名了高山倭蛙。 目前, 倭蛙屬在全球共有28個種, 其中的Nanorana liebigii也是最早被Günther於1860年命名的。 所以說, 早在1860年外國學者就確定了這個類群的屬名Nanorana。

倭蛙(圖片源自網站http://www.arkive.org/)

高山倭蛙(圖片源自網站http://www.amphibiachina.org/)

腹斑倭蛙(圖片源自網站http://www.amphibiachina.org/)

這個拉丁屬名有著怎樣的含義呢?通過查閱《拉丁語漢語簡明詞典》, 筆者找到了Nanorana的詞源“nanus”, 意為“矮子, 矮小的動物或者植物”。

“倭”字在古漢語中有“矮小”的意思, 為了尊重命名人最初的定義, 老先生們將Nanorana直譯為倭蛙——這便是“倭蛙”一名的由來。

《拉丁語漢語簡明詞典》中Nanorana的詞源“nanus”的意思

那麼, 倭蛙到底小不小呢?成體高山倭蛙和腹斑倭蛙體長均在4.0-5.8釐米, 成體倭蛙體長也有2.8-4.1釐米,

這樣的體長在蛙類中並不算小。 (PS.可能是Günther的手超大, 顯得倭蛙很小。 )

倭蛙體形差異較大(圖片源自網站http://www.arkive.org/, 注意圖中最大的並非倭蛙)

作為高原物種, 這3種倭蛙棲息地海拔都很高, 平均在3000-4500米。 3種倭蛙鼓膜和耳柱骨退化明顯, 不依賴鳴聲通訊, 聽力很差, 推測這是對高原環境適應的結果。

此外,2015年中國科學家成功破譯了高山倭蛙基因組,這是迄今為止破譯的首個現代蛙類基因組,也是目前破譯的第二個兩棲動物的基因組,為兩棲動物進化研究提供了新線索。

倭犰狳和倭黑猩猩又是怎麼一回事?

除了倭蛙,我們通常還能看到倭犰狳(Chlamyphorustruncatus)和倭黑猩猩(Pan paniscus)等物種名稱。它們並不是國內物種,拉丁名的詞源裡也沒有類似nanus矮小的意思,為什麼中文名稱裡也帶“倭”字呢?

倭犰狳Chlamyphorus truncatus,也叫粉毛犰狳、壽司犰狳,是所有犰狳中體型最小的一種,身長只有8.4-11.7釐米,尾巴更短,只有2.7-3.5釐米,體重不到100克。因此,老先生們將Chlamyphorus truncatus直譯成倭犰狳。

倭犰狳(圖片源自維琪百科)

七帶犰狳(圖片源自維琪百科)

倭犰狳可謂是四條腿走獸中最獨特的物種之一,外形與其他犰狳不同,個頭小巧,體色鮮豔,是犰狳類的奇葩,稱得上袖珍異形。倭犰狳的英文名稱叫“Pink Fairy Armadillo”,意思是“粉紅色的仙子”,得此雅號的原因是倭犰狳尾部的骨板附近長著粉紅色或黃色的短毛(也有人笑稱它們為“移動的金槍魚壽司”),至於叫它“仙子”則是因為這種動物的生活習性至今還是個謎,科學家對它們知之甚少。

粉紅仙子倭犰狳(圖片源自維琪百科)

倭犰狳善於挖掘,喜歡在螞蟻洞旁乾燥的泥土上打洞,掘地為巢。它的挖掘技術很高,可以在幾秒鐘之內消失在地洞中。倭犰狳獨居生活,夜行性,白天一般躲在洞裡休息,夜間外出覓食,是一位食蟻高手。

倭犰狳給我們留下了太多謎團。目前,科學家只知道倭犰狳在繁殖季節過著一夫多妻制的生活,母獸每胎僅產1仔,剛出生的幼崽遍體無毛、骨板柔軟,圈養條件下可以活4年多。遺憾的是,該物種在人類的侵害下種群岌岌可危,淪為高度瀕危物種,亟待嚴格保護。

成年倭犰狳Chlamyphorus truncatus(圖片源自維琪百科)

Pan paniscus翻譯成倭黑猩猩,同樣是因為和黑猩猩(Pan troglodytes)相比,倭黑猩猩的體型較小。

倭黑猩猩是黑猩猩屬的兩種動物之一,體長70-83釐米,體重30-45千克,產於非洲剛果河以南,如今已瀕臨滅絕。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外表相似,但比起黑猩猩,它們身形較為修長苗條,頭略小,毛髮較稀疏,更能直立行走,脾氣更溫順,很少發怒,也不愛喧嘩。

