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家門口的“提案屋”滾動大資料 小程式匯總大資料解決身邊事

居民有什麼急需解決的身邊事、有什麼街巷治理的好點子, 隨時可以利用網路“提案”, 或者親自到“提案屋”寫上幾句;原來路邊堆放雜物、廢舊三輪的胡同, 如今種上了惹人喜愛的海棠, 成了“海棠巷”……去年以來, 景山街道的5個社區、共57條胡同的環境在居民的共同參與下整體提升。 記者近日從東城區瞭解到, 除了胡同的“硬體”, 今後, 景山街道還將把每一條胡同的名稱由來以及胡同中的名人故居、發生過的歷史故事等內容進行整合, 生成二維碼, 安裝在每條街巷的明顯位置, 市民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以語音、文字、視頻、照片資料等方式導覽,

瞭解每一條胡同的歷史及發生過的故事, 紫禁城腳下的景山地區將成為“沒有圍牆”的實體博物館。

位於三眼井胡同東口的提案屋內, 螢幕上滾動著柱狀圖和新鮮出爐的“大數據”。 每有一個提案提出, 提案人所在地就會冒起一個小圖示。

在整修後的胡同裡種海棠花, 就是按照“路遇景山”的小程式和提案屋的意見本上的民意來改造的。

“皇城”腳下恢復居民“靜生活”

走進東城區景山街道三眼井社區, 青磚灰瓦的民居質樸大氣, 精緻的花磚木板條凳依傍著花池裡盛開的花朵。

春光明媚時, 街坊鄰居遛彎、買菜, 或是一句京味兒十足的“您吃了嗎?”或是相約一起曬曬午後的暖陽再“殺兩盤”;春雨連綿時, 雨水沿著屋簷密織雨簾, 改造後的老院子告別了低窪積水, 胡同靜謐安詳。

張俊波、張建兩位老街坊在三眼井胡同住了近70年。 按說, 住在“皇城”腳下, 這日子簡直羨煞旁人, 但兩位老人說起整治之前的家門口, 就像聊起一個不爭氣的孩子。 “以前可亂了, 到處是私搭亂建的小房子, 路邊堆著破爛兒, 外牆哪兒有點老北京胡同的味兒了, 要不掉皮掉灰, 要不刷的亂七八糟。 ”令居民們心煩的, 還有到處亂竄的“黑三輪”。 “這些‘黑三輪’基本上都是蒙遊客, 就靠嘴皮子賺錢, 說什麼‘戲說三眼井’, 胡同讓他們攪得不得安寧。

如今, 住了一輩子的胡同變樣了, 變得讓這兩位老街坊仿佛也“返老還童”, 胡同也回歸到他們記憶中的模樣:“黑三輪”沒有了, 胡同口新添了個“二維碼”, 有遊客來了, 手機“掃一掃”就能知道胡同往事;私搭亂建沒有了, 老房子的牆面又恢復了讓人舒服的青灰色, 就連空調室外機都有了帶著景山logo的保護罩;路邊堆放的雜物沒有了, 花池精緻美觀不占道, 和座椅結合在一起還能供老人歇腳。

不光是街面上, 整治提升還延伸進了居民院內。 張建老人告訴記者, 自己原本居住的院子地勢低窪, 下雨就存水, 自己一到晚上就擔心摔跤不敢出門。 “現在好了, 院裡的下水重新做了, 低窪的地方墊高了。 ”

張俊波說, 現在的三眼井胡同,

回歸了安靜的居住區, 居民想買東西, 走不遠就有生活超市、便利店, 方便而且互不相擾。 “現在我們每天出來遛彎, 心裡都可敞亮了。 這才是臨著故宮、景山的‘皇城’腳下應該有的樣子!”

老胡同改造全程參考居民想法

趙丹羽是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的主創設計師, 因為三眼井胡同的項目, 這個年輕的女孩與胡同的大爺大媽們成了朋友。 “在建築施工前, 我捧著大厚本的門窗圖樣, 挨家挨戶地進門, 徵求每位居民的意見。 ”同時, 來自遺產中心歷史文化名城所的專家也為胡同老居民進行了京城老建築的科普, 在三眼井胡同, 人們看到的不再是一水兒的“朱漆大門”, 而是根據房屋的歷史、規制, 墨漆大門、栗色大門, 一樣漂亮大方。

對於這個位於故宮東北角、佔有三分之一皇城面積的街道,趙丹羽可以說是一邊研究歷史,一邊進行規劃設計,根據《乾隆地圖》和六十年代解禁的衛星圖這兩版城市肌理圖,她先和同事梳理了歷史文化資源,又把街區裡的各種業態走訪調查了一個遍,按照與居民生活的相關度,把業態分為“高中低”三等。“比如超市、菜店、理髮店都是高等相關度,在未來可以植入文化功能,餐飲店、沖印店屬於中等,以後要進行業態提升,小旅館這些與居民生活相關度低的,將來就要考慮清退。”

