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型國際關係“新”在哪裡

新型國際關係“新”在哪裡

作者:劉建飛

新型國際關係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大理念之一, 已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對推進新時代中國外交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那麼, 如何認識新型國際關係, 它“新”在哪裡?

新型國際關係是在繼承准新型國際關係基礎上發展、昇華而來的

新型國際關係是與舊型國際關係相對而言。 所謂舊型國際關係, 就是現存的國際關係, 具體說就是西方主導的以主權國家為基本行為主體, 帶強權政治色彩的國際關係。 舊型國際關係有兩大要素和特徵:一是主權國家為基本行為主體;二是西方主導建立並維繫,

滲透著西方的價值觀和理念, 在實際運行中西方國家大行強權政治甚至霸權主義。 西方國家雖然宣導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價值觀, 試圖將之運用到國際關係中, 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強權政治與霸權主義乃至極端民族主義一直伴隨其中。 一些非西方國家由於受西方行為方式的影響, 也奉行強權政治、地區霸權主義以及極端民族主義。

舊型國際關係是新型國際關係的母體。 作為人類社會努力方向的新型國際關係之所以為“新型”, 就是因為它將展現出許多不同於舊型的新特徵, 但是又不可能與舊型完全脫離。 新型國際關係同舊型國際關係一樣,

仍然是以主權國家之間的關係為基礎, 所以不可能完全擺脫舊型國際關係的一些特徵;而且, 新型國際關係不是通過突變形成的, 而是在舊型國際關係基礎上漸進演化而來的, 許多特徵已經在舊型國際關係母體中孕育、萌發。

如果說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開啟了現代國際關係, 那麼此前的國際關係則可謂“前現代”國際關係。 現代國際關係可分成“舊型”與“新型”兩大階段。 新型國際關係仍然在構建中, 是國際社會的努力方向, 是應然狀態。 據此, 直到目前乃至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 處於實然狀態的國際關係在總體上還是屬於舊型。

聯合國體系誕生是舊型國際關係演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此前的國際關係是典型的舊型國際關係,

大國強國主宰國際事務, 儘管在近300年的演進中也出現了一些新型國際關係的因素, 如1864—1949年締結的《日內瓦(四)公約》確立了國際人道主義法則。 聯合國的宗旨之一就是維護國家主權, 這使得中小國家有了良好的成長環境, 逐漸地在國際舞臺上有了一席之地。 雖然強權政治與霸權主義依然存在, 甚至有時還相當嚴重, 但是畢竟同聯合國成立之前相比受到了很大制約。 在聯合國體系下, 國際關係有了明顯的進步, 在一定程度上, 在一些局部範圍和領域, 在某些雙邊或區域多邊關係中, 新型國際關係的因素已經出現。 聯合國成立以來的國際關係, 可以算作非典型的舊型國際關係, 或者是由舊型國際關係向新型國際關係過渡的階段。

新中國成立以來, 大力宣導並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發展、和諧世界、合作共贏等原則、理念、精神和政策主張, 它們更具有新型國際關係的品質。 現行的以中國為基軸的諸多雙邊關係可算作是“准新型”國際關係。 新型國際關係就是在繼承准新型國際關係基礎上發展、昇華而來。

無論典型的舊型國際關係, 還是非典型的舊型國際關係, 抑或准新型國際關係, 主權國家之間關係這個基礎一直未變。 新型國際關係也不會改變這個基礎。 這就意味著, 新型國際關係的一個重要特徵還是以主權國家為基本行為主體, 儘管非國家行為體的地位會不斷提升, 作用也會不斷增強。

新型國際關係之“新”主要體現在合作共贏這個核心理念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目標模式上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 可以說, 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就是新型國際關係的基本理念和應遵循的原則。 黨的十九大之前, 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闡述新型國際關係概念時, 一直用“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這樣的表述。 可以說, 合作共贏是新型國際關係的核心理念, 它是相互尊重與公平正義的基礎, 沒有合作共贏, 就談不上相互尊重, 也談不上公平正義。 當然, 這三者之間也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 合作共贏作為新型國際關係的核心理念, 同時也是其最為根本的特徵,它對新型國際關係的其他一系列特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塑造作用。

