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國外民眾眼中的中國形象緣何持續攀升

國外民眾眼中的中國形象緣何持續攀升

作者:俞邃

最近一個時期, 國外一些民調機構、智庫和媒體普遍不乏客觀報導, 認為中國的形象在持續提升。 據美國一項最新調查, 近幾年美國民眾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人數比重在不斷增大, 2016年至2018年分別為44%、50%和53%, 今年較2016年上升近10個百分點。 其他民調機構、智庫和媒體從不同角度也有類似報導。 例如, 俄羅斯社會輿論基金會研究顯示, 62%的俄羅斯人認為中國是俄羅斯“最親近和友好”的國家, 高於俄傳統“頭號夥伴”白俄羅斯(60%)。 再如,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2018年2月報告認為,

中國憑藉其成功的對非政策和從不在合作中夾帶政治意圖的務實做法, 已成為在非洲最具影響力的大國。 又如, “拉美晴雨錶”調查報告顯示, 2017年拉美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達到60%, 較2016年上升3個百分點, 直追美國和歐盟的67%和64%。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後“中國威脅論”再度喧囂的時候, 中國的形象卻更加積極、正面, 這不禁發人深思。

國家形象是國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徵, 是主權國家重要的無形資產, 是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 一些媒體認為, 中國形象提升得益於中國在全球影響力、經濟發展潛力、政府和媒體公信力等方面的“得分”持續上漲。 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 筆者想著重指出以下四點。

其一,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國力迅速增長, 中國的可敬程度在增加。 ——這是中國形象提升的首要因素。

自力更生、奮發圖強, 這是新中國傳統的座右銘。 改革開放40年來, 在黨中央領導下, 舉國上下團結奮戰,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 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中國看待世界的眼光, 由仰視變成平視;世界看待中國的目光, 滿含著驚訝與讚歎。

中國從來沒有以犧牲別國利益來發展自己。 中國還是窮國時, 窮而不賤;富起來了, 富而不驕;走向強大了, 強而不霸。 中國領導人明確向世界宣示, 我們不“輸入”外國模式, 也不“輸出”中國模式, 不會要求別國“複製”中國的做法。 中國自信而不孤傲,

讓人崇敬而不生畏。

其二,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與政策切合本國國情, 也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其可信程度在增加。 ——這是中國形象提升的又一重要因素。

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理念, 通過各種管道廣為傳播, 已逐漸被世人瞭解和接受。 中國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 強調要“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如今的中國, 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這是自強不息的根本。 中國提出協調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用發展, 這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些極具創新性的理念與主張, 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 越來越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許。

中國強調並踐行在深化改革中創新發展, 這完全適應並推進以經濟全球化為主要導向的世界潮流。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 不僅將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推動力量, 而且將為世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

其三, 中國外交遵循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原則, 著眼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其可盼程度在增加。 ——這是推動中國形象提升尤其顯著的因素。

近年來,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頻頻亮出令國際社會稱道的“中國態度”。 中國宣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發起“一帶一路”, 推動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 為解決當今世界發展中的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中國竭力構建健康穩定的大國關係框架,

開創了周邊睦鄰友好合作新局面, 推動了同發展中國家合作提質升級。 在此過程中, 中國已經同10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國家之間利益交匯的最高形態, “一帶一路”則是當今國家利益交匯的有效途徑。 這不僅會被世界歷史的進程一再證實, 而且將越來越成為謀求國家和平發展的有識之士的普遍認知。

其四, 中國領導人尊重不同文明, 伸張正義, 主持公道, 言而有信, 其可親程度在增加。 ——這是中國形象提升的富有獨特意義的一個因素。

中國領導人虛懷若谷、親誠惠容的大國風範, 以維護和平、促進發展、增強合作、謀求共贏為己任的大國擔當, 其魅力之大之深,業已成為國際社會公正輿論的一種美談。

習近平總書記說:“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並不是不可相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習近平總書記形象的比喻告訴世人一個道理: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衝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這樣的思維和表述,對於其他國家和人民極具感染力和凝聚力。

世界上總有一股勢力,總是借助媒體扭曲中國的形象。這也許會暫時迷惑一些人,但不可能持久。如今處於資訊化時代,中國光明正大的形象總會從不同角度折射出來。

其魅力之大之深,業已成為國際社會公正輿論的一種美談。

習近平總書記說:“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並不是不可相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習近平總書記形象的比喻告訴世人一個道理: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衝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這樣的思維和表述,對於其他國家和人民極具感染力和凝聚力。

世界上總有一股勢力,總是借助媒體扭曲中國的形象。這也許會暫時迷惑一些人,但不可能持久。如今處於資訊化時代,中國光明正大的形象總會從不同角度折射出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