趙丹羽說,設計團隊剛剛來到胡同的時候,居民們只是好奇,隨著專案的推進,很多居民也都參與其中,居民的意見成了規劃設計的重要參考。“我們把花壇、花架、座椅設施上的空白處做成了貼畫,居民可以自己動手設計這些貼畫的內容。我們在胡同調研的時候偶然碰到了一個愛養花的阿姨,希望在家門口有花池子能種花,還有的居民對以前路邊的水泥檯子不滿意,說灰塵太多了沒法坐……這些意見我們都記錄在案,最後都為居民一一實現。”

“路遇景山”小程式上提建議

線上線下、大資料、互聯網+……這些聽起來十分“高大上”的詞彙,如今都被運用到了街巷整治和居民生活環境的提升這些“身邊事”上。住在景山街道的居民的手機上,幾乎都安裝了一個名叫“路遇景山”的小程式:對街道社區有什麼意見建議、對您家門口還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哪兒有“髒亂差”急需解決,“小程式”上可以暢所欲言。對手機和電腦不太熟悉的老人,還可以來胡同裡的“提案屋”,在徵求本上寫下自己的意見。

記者來到位於三眼井胡同東口的提案屋,十平米左右的小屋裡,螢幕上滾動著柱狀圖和新鮮出爐的“大數據”:參與人數407人,提案數量428件,涉及自行車停放、健身設施、夜間照明、無障礙設施等十多項內容,每有一個提案提出,提案人所在地就會冒起一個代表提案類別的小圖示。“我們通過大資料分析,就能知道在老百姓心中最熱門、最關注的問題是什麼,根據排名在前的話題,著手解決最重要的事情。”景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蘆微盯著大螢幕上的資料變化,“‘大拇指’的圖示是點贊,我們這個小程式啟用以來,收到的除了意見和建議,還有很多的‘贊’,這讓我們心裡非常感動。”

在大螢幕下面,還有一個厚厚的徵求意見本,蘆微告訴記者,這是專門為不太熟悉手機電腦的老人準備的,出門買個菜、遛個彎,就能順便進來寫下意見建議。“拆除違建後有一些空地,可否在空地上增加一些綠植”、“有地方地面不平,推嬰兒車、輪椅不方便,建議整修”……每條建議意見的下方,都有街道工作人員的回饋:“感謝您提出的建議”“我們將對此進行下一步的設計規劃”。

大資料匯總意見打造“海棠巷”

走在三眼井胡同,東口和西口遙相呼應地種滿了海棠花,春天到來花開繁盛,三眼井的老居民給老胡同起了個文雅的別號叫“海棠巷”。蘆微告訴記者,在整修後的胡同裡種海棠花,就是通過“路遇景山”的小程式和提案屋的意見徵求本,由住在這裡的居民在十幾種花卉中“海選”出來的。“有大概三分之二的三眼井胡同居民都參與了,大家說,海棠是北京人喜歡的花種,不但漂亮,而且生長也不會影響房屋採光,街道就根據大家的意見,在三眼井胡同的東西口都種上了海棠花。”

記者還瞭解到,提案平臺還對接街道街巷提升的設計單位——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胡同裡哪些做的好、哪些要繼續改進……居民的提案都將即時回饋給設計單位。針對居民提出的問題,設計單位將組織多方專家深入研究,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對方案進行細化和提升。

大街小巷都將配二維碼“說歷史”

現在,走進三眼井胡同,就可以看到胡同的“二維碼”,用手機一掃,就可以聽到胡同的歷史、由來、故事,還可以看到很多相關圖片。下一步,三眼井的“老井口”將按照老照片複建,成為胡同的“地標”。今後,景山街道轄區內的6條大街、63條胡同都將實現二維碼掃碼瞭解“胡同史”。

景山街道副主任田國明表示,“三眼井”的老“井口”曾經在修路的時候挖出來過,據老人們講,確實有著“三眼井口”。“我們目前正在走訪周邊的老居民,並請專家論證,以後打算在胡同口恢復‘三眼井’的標誌。”同時,景山街道轄區內的6條大街、63條胡同也都將在搜集素材、收集歷史沿革、整理胡同裡的古跡、名人故居後,生成各自的“二維碼”:“只要走進胡同,一掃碼,胡同的歷史、故事、有哪些文物古跡、有哪些名人故居,都會有詳細的語音介紹和圖片資料,整個景山地區將成為一個‘實體博物館’。”

