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武漢開發區率先試點“先建後驗”,從拿地到開工僅用3個月

長江日報融媒體4月16日訊“1月份拿地, 只用3個月我們就辦完了過去10個月的審批流程。 專案本月下旬將開工建設, 比計畫提前了半年。 ”4月16日, 武漢奧山聖達置業公司專案經理徐磊對長江日報記者說。 該公司開發的“冰雪小鎮”專案, 成為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先建後驗”改革的首批受益者之一。

今年以來, 針對重大產業和基礎設施項目, 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在全市率先試點“先建後驗”行政審批改革, 最大限度地簡化審批環節, 優化辦理程式, 縮短審批流程和審批時間。

一個視窗受理 多部門聯合審查

禹洲地產是中國房地產上市36強企業。

2017年2月, 禹洲地產在南太子湖拿下252畝土地, 規劃建設一座80萬平方米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

在專案規劃設計方案審批過程中, 武漢禹洲地產助理總經理林清碧驚喜地發現, 專案審批的進度很快, 不到半個月就走完了過去2個月的審批流程。

“過去, 我們拿著專案規劃設計圖紙, 逐個地找人防、園林、建設、城管等部門審批。 這些部門分散四處, 企業須來回跑, 全程跑下來最快也要2個月。 而在武漢開發區, 我們向行政審批局提交圖紙, 一周後就能收到所有審批部門集中回饋的意見”, 林清碧感慨, “在我們全國多個開發專案中, 武漢審批效率是最高的”。

武漢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胡繼業介紹, 該局設置建設專案綜合視窗,

將用地選址、土地供應、規劃方案審查、人防審查、園林綠化審查等歸結一個視窗辦理, 變“多頭受理”為“一口受理”。 在專案規劃設計方案圖審階段, 企業提交方案, 經該局初審後, 方案通過內部OA系統推送給相關審批部門, 三天后召集相關部門開聯合審查會, 一周內企業即可收到評審意見。

企業信用承諾 先建後驗

2017年, 武漢華培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漢開發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投資7.5億元興建“華培動力科技園”專案。 當年11月, 在專案開工前夕, 該公司雖已取得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圖審合格書, 但由於尚未辦完工傷保險參保、建築工程安全備案等審批手續, 不能開工。

“如果項目不能及時開工, 在建設期間遇到雨季, 將延緩專案投產進度”, 武漢華培動力科技專案經理劉學介紹, 這將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營損失。 隨後, 該公司向武漢開發區行政審批局提出“先建後驗”申請, 並承諾60天內補齊相關手續, 專案得以順利開工。

據武漢開發區行政審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專案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施工圖審查合格書, 企業提出申請, 並書面承諾60天內補齊資料, 專案可開展場平、臨時設施等基礎施工。 期間, 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將加強專案的監管, 並督促企業完善相關手續。 (記者張智 通訊員張敏 楊玉紅)

【編輯:祝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