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商聯副會長王耀:老字型大小要與時俱進才能獲得新生

央廣網北京3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 據統計, 目前全國經官方認定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共有1128家, 其中73家為上市公司, 包含156個品牌。 這些老字型大小中, 不斷發展壯大的只占到20%—30%, 多數老字型大小經營狀況欠佳, 10%的慘澹經營。 不少老字型大小甚至處於“僵屍”狀態, 空有品牌, 已經沒有產品上市。

那麼, 那些我們曾無比熟悉的“老字型大小”到底正遭遇著什麼樣的困難?今年兩會現場探尋“老字型大小”破解困局的秘密, 瞭解代表、委員們有什麼建議。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少不了零食的陪伴。

比如北京長大的孩子, 就忘不了當年的小豆冰棒、巧克力威化、果子麵包和桔子汽水。 對於這些曾經的老字型大小, 同情的人說老字型大小“活著已屬不易”, 批判者認為老字型大小“不該以老賣老”。 那麼到底老子號的處境如何?全國政協委員、也是義利、北冰洋的老總李奇介紹了自己產業的情況。

1906年誕生的義利和1946年創立的北冰洋, 是北京有名的兩家以快消食品為主的老字型大小, 曾經是一代北京人“舌尖上的回憶”。 李奇回憶, 企業的轉捩點出現在90年代, 當年面對北京城市化改造不得不選擇“退二進三”, 也就是由二環遷移到三環以外。

李奇介紹, 義利是由廣安門廣義街遷到大興, 南五環邊上道路還很難走, 到那兒得一個半小時,

跟隨企業很多年的員工有相當一部分轉崗了, 恰恰在搬遷的過程中, 人員分流消耗了大部分資金。

種種困難, 導致曾經風靡京城的義利在市場上的地位每況愈下, 而北冰洋汽水在1996年前後甚至銷聲匿跡。 2010年, 李奇出任一輕食品集團董事長。 他做了兩件事, 一是為曾經的北冰洋汽水改良配方, 更新包裝, 玻璃瓶的北極熊logo又重新出現在市場中;二是豐富麵包生產線, 告別“一個單品打天下”。 在麵包生產上, 他堅持不放棄手工製造, 並輔以工業化生產。

對此, 李奇說:“在產品初創期、成長期, 企業離不開人工去製作, 尤其是中點和麵包, 手工製作出來的東西要比機器加工的, 口味、口感上好得多。 ”

義利、北冰洋通過自我革命淌出了一條全新的路。

李奇說, 作為老字型大小、老品牌, 打情懷牌是可以的, 但感情是需要維繫的, 最終需要用好的產品留住老顧客。 在工業化撲面而來時, 堅持手工製作, 提升品質仍然是必須的。 對李奇重視手工的做法,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王耀首先表示肯定, 一定要用手工製造才有感覺, 那些能讓大家都記住的特殊產品才是“老字型大小”的魂。

王耀說:“消費者真正能記住的是小批量的東西。 大眾化的東西你可以賺錢, 就像同仁堂安宮丸1號、2號你肯定買不到的, 但是這些東西沒有肯定是不行的, 它雖然成本很高, 但是必須有, 有就代表老字型大小本身的品質。 ”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特殊的產品, 要想讓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真正存活下來,

王耀認為, 必須要依靠大批量工業化生產, 借助工業智慧製造的手段、解放勞動力, 也就有了人手繼續留在手工領域工作。

王耀認為, 老字型大小需要與時俱進, 要做一部分工業化的東西, 適合大眾消費, 還要做一部分定制東西, 適合小眾消費。

“老字型大小”曾經也是“新字型大小”, 之所以能成為老字型大小, 最開始就是因為它能贏得了消費者的心, 老百姓的需求才是生產的指揮棒。 消費者變了, 企業也要適時轉向。

全國政協委員,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汪蘋以杭州絲織品牌都錦生舉例說, 上世紀初, 杭州都錦生非常輝煌, 創始人從日本學了一種新的製造技藝, 把它引到中國來, 引到絲綢製造中,

當時非常流行。 但是現在企業很困難, 他們也是老字型大小, 但是恨不得資不抵債。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一得閣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夏鋼寨的煩惱是假冒品的肆虐。 夏鋼寨說:“我們去年做了個調查, 全國70%的一得閣墨汁是假的。 ”

對於這個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劉文偉認為, 保護老字型大小的具體法規, 包括民法通則, 競爭法, 公司登記的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應該儘快完善, 同時, 老字型大小自己的法律意識也應該增強。 他指出, 在整個老字型大小生態水準的建設上要給予支持, 對老字型大小名聲和商標權的保護至關重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