北京晨報記者 王萍/文 首席攝影記者 李木易/攝

一樣漂亮大方。

對於這個位於故宮東北角、佔有三分之一皇城面積的街道,趙丹羽可以說是一邊研究歷史,一邊進行規劃設計,根據《乾隆地圖》和六十年代解禁的衛星圖這兩版城市肌理圖,她先和同事梳理了歷史文化資源,又把街區裡的各種業態走訪調查了一個遍,按照與居民生活的相關度,把業態分為“高中低”三等。“比如超市、菜店、理髮店都是高等相關度,在未來可以植入文化功能,餐飲店、沖印店屬於中等,以後要進行業態提升,小旅館這些與居民生活相關度低的,將來就要考慮清退。”

趙丹羽說,設計團隊剛剛來到胡同的時候,居民們只是好奇,隨著專案的推進,很多居民也都參與其中,居民的意見成了規劃設計的重要參考。“我們把花壇、花架、座椅設施上的空白處做成了貼畫,居民可以自己動手設計這些貼畫的內容。我們在胡同調研的時候偶然碰到了一個愛養花的阿姨,希望在家門口有花池子能種花,還有的居民對以前路邊的水泥檯子不滿意,說灰塵太多了沒法坐……這些意見我們都記錄在案,最後都為居民一一實現。”

“路遇景山”小程式上提建議

線上線下、大資料、互聯網+……這些聽起來十分“高大上”的詞彙,如今都被運用到了街巷整治和居民生活環境的提升這些“身邊事”上。住在景山街道的居民的手機上,幾乎都安裝了一個名叫“路遇景山”的小程式:對街道社區有什麼意見建議、對您家門口還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哪兒有“髒亂差”急需解決,“小程式”上可以暢所欲言。對手機和電腦不太熟悉的老人,還可以來胡同裡的“提案屋”,在徵求本上寫下自己的意見。

記者來到位於三眼井胡同東口的提案屋,十平米左右的小屋裡,螢幕上滾動著柱狀圖和新鮮出爐的“大數據”:參與人數407人,提案數量428件,涉及自行車停放、健身設施、夜間照明、無障礙設施等十多項內容,每有一個提案提出,提案人所在地就會冒起一個代表提案類別的小圖示。“我們通過大資料分析,就能知道在老百姓心中最熱門、最關注的問題是什麼,根據排名在前的話題,著手解決最重要的事情。”景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蘆微盯著大螢幕上的資料變化,“‘大拇指’的圖示是點贊,我們這個小程式啟用以來,收到的除了意見和建議,還有很多的‘贊’,這讓我們心裡非常感動。”

在大螢幕下面,還有一個厚厚的徵求意見本,蘆微告訴記者,這是專門為不太熟悉手機電腦的老人準備的,出門買個菜、遛個彎,就能順便進來寫下意見建議。“拆除違建後有一些空地,可否在空地上增加一些綠植”、“有地方地面不平,推嬰兒車、輪椅不方便,建議整修”……每條建議意見的下方,都有街道工作人員的回饋:“感謝您提出的建議”“我們將對此進行下一步的設計規劃”。

大資料匯總意見打造“海棠巷”

走在三眼井胡同,東口和西口遙相呼應地種滿了海棠花,春天到來花開繁盛,三眼井的老居民給老胡同起了個文雅的別號叫“海棠巷”。蘆微告訴記者,在整修後的胡同裡種海棠花,就是通過“路遇景山”的小程式和提案屋的意見徵求本,由住在這裡的居民在十幾種花卉中“海選”出來的。“有大概三分之二的三眼井胡同居民都參與了,大家說,海棠是北京人喜歡的花種,不但漂亮,而且生長也不會影響房屋採光,街道就根據大家的意見,在三眼井胡同的東西口都種上了海棠花。”

記者還瞭解到,提案平臺還對接街道街巷提升的設計單位——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胡同裡哪些做的好、哪些要繼續改進……居民的提案都將即時回饋給設計單位。針對居民提出的問題,設計單位將組織多方專家深入研究,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對方案進行細化和提升。

大街小巷都將配二維碼“說歷史”

現在,走進三眼井胡同,就可以看到胡同的“二維碼”,用手機一掃,就可以聽到胡同的歷史、由來、故事,還可以看到很多相關圖片。下一步,三眼井的“老井口”將按照老照片複建,成為胡同的“地標”。今後,景山街道轄區內的6條大街、63條胡同都將實現二維碼掃碼瞭解“胡同史”。

景山街道副主任田國明表示,“三眼井”的老“井口”曾經在修路的時候挖出來過,據老人們講,確實有著“三眼井口”。“我們目前正在走訪周邊的老居民,並請專家論證,以後打算在胡同口恢復‘三眼井’的標誌。”同時,景山街道轄區內的6條大街、63條胡同也都將在搜集素材、收集歷史沿革、整理胡同裡的古跡、名人故居後,生成各自的“二維碼”:“只要走進胡同,一掃碼,胡同的歷史、故事、有哪些文物古跡、有哪些名人故居,都會有詳細的語音介紹和圖片資料,整個景山地區將成為一個‘實體博物館’。”

北京晨報記者 王萍/文 首席攝影記者 李木易/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