新型國際關係概念有一個形成過程。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這裡已經有了“新型”這個詞語。“全球發展夥伴關係”雖然側重於發展,但卻是當今及未來國際關係的主要內容之一,其宗旨是實現合作共贏。2013年3月,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首次提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的概念。在2014年11月舉行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堅持合作共贏,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把合作共贏理念體現到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對外合作的方方面面。”這是在國家最高層級的外事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這個概念,並且強調“合作共贏理念”。

將合作共贏作為新型國際關係的核心理念,就是因為合作共贏是舊型國際關係中最為欠缺的。在舊型國際關係中,競爭是主旋律,許多國家之間有合作,而且有時還是相當廣泛、深入的合作,但同競爭相比,合作處於從屬地位。新型國際關係就是要實現國際關係的轉型和質變,以合作為主旋律。雖然國家之間的競爭不會消失,而且有時也會非常激烈,但是同合作相比,是第二位的。

此外,有些國家之間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有合作潛力,而且也開展一些合作,但是,要麼是已經開展的合作往往難以持久,要麼就是合作潛力開發不出來。究其原因,主要是合作沒有形成共贏的結果。可以想像,如果只是單方面贏,或者是一方贏得明顯比另一方多,不是均衡的共贏,這樣的合作肯定是不可持續的。在現有的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框架下,西方發達國家往往憑藉技術、智慧財產權、國際話語權、規則制定權等優勢,在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中獲取明顯對己有利的不均衡利益。有合作,但無共贏。這樣的合作是新型國際關係要擯棄的。 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既關注發展上的合作共贏,也重視安全上的合作共贏。在安全合作上,非傳統安全問題需要通過加強國際合作來解決,這已經成為共識。歷史經驗證明,在傳統安全問題上,以衝突對抗方式來解決問題,不僅效果非常有限,而且還會損害國家其他方面的利益。世界各國應當順應時代的要求,努力通過合作來化解國家之間的分歧、矛盾,抑制衝突,防止對抗,實現合作共贏。

與合作共贏這個核心理念密切相關,新型國際關係的目標模式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型國際關係的“新型”一詞表明它是動態的,“新型”是與孕育它脫胎出來的“舊型”母體相對而言的。自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開啟現代國際關係即國際關係現代化進程以來,國際關係肯定是不斷進化、不斷現代化的。將來還會有新的“新型”來取代目前正在構建的“新型”。目前中國所宣導的新型國際關係不可能包攬今後所有的國際關係形態,那麼,當下要推進的新型國際關係要達到一個什麼目標呢?依據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國際關係的闡述,這個目標模式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訪美前夕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書面採訪時說:中國願同廣大成員國一道,“推動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完善全球治理結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將新型國際關係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結合在一起闡述,表明在中國領導人心目中,新型國際關係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緊密相關的。可以理解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就是以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努力方向和目標模式。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在承認主權國家差異的前提下,強調人類的整體性,是差異觀與整體觀的有機結合。首先是承認、正視國家、民族、文明等的差異。“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世界裡”。正是這種差異性,才導致國家之間利益的分歧、矛盾,才形成國家之間的競爭關係。人類歷史上發生的無數次國家之間的戰爭,主要根源就在於此。但是,當今世界與以往相比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所謂“共同體”,就是“人們在共同條件下結成的集體”,體現的是整體性、統一性。當今世界,一方面,全人類共用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是全人類共同願望,與之相應,各國之間在發展以及許多安全問題上形成的相互依賴關係越來越緊密;另一方面,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具有全域性、綜合性和長遠性,沒有哪一國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哪一國可以包打天下,需要各國同舟共濟,攜手共進。在這樣的世界裡,各國人民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價值,因此也擔負共同的責任,所以命運攸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簡單地說,所謂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人類社會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在共同利益、共同價值、共同責任基礎上所結成的命運攸關的整體。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將中國夢與世界夢有機結合,實現中國與世界共贏的願景藍圖;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目標。當今世界,人類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面臨的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人類的前途命運已經到了重要關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的中國方案。

在合作共贏這個核心理念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目標模式的引導下,新型國際關係的構建將不斷被推進,並將在主要內容、主題、國家間關係定性、主要矛盾、主要行為方式等方面展現出不同於舊型國際關係的新特徵。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研究員)

同時也是其最為根本的特徵,它對新型國際關係的其他一系列特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塑造作用。

