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次辭去公職,她選擇做了一名律師

1

楊文娜在東北師範大學念書的時候, 學的專業是經濟學, 那時候她想過畢業之後可能會進外企或者公司。 後來她修習第二學歷學了法律,

人生軌跡就此轉向, 去吉林大學讀法律研究生。

讀研的時候, 她沒有在晚上十點之前回過寢室, 因此在研一就通過了司法考試。 那時候她隱約覺得, 這輩子要跟法律打交道了。

畢業後她考入鮁魚圈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 後來又考入營口市中級法院, 成為一名公務員。

體制內的生活似乎不是她想要的, 於是再次辭職, 做了一名律師, 人生就此劃定了不移的方向。

2

楊文娜性格溫婉、內心善良、樂於助人, 從取得律師資格至今, 一直十分重視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 對確有特殊困難的企業和個人, 經常積極主動提供法律援助服務。

對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更是從不推辭, 她從不因為是免費的法律援助業務而有所懈怠,

始終堅持認真負責的態度, 弘揚扶貧濟弱的精神, 真心實意的幫助那些經濟困難和其他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當事人。

自執業以來, 楊文娜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案件量高達上百件, 僅2016年度至2017年度, 她承辦鮁魚圈區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案件共計26起, 其中為經濟困難及殘疾人要求提供法律援助案件12起。

3

很多人對律師這一職業滿懷憧憬, 但是真正選擇它作為事業, 則需要付出更多的勤奮和努力。

對於楊文娜來說, 這個職業意味著時間上的全天候, 空間上的全方位。 白天或和當事人談案情, 或在法院開庭, 或查詢資料、分析、歸納、總結材料、撰寫代理詞、辯護詞等法律文書, 事務冗繁;晚上研究辯護思路和尋找辯點,

她說常常做夢也是在工作。

這種節奏, 有時候會讓她焦慮, 比如等紅燈或者在電梯間, 她會有一點兒不易察覺的煩躁。

她有兩部手機, 電話隨時就可能打進來, 每次開庭的時候, 她都喜歡自己開車去, 她怕在車內接打電話對別人是一種打擾。

4

楊文娜中午一般不吃米飯, 怕下午困, 她要保持頭腦清晰。

銀行家處置他人的錢財, 律師處置的是他人的困境。 她見識過太多種希望、恐懼、絕望的情緒, 每一個案件都是一個故事, 或因愛、或因恨, 或因無法自控的欲望。 在當事人束手無策的時候指明路徑, 這讓她很有成就感。

楊文娜說律師這個職業是一個負面情緒的接收器, 但是她面對當事人, 從來都是平和、堅定而樂觀的。

從業多年, 甜苦甘酸, 進退成敗, 隨著歲月的沉澱, 讓她變得沉穩精煉。

目前, 楊文娜主要從事民商法領域的訴訟, 而這一行業誘惑又極大。

“有些案子, 多少錢都不接, 掙讓自己能睡著覺的錢。 ”她說。

“可能這種方法笨了點, 但是心安理得。 ”她隨即又補充道。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