它的鳴叫聲也與黑猩猩不同,會發出32種不同意義的叫聲,如驚慌時的尖叫,進攻時的狂叫等。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認為倭黑猩猩等非人靈長類動物,只能通過與特定情緒狀態相關的叫聲進行交流。而最近關於倭黑猩猩語言的研究又打破了我們對這一問題的傳統認知:倭黑猩猩與人類一樣會在一系列不同的背景裡使用單一高音調的叫聲,類似于中文和英文中的“一詞多義”。

倭黑猩猩喜歡用頻繁而隨意的性生活(包括雌雄異性之間和雄性同性之間)來處理衝突,解決社會問題。其實,倭黑猩猩群體並非由雄性統治,這可能由雌性之間關係密切所致。雌性倭黑猩猩將叫聲作為一種戰略工具,鞏固它們的社會關係,進而提高它們在群體中的地位。

倭黑猩猩(圖片源自網站http://www.arkive.org/)

黑猩猩(圖片源自網站http://www.arkive.org/)

此外,它們能使用簡單工具,是已知僅次於人類的最聰慧的動物。更重要的是,倭黑猩猩的許多行為都更近似於人類,這在人類學研究上具有重大意義。

首先,研究發現,倭黑猩猩有與其同類分享的愛好。分享曾被認為是人類獨有的特徵,但倭黑猩猩的奇特之處在於它們更愛與陌生猩猩而不是熟悉的同類分享食物,此舉旨在擴大社會網路,類似我們在社交網路上的行為。

人類與成年倭黑猩猩的骨骼(圖片源自維琪百科)

成年黑猩猩的骨骼(圖片源自維琪百科)

其次,動物會像人類一樣表現得極為友好和忠誠,此外,它們也會在需要的時候發號施令,倭黑猩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研究發現,成年倭黑猩猩會用搖頭這種方式否定小倭黑猩猩的一些錯誤行為,這很可能是人類用搖頭表示否定的起源。

倭黑猩猩的手,跟人類十分相似(圖片源自網站http://www.arkive.org/)

一隻幼年倭黑猩猩在學習喝水(圖片源自網站http://www.arkive.org/)

部分參考文獻

1. Günther, A. C. L. G. 1896. Report on the collections of reptiles, batrachians and fishes made by Messrs Potanin and Berezowski in the Chinese provinces Kansu and Sze-chuen. Annuaire du Musée Zoologique de l'Academie Impériale des Sciences de St. Pétersbourg 1: 199-219.

2.Fei, L., and Y.-z. Huang. 1985.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Nanorana (Amphibia: Ranidae) from northwestern Yunnan, China. Acta Biologica Plateau Sinica 4: 71-75.

3. Stejneger, L. 1927.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frog from Tibet. Journal of the Washington Academy of Sciences 17: 317-319.

4. Günther, A. C. L. G. 1860. Contribution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reptiles of the Himalaya mountains.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60: 148-175.

5. Yan-Bo Sun, Zi-Jun Xiong, Xue-Yan Xiang,et al. 2015. Whole-genome sequence of the Tibetan frogNanorana parkeri and the comparativeevolution of tetrapod genom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01764.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資訊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

推測這是對高原環境適應的結果。

此外,2015年中國科學家成功破譯了高山倭蛙基因組,這是迄今為止破譯的首個現代蛙類基因組,也是目前破譯的第二個兩棲動物的基因組,為兩棲動物進化研究提供了新線索。

倭犰狳和倭黑猩猩又是怎麼一回事?

除了倭蛙,我們通常還能看到倭犰狳(Chlamyphorustruncatus)和倭黑猩猩(Pan paniscus)等物種名稱。它們並不是國內物種,拉丁名的詞源裡也沒有類似nanus矮小的意思,為什麼中文名稱裡也帶“倭”字呢?

倭犰狳Chlamyphorus truncatus,也叫粉毛犰狳、壽司犰狳,是所有犰狳中體型最小的一種,身長只有8.4-11.7釐米,尾巴更短,只有2.7-3.5釐米,體重不到100克。因此,老先生們將Chlamyphorus truncatus直譯成倭犰狳。

倭犰狳(圖片源自維琪百科)

七帶犰狳(圖片源自維琪百科)

倭犰狳可謂是四條腿走獸中最獨特的物種之一,外形與其他犰狳不同,個頭小巧,體色鮮豔,是犰狳類的奇葩,稱得上袖珍異形。倭犰狳的英文名稱叫“Pink Fairy Armadillo”,意思是“粉紅色的仙子”,得此雅號的原因是倭犰狳尾部的骨板附近長著粉紅色或黃色的短毛(也有人笑稱它們為“移動的金槍魚壽司”),至於叫它“仙子”則是因為這種動物的生活習性至今還是個謎,科學家對它們知之甚少。