新型國際關係概念有一個形成過程。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這裡已經有了“新型”這個詞語。“全球發展夥伴關係”雖然側重於發展,但卻是當今及未來國際關係的主要內容之一,其宗旨是實現合作共贏。2013年3月,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首次提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的概念。在2014年11月舉行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堅持合作共贏,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把合作共贏理念體現到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對外合作的方方面面。”這是在國家最高層級的外事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這個概念,並且強調“合作共贏理念”。

將合作共贏作為新型國際關係的核心理念,就是因為合作共贏是舊型國際關係中最為欠缺的。在舊型國際關係中,競爭是主旋律,許多國家之間有合作,而且有時還是相當廣泛、深入的合作,但同競爭相比,合作處於從屬地位。新型國際關係就是要實現國際關係的轉型和質變,以合作為主旋律。雖然國家之間的競爭不會消失,而且有時也會非常激烈,但是同合作相比,是第二位的。

此外,有些國家之間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有合作潛力,而且也開展一些合作,但是,要麼是已經開展的合作往往難以持久,要麼就是合作潛力開發不出來。究其原因,主要是合作沒有形成共贏的結果。可以想像,如果只是單方面贏,或者是一方贏得明顯比另一方多,不是均衡的共贏,這樣的合作肯定是不可持續的。在現有的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框架下,西方發達國家往往憑藉技術、智慧財產權、國際話語權、規則制定權等優勢,在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中獲取明顯對己有利的不均衡利益。有合作,但無共贏。這樣的合作是新型國際關係要擯棄的。 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既關注發展上的合作共贏,也重視安全上的合作共贏。在安全合作上,非傳統安全問題需要通過加強國際合作來解決,這已經成為共識。歷史經驗證明,在傳統安全問題上,以衝突對抗方式來解決問題,不僅效果非常有限,而且還會損害國家其他方面的利益。世界各國應當順應時代的要求,努力通過合作來化解國家之間的分歧、矛盾,抑制衝突,防止對抗,實現合作共贏。

與合作共贏這個核心理念密切相關,新型國際關係的目標模式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型國際關係的“新型”一詞表明它是動態的,“新型”是與孕育它脫胎出來的“舊型”母體相對而言的。自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開啟現代國際關係即國際關係現代化進程以來,國際關係肯定是不斷進化、不斷現代化的。將來還會有新的“新型”來取代目前正在構建的“新型”。目前中國所宣導的新型國際關係不可能包攬今後所有的國際關係形態,那麼,當下要推進的新型國際關係要達到一個什麼目標呢?依據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國際關係的闡述,這個目標模式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訪美前夕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書面採訪時說:中國願同廣大成員國一道,“推動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完善全球治理結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將新型國際關係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結合在一起闡述,表明在中國領導人心目中,新型國際關係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緊密相關的。可以理解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就是以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努力方向和目標模式。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在承認主權國家差異的前提下,強調人類的整體性,是差異觀與整體觀的有機結合。首先是承認、正視國家、民族、文明等的差異。“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世界裡”。正是這種差異性,才導致國家之間利益的分歧、矛盾,才形成國家之間的競爭關係。人類歷史上發生的無數次國家之間的戰爭,主要根源就在於此。但是,當今世界與以往相比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所謂“共同體”,就是“人們在共同條件下結成的集體”,體現的是整體性、統一性。當今世界,一方面,全人類共用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是全人類共同願望,與之相應,各國之間在發展以及許多安全問題上形成的相互依賴關係越來越緊密;另一方面,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具有全域性、綜合性和長遠性,沒有哪一國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哪一國可以包打天下,需要各國同舟共濟,攜手共進。在這樣的世界裡,各國人民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價值,因此也擔負共同的責任,所以命運攸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簡單地說,所謂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人類社會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在共同利益、共同價值、共同責任基礎上所結成的命運攸關的整體。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將中國夢與世界夢有機結合,實現中國與世界共贏的願景藍圖;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目標。當今世界,人類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面臨的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人類的前途命運已經到了重要關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的中國方案。

在合作共贏這個核心理念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目標模式的引導下,新型國際關係的構建將不斷被推進,並將在主要內容、主題、國家間關係定性、主要矛盾、主要行為方式等方面展現出不同於舊型國際關係的新特徵。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研究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