粉紅仙子倭犰狳(圖片源自維琪百科)

倭犰狳善於挖掘,喜歡在螞蟻洞旁乾燥的泥土上打洞,掘地為巢。它的挖掘技術很高,可以在幾秒鐘之內消失在地洞中。倭犰狳獨居生活,夜行性,白天一般躲在洞裡休息,夜間外出覓食,是一位食蟻高手。

倭犰狳給我們留下了太多謎團。目前,科學家只知道倭犰狳在繁殖季節過著一夫多妻制的生活,母獸每胎僅產1仔,剛出生的幼崽遍體無毛、骨板柔軟,圈養條件下可以活4年多。遺憾的是,該物種在人類的侵害下種群岌岌可危,淪為高度瀕危物種,亟待嚴格保護。

成年倭犰狳Chlamyphorus truncatus(圖片源自維琪百科)

Pan paniscus翻譯成倭黑猩猩,同樣是因為和黑猩猩(Pan troglodytes)相比,倭黑猩猩的體型較小。

倭黑猩猩是黑猩猩屬的兩種動物之一,體長70-83釐米,體重30-45千克,產於非洲剛果河以南,如今已瀕臨滅絕。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外表相似,但比起黑猩猩,它們身形較為修長苗條,頭略小,毛髮較稀疏,更能直立行走,脾氣更溫順,很少發怒,也不愛喧嘩。

它的鳴叫聲也與黑猩猩不同,會發出32種不同意義的叫聲,如驚慌時的尖叫,進攻時的狂叫等。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認為倭黑猩猩等非人靈長類動物,只能通過與特定情緒狀態相關的叫聲進行交流。而最近關於倭黑猩猩語言的研究又打破了我們對這一問題的傳統認知:倭黑猩猩與人類一樣會在一系列不同的背景裡使用單一高音調的叫聲,類似于中文和英文中的“一詞多義”。

倭黑猩猩喜歡用頻繁而隨意的性生活(包括雌雄異性之間和雄性同性之間)來處理衝突,解決社會問題。其實,倭黑猩猩群體並非由雄性統治,這可能由雌性之間關係密切所致。雌性倭黑猩猩將叫聲作為一種戰略工具,鞏固它們的社會關係,進而提高它們在群體中的地位。

倭黑猩猩(圖片源自網站http://www.arkive.org/)

黑猩猩(圖片源自網站http://www.arkive.org/)

此外,它們能使用簡單工具,是已知僅次於人類的最聰慧的動物。更重要的是,倭黑猩猩的許多行為都更近似於人類,這在人類學研究上具有重大意義。

首先,研究發現,倭黑猩猩有與其同類分享的愛好。分享曾被認為是人類獨有的特徵,但倭黑猩猩的奇特之處在於它們更愛與陌生猩猩而不是熟悉的同類分享食物,此舉旨在擴大社會網路,類似我們在社交網路上的行為。

人類與成年倭黑猩猩的骨骼(圖片源自維琪百科)

成年黑猩猩的骨骼(圖片源自維琪百科)

其次,動物會像人類一樣表現得極為友好和忠誠,此外,它們也會在需要的時候發號施令,倭黑猩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研究發現,成年倭黑猩猩會用搖頭這種方式否定小倭黑猩猩的一些錯誤行為,這很可能是人類用搖頭表示否定的起源。

倭黑猩猩的手,跟人類十分相似(圖片源自網站http://www.arkive.org/)

一隻幼年倭黑猩猩在學習喝水(圖片源自網站http://www.arkive.org/)

部分參考文獻

1. Günther, A. C. L. G. 1896. Report on the collections of reptiles, batrachians and fishes made by Messrs Potanin and Berezowski in the Chinese provinces Kansu and Sze-chuen. Annuaire du Musée Zoologique de l'Academie Impériale des Sciences de St. Pétersbourg 1: 199-219.

2.Fei, L., and Y.-z. Huang. 1985.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Nanorana (Amphibia: Ranidae) from northwestern Yunnan, China. Acta Biologica Plateau Sinica 4: 71-75.

3. Stejneger, L. 1927.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frog from Tibet. Journal of the Washington Academy of Sciences 17: 317-319.

4. Günther, A. C. L. G. 1860. Contribution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reptiles of the Himalaya mountains.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60: 148-175.

5. Yan-Bo Sun, Zi-Jun Xiong, Xue-Yan Xiang,et al. 2015. Whole-genome sequence of the Tibetan frogNanorana parkeri and the comparativeevolution of tetrapod genom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01764.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資訊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